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春
“至簡”就是在培育人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運用簡省之法,從紛繁復雜中“博觀約取”,實現高效課堂的理想愿景。至簡不僅僅是方法、策略、技術,更是對教育的本源的永恒追尋。由此推之,至簡語文課堂”就是指語文課堂教學從目標到環節、從方法到語言都不蔓不枝,干干凈凈,教學過程條理清楚,一目了然,以簡馭繁,返璞歸真,憑借簡明的教學目標、簡化的教學環節、簡約的教學內容、簡便的教學方法、簡潔的教學評價,實現省時高效的理想境界。
一、研究價值
(一)歷史淵源
開展此項研究是對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坝兴鶠?,有所不為”“大道至簡”“大道甚夷”“知白守黑”“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深邃思辨的道家智慧光耀千古,照亮未來。雖然無數學者名士苦研孔孟之道,以“經世致用”躋身仕途,但無一不把老莊之道作為自己心靈的后花園。
(二)時代要求
開展此項研究是對當前課程改革的積極應答和校本實踐。當前,課程改革正向深度推進,涌現出眾多區域課改樣本。針對不少課堂有“繁難偏舊”“滿堂講授”“濫用多媒體”“不著本質的花樣”等弊端的情況,我們響應了南通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
(三)當前現狀
開展此項研究是學校課堂特色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學校語文課堂建設存在著雜亂無序、含糊不清、缺乏凝聚力等諸多問題。我們選擇這一研究旨在破解學校語文課堂建設密碼,探尋其發展路徑。
二、研究內容
(一)目的指向
“至簡語文課堂”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我們的回答是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從至簡的角度精練擬訂教學目標,精簡選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精當采取教學手段,嚴格控制講授的時間,還課堂的主體地位于學生,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真正目標。
(二)內涵訴求
1.讓學。即讓學生自己學,讓學習自然發生。《周易·系辭傳》:“天地之大德曰生?!薄吧本褪巧l、生存和發展。我們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他們作為學生的天性,讓他們獲得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的生長和發展。
2.拓展。“至簡語文課堂”并不是簡單的為語文“瘦身”;相反,凡是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內容,我們都要加以強化和拓展。拓展有三個途徑:教材空白點的拓展、學習內容的拓展、能力遷移的拓展。每一堂課都需有“拓展”,讓學生在“拓展”中檢驗所學,強化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主要特征
(一)豐富性
“至簡語文課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盡可能多地利用教學資源,然后從學生的年段特點和學段要求出發,博觀約取,選擇最適切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呈現給學生的內容、方法、手段等也是豐富多樣的。同時,學生的收獲和成長也精彩紛呈。
(二)整體性
對“至簡語文課堂”的每節課的設計都要放置到語文學科體系的大背景下進行整體考量和安排,教學的重難點要分解落實在每節語文課堂的教學之中。而每一節的設計和安排均應指向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板塊清晰,不瑣碎。
(三)自主性
學生是語文課堂真正的主體,教師的“教”始終服務于學生的“學”。一堂課的精彩不在于教師的講授和表演,而是在于學生在課堂上的收獲和成長。
(四)童趣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的年齡特點、性格特征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要遵循兒童的天性。兒童的天性是什么?是游戲。因此,我們的“至簡語文課堂”一定是趣味盎然、妙趣橫生的。
(五)交互性
學生的學自始至終在相互交流、互動中發生。《易經》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碧炫c地,相交相輔,化生萬物。學生的學也只有在相互交流、碰撞中才能獲得成長。
(六)自由性
學生是一個幸福完整的生命個體,他們的一切思想、言行都是獨立生長的,只要不違反校規,教師就應當予以尊重,學生只有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才能培養出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
四、實施路徑
(一)制訂簡明的目標
語文的教學目標一直以來飽受爭議,或強調工具性,或強調人文性,抑或追求兩者的相容兼得、和諧統一。語文教師應該在充分利用豐富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簡明的教學目標。所謂“簡明”,就是簡要明白,一目了然。以《斗笠》一課的教學為例?!抖敷摇肥且黄馁|兼美、情感細膩而豐富的現代詩歌,教師如果面面俱到,一課時的教學安排肯定不能容納,只能有所選擇,抓住重點。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兩點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濃濃的母愛;(2)了解領悟現代詩歌意象的寫作方法。這樣簡明的教學目標既抓住了這首現代詩最大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寫作手法——意象,又符合學段要求和學生的年段特點,“語文味”的課堂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設計簡化的環節
以《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教學為例。課文講述的是作者蕭紅的童年趣事,文中的“小蕭紅”比學生的年齡還小,教師在課前談話時設置了“猜年齡”環節。首先發問:“請你們猜猜我的年齡?!睂W生自由發言。有學生說:“25歲。”問:“為什么?”答:“因為你長得帥!”還有學生說:“你估計五十多歲吧?!眴枺骸盀槭裁矗俊贝穑骸耙驗槟阌行『?。”說完,用小手在自己的鼻嘴間做了一個“八”字的動作。教室里立刻笑聲一片……其實教師只有36歲。接著,教師讓學生猜文本中蕭紅的年齡,整堂課由此展開。這一環節的設計與本篇課文的教學聯系緊密,學生暢所欲言,毫不拘束,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讓師生在這樣趣味盎然的互動中達到了心靈的契合。
(三)選擇簡約的內容
教師要甄別、篩選、取舍,把最有價值的東西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品味語言,感悟意境。如如夢令》一詞的教學,教師安排了三個教學活動?;顒右唬悍磸驼b讀詞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節奏和韻律。這一活動的安排是讓學生在讀中增強對詩詞節奏、韻律的把握,熟悉詩詞。活動二:輕聲讀詞,給你眼前浮現的三幅畫面分別擬一個合適的標題,并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日暮”“藕花”“鷗鷺”——學生一一道來,三幅圖,三個樂不思歸的緣由,情景交融,一個快樂、灑脫的少女形象躍然眼前?;顒尤鹤屑毱纷x并思考,如果將這首詞“讀”成一個字,你感覺是哪個字?為什么?最后,教者讓學生展開想象,將《如夢令》描繪的景象寫下來。整堂課,學生既咬文嚼字,品析了詞句,體悟了詞人用詞的精當,又從整體上把握了全篇詞文,深刻理解和感受到詞人李清照早年隨性、灑脫的性格。
(四)確定簡便的方法
要“簡便”教學方法,即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易操作,不花哨?!稘O夫的故事》是一篇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我采用“活動導學”模式,意在面向所有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全身心融入課堂。第一步,教師精心設計活動內容。第二步,學生根據活動內容先在組內與同伴交流,碰撞智慧。第三步,小組合作展示。展示過程中,不同組的學生還可以質疑、補充。第四步,教師通過檢測反饋,全面掌握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和思路。課后拓展閱讀《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在學生心中打開了無數個仰望星辰的“窗戶”。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退居到學生的“身后”,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這樣的教學方法既簡便易行,便于操作,又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精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五)開展簡潔的評價
評價簡潔是指評價語言要精練而透明,一語道破,引發思考。在《漁夫的故事》一文教學時,我讓學生交流:魔鬼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剛開始,學生的認識較為膚淺,說魔鬼是兇惡殘暴的,魔鬼是丑陋討厭的,魔鬼是可怕、令人生畏的……不外乎說魔鬼是一個反面典型。突然,有學生有不同聲音:“這個故事后面還有結尾。后來魔鬼從瓶子里出來了,他信守諾言,并沒有傷害漁夫。僅從這一點,我看出魔鬼身上也有可取之處?!睂@個學生的回答,其他學生有的“不屑一顧”,有的開始有些迷茫。這時候,我擲地有聲地說:“同學們,魔鬼雖然是一個‘惡的形象,但正如剛才這名同學所言,他身上也有 ‘善的一面。所以,我們評價一個人物時不能僅從一個方面考量,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和判斷?!鳖D時,教室安靜了下來,大家似乎在思考著什么。有同學很快站起來,說:“老師,我知道了,漁夫也不完全都是‘善的,他身上也有虛偽的一面。我是從這些地方看出的……”課臨近結束時,仍然有學生要說:“我知道了,任何一個人物都是一個‘善與 ‘惡的綜合體。”你看,老師一句簡潔、精到、恰當的評價將學生們的思考引向深入,看問題的方式方法也走向深入,看問題的角度也更為多元。
注: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活動教學視域下的‘至簡課堂研究”(編號:GH5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小學副校長,教育碩士,高級教師,如皋市“活動教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