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神青
從某種角度來說,創新需要“好高騖遠”。只有大膽甚至天馬行空的想象,才能有創新。
而謀創新,也正是謀未來。
可再燦爛的未來,只是“好高騖遠”,沒走好當下的路,有時甚至會被一顆釘子絆個跟頭。
1485年,在英國波斯沃斯,國王理查三世準備與里士滿伯爵亨利率領的軍隊決一死戰。
誰贏,誰就可以統治英國。
為這一仗,理查做了充分的準備和動員,勢在必得。
戰斗開始的當天下午,理查讓馬夫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鐵匠在給戰馬釘掌時,少釘了一顆釘子,有一只馬掌沒有釘牢,可理查的馬夫并未在意。
兩軍對壘,理查國王沖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
“沖啊!”他高喊著,率隊沖向敵陣。
理查國王的隊伍眼看就要獲勝,突然,少釘了一顆釘子的馬掌掉了,戰馬當即跌翻在地。
士兵見國王落馬,紛紛轉身撤退,亨利隨即俘獲了理查。
為此,英國也誕生了一首民謠:“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只馬掌;少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夢想很大,但決定勝敗的卻是一顆小小的釘子。
當然,你可以說亨利足夠幸運。
但不容否認,因為一顆釘子,理查暴露出無法彌補的短板,才給了亨利機會。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正是這件事給我們的啟示。
當前,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正是為了補上創新這個突出短板,謀劃重慶的嶄新未來。
市委四屆九次全會則清醒地指出了加快實施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釘好的“釘子”——
著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著力集聚和優化配置創新資源;
著力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著力建設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
著力優化創新環境;
著力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
著力推動創新文化建設。
釘這些“釘子”,會很費力,并不能很快見效;會很瑣碎,要一顆接一顆地釘,極大考驗我們的耐心和定力。
但這些“釘子”,無一不結合全市創新體系的痛點。
此時,需要我們切實發揚釘釘子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
創新需要“好高騖遠”,但實現創新的路上切不可“好高騖遠”。
創新更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找準方向,認準目標,奮力前行,從而進入創新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