文/梁 丹
?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問題研究
文/梁丹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下對企業財務關系和財務管理活動的各種要素按照一定邏輯進行描述,并反映各種要素內在聯系與結構形式的有機整體。本文從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概念和類型出發,在分析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問題;策略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按管理權限的集中度劃分,主要分為集權式、分權式和相融式三種,而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是由于企業集團的結構等問題,其在組建財務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企業集團應該如何根據市場條件以及自身的發展狀況選擇財務管理模式,是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企業集團在選擇財務管理模式時,通常會考慮以下因素:一、企業集團組織結構,即企業內部各部門以及各組織要素之間的構成形式,直接影響著財務模式的運行效率,通常情況下控股型結構的企業集團傾向于采用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而職能型結構的企業集團則會選擇集權模式;二、企業集團組織戰略,即企業集團會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以及市場的變化情況,做出差異性戰略,從而保證整個集團在或擴張或收縮的戰略指導下,實現長遠發展;三、企業發展階段,即企業會隨著發展規模以及發展階段的變化,確定財務管理模式,并通過相應的財務管理實現對人力、物力、財力的集中管理;四、子公司或分公司的重要程度,即企業集團會根據子公司或分公司在整個發展戰略中所處的地位來確定對其實施的財務管理措施,進而實現對附屬企業的有效管理;五、企業文化,即這種無形的卻對整個企業內部具有一定約束力的軟環境,也會對財務管理的模式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時間比較晚,因此企業集團對于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起步也比較晚,而這就導致了其在實踐探索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一)財務管理觀念陳舊缺乏科學性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但是,從目前我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的理論研究看,其觀點仍然比較陳舊,且一些企業忽視了理論研究,致使財務管理缺乏必要的科學指導,如一些企業集團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忽視了對資本成本的考量,從而導致了資本結構的失調;在投資過程中缺乏風險評估意識,對資金周轉的分析過于單一,造成了投資風險;在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上,忽視了成本與資源配置之間的關系,使整個集團缺乏一個規范、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而這些管理觀念上的問題均會增加集團財務成本控制的難度。
(二)財務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資金是保證企業集團健康有序運行的物質基礎,而資金管理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它不僅體現了企業的整體實力,也影響著企業的運行狀況。但是目前我國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方面的問題卻非常突出,例如企業集團無法根據長期發展戰略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流通體系,從而導致了資金使用效率的低下;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慢,資金墊付、墊稅等現象嚴重,從而導致了企業大量資金被無償占用;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盲目投資現象嚴重。這些問題都向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提出了挑戰。
(三)財務管理監督制度缺乏力度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集團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對于這些新的規范,國家審計部門在監管其實施的過程中卻缺乏力度,從而導致了許多新標準、新規定,成了一紙空文,其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有限;除此之外,企業集團內部也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體制,一些子公司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千方百計的阻礙公司內部審計,從而導致多數監管措施只能停留在文件層面,進而影響了整個企業集團資金、效益管理的狀況。

(四)財務管理缺乏整體性、靈活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一些企業集團在平衡分權與集權關系中存在誤區,從而導致了其財務管理手段缺乏整體性和靈活性,例如一些企業分權過度,導致其在管理子公司、分公司中缺乏力度,同時也不能從整體上對其進行有效的激勵與控制,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還有一些企業集權過度,導致下屬企業缺乏自主決策權,從而失去了自主發展,創造利潤的機會,同時這種體制還會抑制企業員工參與生產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吃大鍋飯”的低效率經營現象,這些情況削弱了企業集團的競爭力,對其長遠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一)重塑科學財務管理理念,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
首先,企業集團應該將財務管理納入到企業管理體系中來,并利用科學的財務管理觀念,激發其在財務信息收集,提供決策依據以及考核部門績效等方面的作用;其次,積極總結企業集團自身的財務管理經驗,并吸收國外的先進理論,以保證企業集團財務收支、資金流動、生產經營、籌資投資等活動的有效運行;最后,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開發財務管理軟件,以提高財務管理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二)重視資金管理,完善集團資金結算系統
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業集團運營能力優劣的重要指標,在現代企業資金管理中,企業首先應該從建立市場信譽的角度出發,擴大企業的融資范圍,以保證企業資金運行的效率;其次在企業內部集中建立資金結算組織,加強公司集團總部與子公司、分公司之間的財務溝通與交流,并利用統一的財務管理賬戶,實現資金的流通;最后,利用會計結算適當擴大附屬企業的決策權,并利用統一的財務管理目標規范其經營發展。
(三)完善財務監督體系,優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配置
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實現對公司整體的有效監督,而其監督的范圍主要集中在資金收支事項、審核財務預算方案、審核財務報告等方面。要想實現其監督職責的有效落實,企業集團應該優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配置,即吸收具有專業資質和審計經驗的審計人員進入到監督體系;利用完善的培訓體制,提升內部審計管理人員素質;利用績效考核制度,加強對審計人員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從而保證企業集團能夠在全面的監督中降低財務風險,實現長遠發展。
(四)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保證各項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可以提高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效率,推動其實現對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明確母子公司之間權利與責任的劃分,進而促進企業完成整體戰略目標。企業集團要想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首先要在全公司范圍內樹立科學的預算理念,即通過全過程預算將企業的全體員工和整個經營環節納入到預算之中,以保證企業的每一項活動都能夠在預算中展開;其次,完善預算落實制度,即健全預算的實施體系,并樹立預算的權威性和嚴格的監管制度,以確保預算的執行力度;最后,根據市場變化科學靈活調整預算體制,保證其能夠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集團由于起步晚、規模小、信息化程度不高、內部組織結構不規范等問題,導致其在財務管理模式建立中存在管理理念落后,預算管理失效,財務監督不力等問題,因此要想扭轉這一現象,企業集團就應該正視問題,并積極探究、組建相應的財務管理模式,從而為我國企業集團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1]梁乃正.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3:168-169.
[2]王衛平.現代管理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6,04:156-160.
[3]王甲貴.現代管理環境下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6:256+304.
[4]李彤.現代管理環境下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討論[J].經營管理者,2016,21:116.
(作者單位:黑龍江出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