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陽
摘要:信訪制度是人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表達自我利益訴求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政治經濟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當前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信息化政治經濟背景下網上信訪制度的未來發展策略,希望為我國網上信訪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網上信訪;制度;權益;策略
中圖分類號:D632.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緒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政治環境等也經歷著重要的變革。在新的社會政治經濟理念下,人民的民主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表達利益訴求等都越來越迫切,信訪制度也應運而生。網上信訪制度是信息化社會背景的產物,大大彌補了傳統信訪模式的不足,使整個信訪過程更加透明、公正。但由于我國網上信訪制度建立時間短,制度體系、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等都不夠完善,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適應與我國國情的發展策略。
一、網上信訪制度
網上信訪是在利用網絡平臺完成信訪的過程[1-2]。信訪就是人民群眾通過法律以外的途徑,通過來信或來訪等方式將個人訴求傳達到有關部門并請求解決的過程。網上信訪的途徑主要是電子郵件、傳真、電話等。信訪需遵循一定的制度和原則,總體而言,我國信訪制度有其獨有的特點。首先是信訪主體的多樣性,這主要涉及到信訪過程中的三方,即信訪人、信訪受理人或單位、被信訪人或單位,三方也構成了信訪的三個主體。其次是信訪內容的復雜性,我國法律對于信訪領域并沒有特別規定,凡是生活中涉及的所有領域都可能構成信訪問題,如建筑、教育、交通等。再次是信訪形式的靈活性,這主要是指當前網上信訪可以通過很多科技手段完成,如電子郵件、傳真、電話、微信和騰訊平臺等,很多部分也都開通了與公民的互動公眾號,更加方便了公民在第一時間反應問題尋求解決。最后是信訪運行的程序性,這是信訪制度的重要建設方面,完善的信訪運行程序不僅可以更加方便公民利益訴求的傳達,還可以增加問題的處理速度。
二、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現狀
網絡平臺不僅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壁壘,還讓人民可以發出自由之聲,這也是網絡的便捷之處。當前,我國擁有龐大的網民數量,已成為第一大網絡國家。越來越多的公民選擇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利益訴求等。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網絡信訪制度,越來越多的弊端開始阻礙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當前,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首先是網上信訪制度體系的建設[3]。由于我國網上信訪制度建立時間較短,網絡信息化技術發展較快,因此,網上信訪還沒有統一的制度體系。一般而言,網上信訪制度體系的建立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立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網上信訪受理平臺,平臺應包括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二是制定可以規范信訪案件辦理的有效章程,真正做到網上信訪受理、網下信訪處理。三是建立透明公開的網絡監管機制,信訪人可以通過網絡平時實時監測問題案件的受理、處理情況。而當前,我國的網上信訪機制大多依托于有關部門運行的信訪平臺或互動公眾號,只是做到了信訪案件的網上受理,至于其他的信訪體系則不完善。
其次是網上信訪的運行管理機制[4]。網上信訪的運行主要是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連接信訪人、信訪受理人和被信訪人的網絡平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訪受理和處理服務。當前,我國的網上信訪運行主要包括信訪案件的提交和受理、信訪案件的處理和反饋、公開等。
最后是網上信訪的保障機制[5]。網上信訪制度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法律、組織、技術等方面的保障。法律保障是網上信訪制度正常運行的最重要保證和最有利約束,整個網上信訪流程都應該是在法律范圍內的。組織保障則是指政府要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等來推進和保證網上信訪制度的順利進行。技術保障則主要是指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子政務技術的發展,是網上信訪制度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的網上信訪制度還存在運行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不完善的問題,也是網上信訪制度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網上信訪制度未來發展策略的思考
針對于當前我國網上信訪制度的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結合未來我國政治經濟發展形勢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網上信訪制度未來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6]:
一是建立科學的網上信訪制度。網上信訪制度不僅包括信訪案件的接待,還應該涵蓋信訪案件受理的整個過程,信訪案件接待后,信訪受理人或單位應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對信訪案件的真實性進行核對,然后決定是否受理。在案件受理過程中,應建立透明公開的案件受理制度,信訪人可以實時查閱信訪案件的受理情況。
二是建立合理的網上信訪運行機制。網上信訪運行機制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發展單一信訪途徑或復合信訪途徑,即建立市長信箱、郵箱,市長電話熱線、相關單位的微信平臺等,大大方便信訪人的信息傳達。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要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三是建立可靠的網上信訪保障機制。國家政府和立法單位要做好法律保障工作,確保信訪流程在法律范圍內,相關范圍要確保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可以保證信訪體系的正常運行。網絡開發和技術部門要加大技術資金投入,開發易操作、方便可靠的電子政務平臺,方便公民參與信訪。
四、總結
網上信訪作為法律之外的公民利益訴求的表達途徑,在民主意識愈加強烈的今天,是需要得到更多關注和完善的。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長效網上信訪機制,確保網上信訪平臺發揮其表達群眾心聲、連接政府和民眾紐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超,劉二偉.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信訪制度創新[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4(08):64-68.
[2]陳光志.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創新群眾工作方法[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15(5):17-21.
[3]呂志軒.我國網上信訪制度的運行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5.
[4]謝媛,任夢.中國網上信訪推進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發展,2015(2):79-82.
[5]石佑啟,黃喆.論網上信訪及其制度保障[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5):96-100.
[6]王郅強,劉子煬.我國網上信訪信息綜合平臺制度保障體系構建[J].桂海論叢,2015(4):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