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萍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為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切實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這對于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來講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指導呢?我就多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一、激發興趣,使學生樂讀
1.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不同推薦書籍
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的書感興趣。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這樣,到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2.推薦圖書時要加深教師對書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機動
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教師不光要熟知圖書內容,更要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才會游刃有余。當然教師絕不能忽視推薦方式的機動性,據其要求和內容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推薦方式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推薦和內容的介紹。例如,我在給五年級學生上課外閱讀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故事內容。課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看這些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3)教師在推薦過程中,應采取必要的指導和技巧。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往往想了解自己的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如何學習的。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時機和學生談談自己兒時的學習經歷,為學生樹立榜樣。美國全國閱讀方法研究協會的某一位校長,就曾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進行了教學實驗:她一有空就待在教室里,把自己喜愛的書推薦給學生。在她的影響下,她所在學校的學生行動起來,從圖書館中找到這些書并借出來,勁頭十足地朗讀。這位校長給學生的啟示便是:“閱讀非常有趣。”這一實例就能說明教師的指導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二、授予方法,使學生會讀
1.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
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擴展,要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例如,學了《哪吒鬧海》就可指導學生讀《封神演義》,學了《牛郎織女》就可指導學生看《中國民間故事》叢書,教了《自相矛盾》,就推薦《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教了《小草與大樹》,就推薦夏洛蒂的《簡·愛》。從課內精讀中學到的知識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得到復習、補充,并且加深了認識和實際運用;課外閱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自學能力和獲得的廣泛知識,又為搞好課堂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實踐證明,把課堂教學同課外閱讀活動結合起來,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有效方法。
2.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讓他們有選擇地讀書,不光要多讀書,更重要的是讀好書。這樣的課外閱讀指導,要求是明確的,方法是生動活潑的。把聽說讀寫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指導學生通過多讀多練,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當然,并不是每本課外閱讀書都需要這樣詳細指導,因為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而言,不僅應要求每次閱讀保證一定的質量,培養認真讀書的習慣,還應要求學生盡量多讀些,開闊眼界。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課外閱讀的方法
(1)運用精讀法進行課外閱讀。也就是抓住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精心地閱讀,仔細地品味,從作者的篇章結構、思想情感中,體會作者寫作的意圖、技巧等。這種學習方法適用于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如在學習《愛之鏈》一文時,我注意讓學生通過主人公喬伊的心理活動、神態及周圍環境的描寫,了解他的人物性格特點,體會課文的中心。在學生初步掌握了通過人物內心活動描寫去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這一方法后,便要求他們活學活用,自讀類似課文,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2)瀏覽法或跳讀法。即對所讀的課文不是逐字逐句地讀下去,而是快速地掠視全文,甚至可根據實際需要或自己的興趣,把不想讀或簡略的內容跳過去,只了解內容大意,尋找作者的觀點。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實際需要或自己的興趣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3)強調摘錄法,重視知識的遷移。要求學生課外閱讀時做好摘錄,是指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外閱讀的好方法。學生做摘錄之時,必定經過自己的思考,把自己感興趣的、自己認為精彩的部分摘錄下來,這些知識容易被學生內化吸收。誠然,課外閱讀摘錄要有一定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精心指導,要求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段、奇聞軼事等摘錄下來。
三、培養習慣,讓學生自主讀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自動化的行為,一個人一旦形成某種習慣,它將會長期影響其行為。因此在閱讀指導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所以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認真讀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習慣、愛護書報的習慣、用眼衛生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這些閱讀習慣一旦形成,不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對他們將來的發展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江蘇省無錫市夾城里中心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