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上海大學,上海 200444)
?
我國化學纖維行業研究分析
何杰
(上海大學,上海 200444)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的化纖工業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品種基本齊全、比例大體合理、生產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的化纖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斷的加劇,我國化纖工業正處在一個風口浪尖上。在這個關鍵時期,如何實現我國化纖工業結構調整升級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化纖;現狀;產業升級
1.1我國化纖行業區域性分布情況

圖一 我國化纖工業全國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
如圖一所示,我國化纖行業主要聚集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浙江省的化纖產能居全國之首約占40%,同時22%的化纖產生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蘇,另外,福建、 山東、上海、廣東分占5%、5%、4%、4%,其他地區占20%。由此可見,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化纖工業的主要生產基地。
1.2我國化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情況

圖二 2011-2015年年我國化學纖維銷售收入和利潤走勢圖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
從圖二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化纖主營業務收入從2011年開始至2015年總體上處于上升趨勢,然而從2013年開始,我國化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上升的整體的趨勢有所放緩。同時從整體上看,我國化纖行業的總體利潤除2011年有所下滑外,化纖行業的總體利潤從2012年的225.27億元增長至2015年313.4億元,同比增長39.1%。
2.1有利因素
(1)我國化纖產業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
從我國的十三五規劃中可以看出,我國化纖行業準備調整行業增長目標,在保增長前提下,開始計劃降低化纖行業的總體增長速度,預計將增長速度控制在3.6%。
同時,我國的十三五規劃也對化纖產品的品種多樣化提出了自我發展的目標。我國期望自身的產品差別化率能在十三五規劃中提高到65%,高性能纖維有效產能達到26萬噸,全行業新產品產值比重從目前的20%提高到28%以上,生物基有效產能達到106萬噸。我國政府大力鼓勵綠色環保,高性能,多品種的化纖企業的發展。我國政府期望通過化纖產業結構的調整來實現我國化纖企業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2)相對穩定的國內和國際環境為我國化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首先,一個穩定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是我國化纖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加入WTO以后,國民經濟發展快速,我國企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觸不斷的增加,這有利于加強我國化纖企業與國際相關行業的國際合作。
從國際化纖行業的生產的格局來看,世界化纖生產企業正在進行產業的結構性調整,這為我國的化纖企業的發展的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例如美國陶氏化學正在不斷的縮小化纖生產規模,轉向綠色環保產業的發展。因此,傳統的化纖的生產就開始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為我國的化纖企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3)我國的勞動力優勢有利于我國化纖企業的成長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這一優點有利于降低我國化纖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我國低廉的勞動力價格更是吸引了國外眾多企業投資中國的化纖市場。這就有利于我國本土的化纖企業和國際企業展開技術,生產等的合作,最鐘實現國內企業和國際企業的雙贏。
2.2不利因素
(1)我國化纖行業資金需求比較大,然利潤較薄,且融資困難
首先,我國的化纖行業是一個資金高度密集的產業,但是化纖產品的單位利潤卻很薄,因此我國的化纖企業就經常采取不斷的擴大產能的方式來獲取利潤。然而,我國化纖企業為了擴大自身的產能,就十分渴望獲得大量的資金的貯備。但是這個條件企業自身不能實現,只能依靠外來資金的支持(主要是靠銀行貸款的支撐),因此,我國的化纖企業非常容易受到眾多融資條件的限制而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
(2)由于我國化纖原材料企業發展緩慢,因此化纖企業受到原材料的影響比較

圖三 合成纖維原料進出口總量統計表 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局
自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化纖的生產量和銷售量不斷增長,這從圖一中可以看出,但是我國在化纖原料發展方面卻比較的之后,以我國化纖合成纖維原料為例,可以從圖三中看出,從2009年至2012年,我國合成纖維原料處于不斷的上升的趨勢。雖然自2012年后我國合成化纖原料的進口量有所下降,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合成纖維原材料始終處于貿易逆差,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合成纖維的原材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度比較大。
(3)我國化纖企業的發展受到其自身技術水平的限制,同時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也很淡薄。
實現化纖的種類多樣化是我國化纖行業總體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國化纖企業需要不斷的研發多種類的化纖產品并且提高自身的工藝技術來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就目前來看我國化纖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專利申請量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3.1我國化纖行業應該加快工業結構調整,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提供差異化產品
我國化纖行業應該加快工業結構調整行業,通過生產技術的從外引進,自身研發來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水平。
同時,我國化纖行業要實現化纖市場細分,根據我國消費者的不同的需要情況,把國內市場劃分為若干個消費者群體,在將我國國內市場細分之后,就可以根據化纖企業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戰略選擇自己的目標市場和客戶全體,為企業自身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在不同的市場提供不同的差異化產品,這不僅豐富了我國化纖市場的產品種類,同時也滿足了我國不同市場需求。
3.2我國化纖行業需要實施科技發展戰略,推進行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提升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我國化纖企業應該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十三五規劃中堅持走綠色環保,高性能,多品種的戰略路線。我國化纖企業應積極主動和我國的科研單位展開密切的合作,切實做到產、學、研相結合,大力提升自身的生產技術水平,注重對化纖產品的生產技術的申請和專利保護,切實做到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國的化纖企業要注重化纖技術的引進,并且要審慎的處理好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的關系,有效實現我國化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3.3我國化纖行業需走全球化戰略,推動化纖產品的出口,占領國際市場
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為我國的化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開辟了一條坦途。我國化纖企業應該通過直接出口的手段,選擇最有利的目標市場,開展國際營銷工作,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市場占有率。同時,我國的化纖企業的出口應逐步從產品的出口向全球化生產轉變。這就要求我國的化纖企業充分利用企業自身所掌握的技術,資金進行全球布局,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1]趙國杰,馮石崗.建構基于人本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體系初探[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4.
[2]陳曉紅.戰略型資本運營[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3]鄭植藝.中國化學纖維工業的發展與前景,化纖信息周刊,2001,(46):2-4.
何杰(1991.09-),男,浙江寧波人,上海大學碩士,國際商務。
O611.5
A
1671-1602(2016)18-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