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逐漸加深,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確立,企業對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尤其如此。為了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保持占有的市場份額,很多大型國有企業實施了多種手段來進行客戶的爭奪,賒銷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一種手段。賒銷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有企業在現代市場中的競爭力,使其占有了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了企業效益,但同時也使企業出現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壞賬損失也日益增多,增加了企業運營過程中現金流斷裂的風險,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有鑒于此,本文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問題展開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應收賬款 管理 核算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尤其是私營企業的發展更是如雨后春筍般突飛猛進。而我國越來越寬松的市場環境使得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的自由競爭成為了一種常態。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國有企業傳統的“等客上門”的銷售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在新的營銷戰略中賒銷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競爭手段。在這種戰略框架之下,企業的應收賬款必然會大幅度提升,而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也必然成為日常財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工作,避免和減少企業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加快企業資金回籠和周轉,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有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應收賬款的概念以及形成原因
應收賬款通常是指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為了開展生產經營服務,向其他單位出售產品、商品以及服務等日常業務時,應該從購買企業收取的資金。它的本質特性是與企業銷售行為伴隨發生的短期債權,屬于企業的流動資產管理范疇。
隨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有并擴大企業銷售產品的市場份額,很多企業在實際的生產及產品銷售過程中采用“賒銷戰略”,這就導致企業自身的一些資產被購買企業或者接收勞動服務的企業短期占用或經營,對于這一部分資產,產品銷售企業沒有實際控制權,所以這一部分“虛擬資產”就形成了一定時期內的應收賬款。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大部分企業的生產銷售都可以由下列環節構成:一是購置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二是開始生產活動;三是制造出預計的產品;四是作為商品銷售給企業;五是從購買企業接收商品資本。在這幾個環節中,如果第5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者商品資本未能即時到賬,就造成了企業的資金被購買商品的企業所占用,產生應收賬款。
二、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在思想上對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未足夠重視
目前,企業中很多管理人員只看重企業產品的銷售量以及銷售額,往往忽略對應收賬款的科學管理,缺乏足夠的風險防范意識。為了增加產品的銷量,企業會制定一系列的促銷措施,這些促銷措施的運用的確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了銷售量,但是管理人員往往忽視了這些數字只停留在紙面上而沒有真正的資金流入公司賬戶的實事,大量應收賬款的出現會對企業現金流造成重創,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這種情況在以業績論英雄的國有企業尤其嚴重。很多國有企業管理人員過于注重產品銷售量、銷售額,將這些指標定為人才升遷的標準,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壞賬發生額等指標考核力度不足,因此他們不科學的使用賒銷手段,表面上似乎增加了銷售額,但實際上反而把企業的現金資產變成了應收賬款,增加了產生壞賬的可能性。一旦應收賬款超出一定額度,便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二)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的制度不健全
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只側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管理,制定了完善的現金管理與核算收支制度,但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制度普遍缺失或不健全。企業的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和核算沒有嚴格的制度約束,隨意性較大,且管理職責不清,無法明確責任人,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還有的企業即便制定了相應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也是形同虛設,通常是為了應對檢查或由于其他各種原因只流于表面,并未真正的按制度去執行。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應收賬款中呆賬壞賬的產生風險,給公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企業對應收賬款的事前管理往往不到位,缺乏賒銷審批制度,賒銷前未對客戶的資信情況、資金狀況以及履約能力等情況進行詳細調查、了解以及評價,輕易賒銷為日后出現應收賬款壞賬埋下隱患。
(三)我國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隨著我國國民法律意識的提高,立法部門不斷地制定和完善新的法律體系,但目前我國適用于應收賬款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對企業進行貨款詐騙的現象時有發生,且屢禁不絕。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從其他企業大量賒欠貨款,然后運用破產、兼并或者重組的方式將自己企業的資產轉移到另外一家新成立的企業,使原來賒欠貨款的公司變成空殼公司,失去償還應收賬款的能力,進而實現他們惡意不歸還欠款的目的。然而從目前法律層面上,尚無法對這種運用資產轉移手段來逃避負債的惡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即便企業向法院起訴并最終獲得成功,也可能會陷入賠款無法執行、難以收回應收賬款的窘迫境地。
(四)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企業財務人員的監督職能能否充分發揮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及核算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企業會計監督職能未能充分發揮,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在工作中缺少溝通配合,銷售與核算嚴重脫節,出現問題不能及時反饋,進而造成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尷尬局面,嚴重影響現金流。還有的企業財務部門未能有效監督定期清查對賬工作,長期不同客戶核對往來賬,造成債權債務方賬面金額不符,給清收貨款帶來很大困難。而且還會導致財務賬面存在早已形成呆壞賬的應收賬款仍長期掛賬的現象發生,影響報表的準確性。
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的意見和建議
(一)提升管理層對應收賬款科學管理與核算的重視度,規避經營風險
企業管理者往往認為企業的目標就是盈利,衡量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就是產品銷量與利潤額,但必須要意識到,健康的現金流也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千萬不能為了追求短期內巨大的銷售量而忽視企業的現金流量。假如把企業擬人化,企業中的現金流就如同人的血液,人體一旦血液流動出現問題那么很快就會處于瀕臨死亡的邊緣。同樣,企業現金流一旦無法正常運轉,那么企業也就接近破產了。企業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對于促進資金周轉進入良性循環非常重要,所以管理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科學的看待產品銷量與應收賬款管理之間的關系。企業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應收賬款,定期對部門人員開展績效評析,按照績效情況給予獎勵或懲罰。
(二)建立健全應收賬款管理與核算制度,貫徹執行到位
1、完善賒銷審批制度,設定信用等級的評價標準
企業要加強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做出賒銷決策前要對客戶的資產負債情況、銀行信用狀況等進行詳盡的審查,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來確定客戶的賒欠額度,實行“誰經辦、誰審批、誰負責”的管理辦法,明確責任人,科學的、有計劃的開展賒銷。另外,要把應收賬款的回收率加入到管理者、銷售人員的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中。
2、強化應收賬款日常管理
企業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動態跟蹤分析客戶的經營狀況、資信狀況、償付能力等,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了解客戶的現金持有情況及周轉情況,建立預警制度,盡早發現客戶資金、經營或產權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或即將發生的征兆,及時采取行動結清欠款,降低應收賬款拖欠風險,避免應收賬款未及時收回對企業現金流造成的影響。
3、加強應收賬款催收工作,制定積極的收款政策
企業可以組成一個專門的小組,按時清理催收應收賬款。對不同的企業,用不同的方式,對于那些到期很久的企業,可進行連續催收,在必要時可采取法律程序,也可建立一定的獎勵機制,提升小組成員催收欠款的積極性。
(三)規范會計處理工作,發揮核算監督職能
企業要充分發揮會計的核算監督職能,切實做好往來賬款管理與核算,避免壞賬損失。
1、建立臺賬制度并定期對賬,確保訴訟時效
建立嚴格的應收賬款臺賬制度,保證應收賬款賬目的清晰準確,并重點關注賬齡在2年以上應收賬款,財務部門定期與業務部門、欠款單位進行核對,避免對賬不及時形成呆壞賬。與欠款單位對賬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確保債權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2、加強應收賬款的分析與通報,降低壞賬風險
財務部門要及時編制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推動應收賬款的分析工作,同時將可能發生壞賬損失的客戶情況及時向企業負責人和業務部門通報,為企業決策部門制定經營策略提供信息,降低壞賬風險。
3、規范呆壞賬的處理,確保報表的真實性
企業要制定呆壞賬核銷辦法,定期清查核實賬目,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準確計提壞賬準備,對賬齡超長的呆壞賬及時進行審批和賬務處理,避免形成潛虧掛賬,確保財務報表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對于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提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與核算水平,不但能夠有效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縮短資金的周轉期,而且可以縮減一定的經營成本,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參考文獻:
[1]魏霽云. 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 2016(03)
[2]龔斌. 淺談應收賬款的有效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 2015(24)
[3]李智鵬. 應收賬款簡述[J].商場現代化. 2014(26)
[4]朱志誠. 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以TCL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商場現代化.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