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奇
(中國人民解放軍66355部隊衛生隊,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2191)
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腦病臨床觀察
羅偉奇
(中國人民解放軍66355部隊衛生隊,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2191)
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腦病的臨床療效。方法: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加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結果:治療后兩組血壓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血壓降低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痊愈率65.0%、總有效率95.0%,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天麻鉤藤飲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病不僅可使血壓穩定在正常水平,且能改善臨床癥狀。
高血壓腦病;中西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高血壓腦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E)是以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為主的一種內科急危重癥,是由于某些原因或誘因使血壓突然迅速升高突破了腦血流自動調節范圍導致急性腦循環障礙,腦組織血流灌注過多引起的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最主要的癥狀是彌漫性神經性頭痛,伴有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昏迷、局灶性和( 或) 全身抽搐等一系列神經臨床癥狀[1]。如未能及時識別與盡快治療,常可造成嚴重腦損害甚至死亡。筆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用鎮肝熄風湯為主隨癥加減治療高血壓腦病56 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齡35~72歲,平均53.5歲;急性起病68例,亞急性起病12例;頭痛、頭暈伴有惡心嘔吐33例,視物不清15例,意識障礙20例,癲癇4例;血壓150~260/100~140mmHg。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和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為[2-3]:①發病急促,血壓急劇升高,收縮壓大于200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120mmHg;②有顱內壓增高和腦局部損害為主的神經系統異常表現,如劇烈頭痛伴有惡心、嘔吐、視力模糊、驚厥、意識障礙等一系列神經癥狀,常在血壓升高12~48h內發生;③經CT或MRI檢查提示特異性水腫位于頂枕葉白質,排除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④有血壓增高及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等;⑤經降壓治療后,癥狀和體征在血壓下降數小時內明顯減輕或消失,不遺留任何的腦損傷后遺癥。⑥中醫辨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肝陽上亢證。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①護理措施:入院后立即平臥,床頭抬高15°~30°,監測血壓給予低至中流量吸氧每分鐘2~3L,心電監護,保持氣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嘔吐物;②降壓藥物應用:首選硝普鈉50mg加入5%葡萄糖50mL內泵入(避光使用),初始速度為1min12.5μg,密切監測血壓變化,根據血壓調整藥量,2~4h使血壓控制在150~160/80~100mmHg,12~24h后逐漸過度到口服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纈沙坦等。③腦水腫治療:立即給予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靜脈輸入,或選用呋塞米、氟美松,每6h交替1次,出現意識障礙或昏迷者予冰帽頭部降溫。④并發癥處理:伴有煩躁不安、譫妄、抽搐者給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治療;如尿潴留者立即給予導尿。
治療組加用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10g,鉤藤15g(后下),石決明20g(先煎),生牡蠣30g(先煎),杜仲10 g,牛膝15g,桑寄生10g,梔子10g,黃芩12g,益母草10g,夜交藤20g。偏火盛者加丹皮、龍膽草,偏于風陽盛者加磁石、龍骨,偏肝腎陰虛者加二至丸、熟地。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分服,每日1劑。1周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觀測血壓,同時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的變化。
用SPSS 13.0軟件系統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訂療效標準。痊愈: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有效:血壓未恢復正常,但處于安全的范圍內,收縮壓140~160mmHg,舒張壓90~100mmHg,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無效:血壓下降不明顯,臨床癥狀、體征減輕不明顯,并發腦部損傷等癥狀。
兩組血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比較 (mmHg,±s)

表1 兩組血壓比較 (mmHg,±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時間收縮壓舒張壓治療組40治療前168.2±2.795.2±2.7治療后136.4±1.881.9±4.3*△對照組40治療前167.1±3.293.5±1.8治療后127.6±1.575.3±4.2*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高血壓腦病是高血壓病的特殊臨床表現之一,多發生于急進型或嚴重的緩進型高血壓患者,由于發病急、變化快、危險性高,如不及時有效治療可引起急性腦出血或心、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甚至死亡。
高血壓腦病屬中醫“眩暈”、“頭疼”范疇,以肝陽上亢證常見。病因病機為素體陽盛,或情志不舒,郁而化火,火極生風,風陽上擾;或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肝陽上亢,清竅不利,上冒清空,故頭暈、頭痛,甚或視物不清。治當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天麻鉤藤飲出自《雜病證治新義》,是臨床公認的有效降壓方[4]。方中君以天麻、鉤藤,平肝熄風,臣以牡蠣、石決明平肝潛陽,佐以山梔子、黃芩,清熱瀉火;牛膝、杜仲、桑寄生,引血下行、補益肝腎;益母草活血利水;夜交藤,養心安神;現代藥理證實[5],鉤藤中含有的鉤藤堿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桑寄生、杜仲、益母草有直接的擴張血管作用。全方補中有瀉,上能平肝清熱,下能補腎活血,標本兼治,是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而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良方。研究表明[6],天麻鉤藤飲不僅通過降低血漿ET、提高血漿NO水平而發揮降壓作用,而且增加SOD釋放,增加自由基的清除,改善血管內皮功能。
綜上所述,天麻鉤藤飲加減聯合西藥治療高血壓腦病能改善臨床癥狀,且具有較好的降壓效果。
[1] 霍正祿,梅冰.急診醫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50.
[2] 鄭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73-77.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6.
[4] 張浩良.中國方劑精華辭典[M].天津:天津科技技術出版社,1996:161-162.
[5] 龍飛.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高血壓(肝陽上亢型)30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08,14(7):29-30.
[6] 浦江晨.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1):215-216.
R544.11
B
1004-2814(2016)09-0891-02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