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滴滴出行向外界確認,向共享單車平臺ofo投資數千萬美元。
在向記者解釋為何要投資ofo時,滴滴出行官方稱,滴滴看好共享單車的發展,共享單車也是滴滴建設城市出行生態的一部分,“未來,在滴滴平臺上,除了滴滴自身提供的服務之外,用戶還能享受到更多由合作伙伴提供的出行及相關服務。”
看起來,滴滴距離“把所有交通工具搬到網上,打造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臺”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2015年9月,“滴滴打車”更名為“滴滴出行”,彼時其已經涵蓋了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代駕等服務,成為能夠提供出行多樣化選擇的平臺。
滴滴以打車軟件起家,目前正因網約車而備受關注,但其業務范圍已不止于此,甚至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測,金融將成為滴滴的下一個發力點。
滴滴做金融順理成章?
目前國內估值靠前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有互聯網金融業務。
今年8月初,滴滴出行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之后,其估值達到了350億美元。即使是在滴滴“吞下”優步中國,鞏固其市場地位之前,其在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榜上,也以276億美元的估值位列螞蟻金服和小米科技之后,排名第三。
有分析認為,估值較高的互聯網公司中還沒有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發力的,只有滴滴和新美大(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達成戰略合作后成立的公司)。有意思的是,無論是網約車還是O2O,兩者都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其中的企業也都曾經歷過補貼大戰,在主業還沒有徹底穩固前,也就無暇顧及新業務。
而在滴滴出行收購了優步中國,市場份額排名前兩位的公司走到一起后,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介入互聯網金融是滴滴在穩固主業后一個不錯的選項。
也有人搬出了58同城的經驗,在與趕集網合并后,分類信息市場格局基本確立,58同城也開始發力互金領域,成立了58金融,在理財、消費金融等領域推出了系列產品和服務,對原有業務形成了一定支撐。
當然,在“時機”成熟之外,也有分析認為,在新的行業及應用場景的刺激下,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日益擴大,而正如淘寶平臺交易量的提升催生出了支付需求一樣,滴滴平臺上出現的交易行為,也會催生同樣的需求。
要知道,根據滴滴官網的信息,2015年滴滴平臺完成14.3億元訂單,成為僅次于淘寶的全球第二大在線交易平臺。
目前,司機在滴滴開有賬戶,乘客車費將先進入司機的滴滴賬戶,到期再提現。這期間的時間差實際上形成了沉淀資金,如果再考慮需要給支付平臺的手續費支出,有分析認為,滴滴不會滿足于現有的支付方式,并不排除其再造一個支付寶的可能,并以這個支付工具為切入點,提供全面生活服務的金融工具。借助大量真實交易數據,進行征信服務、開展消費金融服務、提供用戶的資金管理方案等。
其實,在程維創立滴滴前,其曾在阿里巴巴任職8年,先是在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從事銷售業務,之后還曾擔任支付寶B2C事業部的副總,負責支付寶產品與商戶的對接。
滴滴早已布局金融
滴滴其實已經在金融領域有所嘗試。
2016年1月,滴滴出行與招商銀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資本、綁卡支付、金融、服務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展開合作。同時,招商銀行還宣布作為戰略投資人投資滴滴。
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將會進行綁卡支付合作,滴滴會將招行信用卡、儲蓄卡設定為乘客支付方式之一。招行用戶可以直接在滴滴出行 App 中通過綁定信用卡、儲蓄卡在線支付車費。
據媒體報道,招行是滴滴出行在綁卡支付方面的首位合作伙伴,滴滴方面表示,推出綁卡支付是為了向高端用戶提供更好的支付體驗,同時滴滴也歡迎更多的綁卡合作伙伴加入。此外,雙方還在2016年7月共同發行聯名信用卡及借記卡,聯名卡持卡人在滴滴平臺上支付可以獲得多倍積分、專屬優惠券以及滴滴提供的額外服務和特權。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將向自身用戶發放招行提供的餐飲、電影等優惠券,滴滴也將為招行用戶提供場景消費的優惠。
另外,招行和滴滴也將合作試水汽車金融,招商銀行將成為滴滴司機購車分期的合作銀行,分期購車將向所有司機開放,分期金額會根據司機個人信用報告和滴滴數據綜合進行評估。未來,招行還將會與滴滴在跨境現金池、跨銀行現金管理、美元資金管理及汽車信貸等方面進行合作。
除了通過這次與招行的合作在支付方式與汽車金融做出新的嘗試,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在2016年3月份通過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眾富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涵蓋以下幾方面: 融資租賃業務;租賃業務;向國內外購買租賃財產;租賃財產的殘值處理及維修;租賃交易咨詢及擔保。
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5月,滴滴快的旗下一號專車與P2P平臺點融網共同宣布“余額生息功能”上線,推出“會賺錢的賬戶”,該功能年化收益率達14%。一號專車方面表示,這是為一號專車用戶定制的專享互聯網理財產品,讓用戶的沉淀資金活起來。并稱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進行創新,是一次充滿互聯網精神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