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云偉
摘要:農村集體經濟是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市場經濟時期,農村集體經濟迎來新的發展平臺。如何確保農村集體經濟適應市場要求,更好地與市場上其他經濟組織抗衡,成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重點內容。文中通過分析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改善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態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建議;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1.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01
農村集體經濟是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基于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該以何種方式發展成為研究的重要內容。我國經歷了資產承包制和租賃經營后,慢慢擴大農村集體經濟范圍,興起一批村辦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企業等經濟形式。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多樣化發展狀態,有利于增加我國農民的穩定收入,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服務功能,促使農民群眾向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發展。文中以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入手,介紹一系列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分析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的因素
(一)人才嚴重短缺
農村地區所處的位置影響其無法吸引大量優秀專業人才。同時,農村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質不高,多數為初中及以下學歷,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和技能,無法快速搞好農村經濟。加之縣級農技人員嚴重不足,各縣農委約有6名專職農業技術人員,無法針對每個村莊展開實地性指導。
(二)缺乏有效的政府支持
集體經濟發展不單單缺少合理的總體規劃,有關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基礎數據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為政府制定合理政策帶來一定難度,也從側面反映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混亂、缺乏有效指導等問題。目前,農民迫切希望政府執行土地使用、啟動資金等各項優惠政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各個地區對農業投入不足,部分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嚴重損壞,缺少相應的資金進行修復,村集體收入除去辦公經費、計劃生育開支等費用所剩無幾。
(三)集體經濟制度存在缺陷
集體經濟不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其內在原因,因現行制度主要針對村委員對集體資產實施經營管理,部分并未建成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經營管理缺乏適當的監督,時常出現以權謀私的情況。同時,集體經濟收益無法很好地改善農村公共設施或發放村民服了,甚至成為引發腐敗的根源,這導致農民不支持集體經濟。
二、改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的對策
審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的影響因素及問題,提出以下相關的改善策略。
(一)制定有效的管理機制
集體經濟財產權隸屬于農民集體,因此,需要選定合理的代理人進行治理。目前,我國政府實行派遣代理人進行管理,上述代理人、委托人對其無法實時有效監督,集體經濟組織自然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合作經濟管理模式由農民自行組織,實施民主管理、自主經營的模式,該組織內重大事物多數由社員民主表決決定,真正意義上代表社會的利益和意愿。
(二)創新人才管理模式
隨著素質教育在農村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為保障農村村干部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必須主動擴大高素質村干部候選人有效供給。采用引入市場的觀念,不斷擴大選人、用人渠道,為農村各個階層選擇優秀的人才。同時,地方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為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創設良好環境。對部分城郊地區、流動人口頻繁流動的區域,可以適當放寬村干部身份限制,準許某些準村民參與村干部選舉。通過各個途徑打破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的封閉型農村社區,不斷拓寬村干部來源渠道,為農村基層組織提供大量優秀的人才。
(三)開展合作經濟的主要途徑
農民合作經濟是國外發達國家普遍使用的農業組織形式,大于90%發達國家的農民均參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國外執行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形式主要包括以專業性和綜合性合作經濟兩種模式,專業性合作經濟形式實施按勞、按股進行分配和管理,根據市場機制實行。綜合性合作經濟模式由農民自行建立逐漸形成由中央至地方的半壟斷組織體系內。我國更適應執行美國這種專業性經濟模式,但考慮本國實際國情,可以考慮一企業領頭農戶入股的方式組建合作社,執行按股、按勞動分配制度,嚴格按照民主管理原則實施管理。從政府角度來說,政府必須轉變職能,由原有的管理角色變為引導和扶持角度。政府部門通過積極引導幫助農民創建各類合作社,但必須保證農民自主管理權力,不可依據自身意愿干預合作社管理和經營活動。那些由政府牽頭建立的合作社,政府部門可進行有效的監督,預防其完全被企業控制。同時,必須打破行政區域束縛,合作社成員不可單單局限在本鄉、縣區及外省的合作社,便于擴大合作社的規模和管理效果。從農民角度來說,我國多數勞動力素質較低,因此,必須開展各項培訓活動,讓農民學習先進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和管理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趨勢更加明朗化,但必須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利民惠農的服務事業落到實處,從執行合理管理體制、創新人才模式等方面入手,促使農村集體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超.淺析我國農村集體經濟[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34 (9):138.
[2]盧紅.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及建議探究[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4,15(7):99-99.
[3]周潤書,程守紅.功能視角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集體經濟收不抵支的思考—以東莞市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3,11(5):56-62.
[4]吳晨.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況的實地調查[J].經濟縱橫,2010(01).
[5]王煥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中國城市經濟,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