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要:在經濟模式不斷更新的社會中,為了提升金融行業的經濟收入,很多衍生的金融工具應運而生。這些衍生的金融工具具有明顯的杠桿性、風險性,為金融會計處理工作帶來風險。確保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降低金融工具的風險,需要以金融工具會計處理內容為根基,對其風險進行會計監控。基于此,本文將對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監控進行探究。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 風險 會計監控 探究
伴隨著金融活動不斷發展與創新,催發了衍生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的產生。對于衍生金融工具來說,其會計確認、風險控制等問題難以解決。在我國,與金融工具相關的內容尚未確立,對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的風險控制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風險
(一)固有風險之信用風險
衍生金融工具存在著固有風險,其中最為明顯的固有風險就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在企業簽訂金融合同之后,當合同一方不能夠如約履行合同條約時,將會為另一方的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危機。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信用風險。企業在場外的交易中,銀行與交易中心都扮演者中介的角色,合同雙方不能夠履行合同,將會使得場外交易出現信用風險,而場內的金融交易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信用風險。
(二)會計確認風險
衍生的金融工實際上是一種提前進行簽訂的合約方式,該種方式與普通的金融合同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甲乙雙方未簽訂合同之前,就需要將將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確,并確定相關的規定。目前,我國會計準則在這一方面的問題上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按照會計準則,金融資產需要憑借著公允值進行實際計算,那么其金融負債需要按照其成本進行計量。同時在套期保值會計確認方面,我國相關的會計準則中并沒有確認。換言之,目前的衍生金融工具確認不能夠將起來金融工具中的風險體現出來。
(三)會計信息披露風險
會計信息披露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缺乏準確性和主觀意識,目前,會計準則僅要求披露一些與信用風險相關的內容,而對于市場價格不能及時的作為明確的規定。會計準則只能停留在公允價值估計方面,在其他方面涉及的比較少。
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監控
(一)衍生金融工具風險識別
實現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監控,首先需要進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識別,對基于合同未來的市價進行合理的預測。在該項預測中,需要更具金融工具實際價格進行預測。當金融工具不能夠及時獲取市場價格時,需要通過與企業歷史成本相對應的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價值進行判斷。由此可見,衍生金融工具,能夠在表內進行確認,以公允價值為計量,根據其變動的浮動盈虧來確認,計入當期會計盈余,同時還能夠在會計盈余附表中加上所要披露的風險信息。
場外的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風險比較大,場外的信用風險等于合同市場價乘以對手違約可能性。當時間延長時,其信用風險就會越高。在對流動風險進行衡量,還需要考慮到市場交易的規模、合同標準化程度以及客戶的認知情況,具體衡量環節中,需要按照成交額與未平倉合約來進行。
(二)將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滲透在會計確認中
從造作層面上分析,政府部門需要強化對于金融交易所系統內部監督,對金融交易的組織以及制定進行科學管理,并且建立起財務監控系統,對客戶的資金進行信用監督。在較大程度上減少金融交易環節中所產生的信用風險。實現衍生金融工具的信用監督,主要從健全內部控制方面入手。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內部控制對于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的第一關,實現良好的內部控制,就需要在其內部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自律機構,該機構的存在,能夠確保相關的原則、法規、以及內部管理制度能夠實現有效的執行。
(三)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管理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管理對會計工作進行及時監督,單一的企業內部監督遠不能實現對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管理。會計工作的質量提升,需要在內部和外部同時對企業會計工作以及管理進行及時監督。通過合理的監督渠道來提升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管理,需就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其中外部監督機制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社會監督,主要分為民間審計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民間審計監督實際上就是注冊會計師監督方式,該種方式是社會監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對企業中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中的數據信息進行監督,以建立健康的會計監督控制大環境。
二是政府監督,政府監督是指,在會計法的支持下,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通過政府政策的財政監督、國家審計監督、稅務監督、保險監督、公檢法監督以及銀行監督等方式,實現對從事會計活動的企業進行資格監督以及教育監督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監控,是提升金融合同如約履行的最佳的方式。我國對于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識別、控制等不到位,導致金融合同在簽訂之后出現很多問題。在本文中對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進行分類,并且提出的促進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會計監控的對策。希望相關的研究能夠促進金融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晉芳.企業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風險的會計監控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
[2]江百靈.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會計監控研究[D].廈門大學,2009
[3]劉宇.保險機構衍生金融工具運用的經濟學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4]曹艷銘.芻議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確認與風險監控[J].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7,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