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暉
(陜西省理工學校,西安 710021)
淺談培養中職數控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解 暉
(陜西省理工學校,西安 710021)
中職學校重點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具有理想的實踐應用水平,能夠更好地適應行業崗位工作的實際需求,能夠科學合理執行設備操作與工作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包括調整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優化校內實訓環境;建設貼近生產實踐的實訓模式和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等方面。
提高實踐能力;優化課程體系;校內實訓建設;師資隊伍建設
中職院校作為當前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化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培養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社會生產適應能力,通過牢固的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性,同時能夠在當前產業升級與結構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具備相應的拓展能力,在知識結構與綜合能力等多個方面能夠滿足未來一定時間內的行業發展需求。當前我校對于學生能力培養規劃的重點內容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文化知識的運用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對必備的普通文化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及相關專業知識的熟練、合理的應用,從而能夠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日常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的能力。如針對Mastercam、CΑXΑ等數控專業常用軟件的熟練運用能力。
(2)專業技術的運用能力。技術運用能力是學生實踐能力的最本質的反映,也是實踐能力中的最關鍵能力,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和實踐來獲得。技術運用能力主要通過對各種技能的具體掌握來體現,如數控專業的學生對數控機床結構的了解、對數控加工過程及加工工藝的熟練程度以及對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運用能力。
現階段,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工作崗位的知識與能力需求始終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中職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操作技能在步入社會后也將經歷一個動態化的變化過程。以此,除了基本的崗位技能與專業知識外,學生的適應與發展能力培養同樣重要,通過知識再生在行業發展階段有效接納吸收先進理念與設備應用要求,同樣是中職院校教學的重點環節。因此,中職院校應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獲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判斷能力、創造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敬業精神以及與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方面素質的培養與提升,為學生的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1 調整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
中職教學的特點在于從工作出發,圍繞相關行業崗位需求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水平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知識結構與拓展能力,因此在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規劃制定的過程中,應強調“學以致用”理念,從行業生產經營活動與未來發展的現實需求出發,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準確把握用人單位對于員工技能水平與知識結構的要求,從而對各課程教學比例進行準確的劃分,迎合用人單位需求創建核心課程體系。我校數控專業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開發專業課程,并按照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典型工作崗位整合教學內容。通過對數控機床操作工、數控編程員、數控工藝員、數控機床維修工等相關工作崗位的調研,依據調查統計分析,結合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依據職業崗位標準,我們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大量修改,以數控機床崗位操作實際需求為中心,構建課堂教學與實踐的能力培養體系,形成新的數控加工課程體系。
2.2 高度重視校內實訓建設
校內實訓場所的建設是數控專業建設的基礎條件和重要前提。優化校內實踐教學環境,縮短了學生適應實踐環境時間。首先對學校的硬件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改善實訓條件,為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通過校內實訓場所基地的構建,學生能夠在理想的技能實踐操作環境中進行操作,同時學生的技能練習相對開放放松,能夠很好的控制練習操作,教師也能夠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幫助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提升設備操作水平。
中職教學生產實訓模式是進一步貼近崗位工作實際的教學形式,在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學生直接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去,自己動手進行數控加工,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校內實訓的相關內容應用到崗位操作過程中,通過產生活動進一步提升對于相關數控設備的使用與零部件加工的重點環節,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
另外,承接企業產品,增強了學生的就業對口率。我校與企業深度合作,為西安春風機電公司和西安思凱機電公司加工吊環座、螺栓、短螺帽等多種零件。以這些零件作為實訓課題,增強學生對企業的熟悉度,實現了從學校學生到企業員工零距離的轉變。
任何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形成的知識與方法傳遞,因此“教”與“學”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影響教學效果。在就“教”這項要素而言,教師個人綜合能力中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直觀重要,鑒于此本校制定了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發展方向。“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在于對于教師崗位職業實踐操作能力與教學理論二者的結合。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當前中職院校教師在高等院校畢業進入教學崗位后,其自身相應的企業生產第一線的實踐較為薄弱,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偏向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在組織學生參與實訓等活動中對于實踐過程中的要點把握不夠準確,同時對于行業發展的相關前沿內容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因此,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為中職教師創造有利條件,讓這部分教師接受相應的企業生產經營與崗位技能操作培訓,通過教師的實踐參與獲得一手經驗,通過總結拓展內化成為教師的教學素養,促進教師逐步向“雙師”型教師轉變。
我校的教師大多以中青年教師為主,是學校教師的中堅力量。近年來,我校為教師培養工作搭建平臺,如出國、國家級、省級以及企業鍛煉等,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有力地保證了我校數控專業的教學質量。目前,我校的師資力量有了顯著的提高,真正的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模式中獲益非淺。
以上是本人在近年來從事數控教學、數控培訓及其它專業教學和實訓中所取得的一些深切體會。數控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且發展迅速的專業,許多方面還在不斷完善之中;如何在數控理論和實踐教學中,使學生真正的掌握數控技能,能更好的走上就業的崗位,既是我的責任,又是我和廣大同事共同探索的方向。當然,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往往牽涉到除專業課教學之外的諸多因素。因此,以上淺見只能作為各位同行進行討論的一個參考,僅此而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