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遠+王斌
【摘 要】《動物農莊》是喬治·奧威爾創作的一部政治諷喻小說,目前大部分學者對于《動物農莊》 的研究集中在小說的政治主題上,主要探討了現代政治中的極權主義問題。本論文運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從認知的層面上對三個有代表性的動物意象的象征意義構建過程進行解讀。筆者希望能夠進一步證明概念整合理論的強大解釋力,并且解釋讀者在理解過程中的心理運作機制,使讀者在更廣闊的空間內理解小說深刻的政治寓意。
【關鍵詞】概念整合理論;《動物農莊》;動物意象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58-02
《動物農莊》(Animal Farm)是一部由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創作的政治寓言體中篇小說。小說主要以農場上生活的動物們作為主人公,其中拿破侖、雪球和老少校三個動物角色雖然屬于同一種動物類型——豬,但卻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本文旨在運用概念整合理論分析這三大動物意象,揭示象征的意義構建過程,為寓言類小說的象征意象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一、概念整合理論
“概念整合理論”是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由Fauconnier和Turner兩位語言學家提出。他們認為,意義的構建是在含有心理空間的概念整合網絡中進行的,其中讀者對于意義的理解過程是在這樣一個網絡中進行的動態過程。在一個概念整合網絡中,有四個心理空間是必不可少的:兩個輸入空間Input Space1 和Input Space2,一個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以及一個含有層創結構的整合空間bending space。在線意義即意象的象征意義得以產生的前提條件就是基于這四個心理空間的構建、跨空間的部分映現、匹配以及相互作用。在意象的分析中,文章創設的語境知識、讀者的個人背景知識和百科知識都會被考慮進去,最后整合空間中層創結構的生成就標志著意義構建過程的結束。概念整合網絡最基本的四種類型有:鏡像網絡、單純網絡、單域網絡以及雙域網絡。
二、拿破侖的概念整合分析
拿破侖是農場上唯一一頭伯克郡大野豬。在聽到一頭名為“老少校”的公豬的囑托后,他和雪球以及農場上的其他動物一起,經過努力奮戰,趕走了農莊主,建立了“動物農莊”。經過“牛棚之戰”,拿破侖利用他自己組建的軍隊——小狗,通過暴力擺脫了雪球。此后,拿破侖迅速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但他實際上是動物農莊的真正惡棍。毫無疑問,起初,拿破侖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但不幸的是,他的貪婪驅使他瘋狂攫取權力,不僅廢除了農場的民主制度,忽視其它動物的權益,還最終建立了獨裁統治和強烈的個人崇拜。
結合拿破侖這一意象和蘇聯的實際政治歷史,很顯然拿破侖就是現實社會中斯大林的化身。根據概念整合理論,兩個輸入空間可以形成,分別是拿破侖空間和斯大林空間。拿破侖形成的輸入空間1,所具有的性質包括:強大、專制和貪婪。基于讀者的歷史背景知識,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由拿破侖聯想到斯大林。斯大林曾協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并在列寧逝世后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在俄國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他在30年代透過大清洗運動、流放及設立古拉格集中營等手段,鏟除異己、鞏固自己的勢力。在斯大林形成的輸入空間2中,對于蘇聯,斯大林同樣意味著領導者、強權政治和暴君。因此,兩個輸入空間共享了性格、政治地位和暴力這三項同樣的組織架構,因此就構成了類屬空間的內容。鏡像網絡可以在這里用來分析拿破侖的象征意義構建過程,建立跨空間的映射也變得較為簡單。鏡像網絡中所有的心理空間,即兩個輸入空間、類屬空間和整合空間,享有相同的組織框架,并且它們之間不存在沖突。結合兩個輸入空間的內容,在整合空間的層創結構中,讀者就可以得出結論,拿破侖在小說中象征了現實中的斯大林,同時極權問題也是任何一場革命都不可避免的弱點。
三、雪球的概念整合分析
在動物農莊上,雪球試圖通過教育,建立新的秩序,設立各種委員會捍衛農莊的民主制度。然而,雪球的戰略卻遭到了拿破侖的強烈反對。制造風車的問題激化了雪球和拿破侖之間的矛盾,兩方的支持動物們也對勞動制度問題爭論不休。在大會投票階段,雪球的口才激怒了拿破侖,拿破侖隨后放出了自己飼養的惡犬們趕走了雪球。與拿破侖相比,雪球更像一個富有創造力和理想抱負的思想領袖。雪球試圖依靠他的政治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推動“動物主義”理想,實現他的野心。然而,面對拿破侖的殘暴,他的夢想只能化為灰燼。
雪球象征了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俄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之一。他不僅是一位重要的革命理論家,也諳熟軍事指揮藝術,他以對古典馬克思主義“不斷革命論”的獨創性發展聞名于世。20世紀20年代,斯大林聯合黨內的重要領導人,篡奪了蘇聯共產黨的領導權,托洛茨基被剝奪了權力。1927年,托洛茨基堅決反對斯大林修正主義,被開除出黨隨后被迫流亡。因此,動物象征符號雪球和現實中的托洛茨基可以構建兩個輸入空間。極高的聲譽、動物主義的理想和被逐出農場的結果可以構成輸入空間1。同時,托洛茨基的創始者地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想和流亡結局形成了輸入空間2。顯然,兩個空間中的元素可以映射到彼此,同時這兩個輸入空間共享的組織結構也很明確。因此,鏡像網絡可以用于分析雪球的象征意義構建過程。兩個輸入空間共享了的組織結構包括:性格、信仰和結果。在整合空間中的內容就是象征意義的完成結果,即雪球象征了托洛茨基。在層創結構中,我們可以由分析知道,無論誰得到了革命的領導權,沒有監督的無限制的權力都將導致腐敗。
四、老少校的概念整合分析
老少校無疑是動物農莊中的一位革命先驅。作為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公豬,臨死前,老少校把所有動物召集在一起,其間他提到人類是動物的敵人,并提出了動物主義的主張,呼吁動物通過暴力革命推翻人類以獲得自己的獨立。之后,農場上的其他動物發動暴亂趕走了原來的農場主人,并且保留了老少校的頭骨作為動物主義精神的象征。由于老少校在思想啟蒙上的重要地位,這一形象和重要地位就暗示了老少校實質上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當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卡爾·馬克思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的象征。
根據概念整合理論,老少校的象征意義的理解需要先從建立兩個輸入空間開始。輸入空間1是老少校這一意象,內部的元素包含:動物革命的先驅、精神導師以及革命理想遭到背棄的結局。卡爾·馬克思和列寧構成了輸入空間2,他們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因此,輸入空間2的構成元素是無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地位和他們的巨大精神指引作用。通過跨域映射,重要關系在理解過程中得到壓縮,讀者可以找到兩個空間之間的共同要素并得出共同的抽象結構。那么老少校的象征意義就得以顯現,并構成了整合空間中的內容。在層創結構中,讀者可以通過小說的進展和歷史知識得出結論:精神領袖所描繪的社會理想可以起到指引作用,但卻不能確保共產主義理想的最終達成。
五、結語
通過對拿破侖、雪球和老少校的具體象征意義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三者的意義構建都是以概念整合網絡中的鏡像網絡為基礎的,這進一步證明了該理論的應用價值,呈現了理論具有在動態意義建構方面的適用性。同時也從認知研究領域,為解讀文學作品中的意象提供了參考。雖然文章僅僅選取了三個動物,但是其它動物的意義構建同樣也可以進行這樣的解析。因此,在《動物農莊》中,所有的動物意象都可以通過鏡像網絡進行意義的解讀。也正是因為鏡像網絡中兩個輸入空間享有共同框架,所以對于讀者來說,將象征符號與其意義相聯系才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120-126.
[2]埃德蒙·利奇.盧德平譯.文化與交流[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13.
[3]李泉.動物農場角色的的歷史性探究[J].青年文學家,20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