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麗,張元興,陳麗吉
(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新大樓12樓腦病科,江蘇 常州 213000)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焦慮性失眠臨床觀察
陳 麗,張元興,陳麗吉
(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新大樓12樓腦病科,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觀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焦慮性失眠的療效。方法:8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均用帕羅西汀治療,治療組加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6周。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與治療前PSQI及HAMA評分比較,兩組均有所下降(P<0.01),治療后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對焦慮性失眠的療效較單用帕羅西汀效果好,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焦慮性失眠;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帕羅西汀
失眠癥是一種持續的睡眠時間不足或者睡眠質量不佳,長期失眠、頑固性失眠較大程度影響著患者日間正常活動,降低生活質量,并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風險,甚至增加癌癥的發生率。眾多研究發現,失眠癥患者常常伴有焦慮癥狀。據調查,國外失眠伴有中重度焦慮的比例為54%[1],國內研究結果亦顯示失眠伴焦慮癥狀人群明顯高于正常人[2]。筆者根據張元興主任醫師臨床經驗,運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治療焦慮性失眠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門診就醫的焦慮性失眠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23~79歲,平均(51.38±14.32)歲;平均病程(14.70±18.64)個月。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21~77歲,平均(47.18±13.68)歲;平均病程(12.64±13.96)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的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失眠癥診斷標準[3]。以失眠為主訴,包括入睡困難,睡眠輕淺,睡中易驚醒,醒后再難入睡,夢多或有噩夢,次日晨起后全身疲倦不適,夜休不足6h。上述情況每周至少3次,持續至少1個月。②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4]評測總分大于7分;③伴有焦慮狀態,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4]評分總分大于等于14分,但尚未達到焦慮癥的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因環境變化引起的失眠;②在入組前1個月內使用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及鎮靜催眠藥物治療;③精神疾病、神經及軀體疾病引起的失眠;④哺乳、妊娠期婦女及未成年人;⑤酒精或者藥物依賴導致的失眠;⑥未能完成治療。
兩組均給予帕羅西汀片(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06),第1~4天口服10mg,日1次; 第5天口服20mg,日1次,治療6周。
治療組加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藥用柴胡1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黃芩10g,黨參10g,桂枝10g,茯苓10g,半夏10g,酸棗仁20g,夜交藤30g,大黃6g,生姜2片。水煎兩次混勻約400mL,每日分2次服,治療6周。
兩組治療期間按時睡覺,臨睡前禁止服用有興奮作用的食物,如茶、咖啡、煙酒、辛辣刺激食物。
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6h以上,醒后精神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匹茨堡睡眠量表(PSQI)評定。分別記錄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6周兩組PSQI評分,PSQI分數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
焦慮水平評價。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定。HAMA量表通過對緊張焦慮、失眠、認知功能、人體各個系統癥狀以及與人談話時的表現等進行評定,HAMA評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大。HAMA評分大于等于14分證明存在焦慮。HAMD量表通過焦慮/軀體化、體重、認識障礙、日夜變化、阻滯、睡眠障礙、絕望感等幾方面進行評定,評分越高抑郁程度越大。
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PSQI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PSQI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PSQ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6周治療組4015.45±3.7710.55±2.72*△8.23±2.41*△對照組4015.03±3.3912.15±3.63*9.80±4.32*
兩組HAMA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HAMAI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HAMA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4017.15±2.955.73±5.10*△對照組4016.60±3.07 8.10±5.04*
焦慮性失眠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失眠類型,是丘腦、大腦功能紊亂所致的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的異常,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原因多數為精神緊張、生氣或思想壓力等。臨床常用苯二氮卓類和催眠藥物治療。帕羅西汀是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雙回收抑制劑(SS-RIs),通過抑制突觸前5-羥色胺神經末梢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改善植物神經癥狀,目前已作為抗焦慮治療的一線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存在起效較慢,不良反應較多等不足。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傷寒論》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本方在傷寒論主癥中并無失眠,然而以方測證,治療失眠理應情理之中,是經方活用的突出例子。歷代醫家包括著名傷寒學家劉渡舟教授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失眠取得了顯著的療效[5]。目前該方已成為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方劑,黃煌教授稱其為“中醫的精神神經鎮靜劑”[6]。筆者臨床運用此方時,因鉛丹有毒,故而棄用,且有龍骨、牡蠣擔當,不用亦可。或用代赭石、磁石代之。如大便不干結,一般也不用大黃,或改用制大黃,取其清里而不取瀉下。加以失眠為主癥,增以酸棗仁、夜交藤等,以加強其養心安神之效。實驗研究表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可以促進小鼠腦內5-羥色胺含量增加,促進多巴胺代謝,從而發揮治療焦慮性失眠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PSQI、HAMA評分均有所下降,睡眠時間延長,睡眠深度增加,睡眠質量改善,覺醒次數減少,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比單用帕羅西汀療效更好。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聯合帕羅西汀對焦慮性失眠的療效較單用帕羅西汀效果好,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1] 施建安,王煥林.失眠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1994,27(1):52-54.
[2] 李融,蔡志強,侯鋼,等.失眠癥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的調查[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5):530-531.
[3]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118.
[4] 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定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35.
[5] 王慶國,李宇航.劉渡舟傷寒論講稿[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5.
[6] 黃煌.經方的魅力[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3.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aihu Longgu Mul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 on insomnia with anxiety. 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insomnia with anxie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venly.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aihu Longgu Muli Tang and paroxetin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aroxetine.The period of treatment was 6 weeks. 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PSQI and HAMA scores wer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1), which were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P<0.05).Conclusion: Chaihu Longgu Mul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insomnia with anxiety than paroxetine only,which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sleep quality.
Insomnia with anxiety;Chaihu Longgu Muli Decoction;Paroxetine
R549.72
B
1004-2814(2016)09-0899-02
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