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斌,陳艷玲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基于碼頭實景的《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課程教學實踐
王貴斌,陳艷玲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舟山316021)
在分析《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課程建設現狀的基礎上,將集裝箱碼頭實際情景融入到課程教學中,進行了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包括:基于碼頭“實景”課程內容改革、基于“小組協作”授課模式及授課方法改革及基于“學習成果”的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課堂教學效果。
碼頭實景;教學實踐;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
《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課程是港口與航運管理及物流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課程目標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滿足集裝箱碼頭調度員、船舶計劃員、堆場計劃員、箱管操作員、中控操作員、堆場箱管員、進(出)閘口員等崗位需要的一線技術技能人員,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集裝箱碼頭的各項業務要求、工作流程和實際作業能力,可以很好地適應集裝箱碼頭對實際操作者的崗位要求。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很難實現上述目標,因此,引入基于碼頭實景的課程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2.1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
該課程的建設大多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或任務驅動的課程設計,較傳統的教學設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存在著以下兩個問題:
(1)基于單獨工作崗位而不是按照集裝箱碼頭進出口業務操作進行課程設計,割裂了整個業務體系結構。
(2)設計過程中,沒有將集裝箱碼頭實際業務融入課程教學,使碼頭實景情境化。
2.2教學方法多樣化
考慮到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課程的特點和難度,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生產現場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較好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但很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3課程評價方式側重實操性評估
單一的閉卷考試無法考察學生對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過程的掌握情況,無法辨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與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用人單位就業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基本上廢除了學期末一次性閉卷考試的考試模式,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1)理論+實訓考核方式。理論采用傳統的閉卷筆試,占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包括考勤、作業)占30%;實訓成績占30%。
(2)操作環節評估方式。學生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訓練后,模擬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某個作業,評估教師針對其演示的過程進行評估。
3.1基于碼頭“實景”的課程內容改革
該課程與其他學校同類課程相比,更注重集裝箱碼頭實際的作業素材與實際集裝箱碼頭管理系統軟硬件結合。在該課程內容設計中,調整為基于某集裝箱碼頭進出口業務,按照集裝箱碼頭的實際作業順序重新組織了課程內容,重新進行項目情境、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設計,借助校內集裝箱碼頭作業實訓室完成理實一體化教學,實現基于碼頭實景的課程改革,課程改革前后課程內容設計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課程改革前后課程內容設計變化一覽表
3.2基于“小組協作”授課模式及授課方法改革
《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推行基于集裝箱碼頭實景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學做一體教學改革,探索了基于“小組協作”的教學模式改革,并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方法,使課堂學習氛圍得到明顯改善。
(1)授課模式改革措施。基于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教學模式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過程中,小組組織討論,協作完成各項指定任務,并進行學習反思,形成學習閉環。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認知能力,不僅能提升學生實際崗位職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信息搜索和處理能力、表達和創新能力等職業遷移能力。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小組協作的教學模式改革
①探究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在該課程課堂教學中,在牽涉到一些知識點時,如講國際集裝箱標準尺寸,采用學生自主測量的方式,讓學生得出結論;再如講配載原則的時候,讓學生擺放積木,主動探索知識。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強。
②任務驅動教學法。該課程設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讓學生帶著真實的工作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工作任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的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提升職業能力。
③分組討論教學法。教師將班級劃分成幾個小組,在實施工作任務時,要求小組共同討論,形成小組共識,
(2)授課方法改革。改變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勤于動手,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效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并進行匯報,教師予以點評。通過小組討論教學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3.3基于“學習成果”的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課程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該課程采用“一個子項目,多個成果,多次考查;一個大項目,一次考核”的方式,成績按各項累加評定,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4.1強化課外演練平臺
(1)網絡平臺建設。構建課程資源共享網絡平臺,集成集裝箱碼頭作業實景視頻、圖片、單證資料、課程教學課件、課程整體設計及單元設計、課程標準等資源,學生可在線學習和查閱資料。
(2)課外開放集裝箱碼頭作業實訓室。新增“集裝箱碼頭作業實訓室”,通過模擬舟山某集裝箱碼頭信息環境和作業環境,圍繞集裝箱碼頭企業的三大部門、十九崗位進行實訓。采用實際集裝箱碼頭管理系統,與3D碼頭虛擬現實系統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實訓室內實現真實的集裝箱碼頭作業實訓。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在每次大項目完成后進行考核前,從上午8:15到晚上21:00,開放集裝箱碼頭作業實訓室。
4.2專兼結合的課程團隊師資建設
該課程教學與舟山某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緊密合作,教學素材均來自該碼頭實際作業。課程團隊共8名教師,5名專任教師,3名兼職教師。5名專任教師中,有3人次在舟山某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鍛煉,5人次參加了集裝箱碼頭作業系統軟件的培訓;3名兼職教師均來自舟山某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
對課堂實施效果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共發放60份,回收了56份,有效問卷52份。圖2就任務教學法接受程度、探究式教學法接受程度、小組協作接受程度、基于“學習成果”考核方式接受程度和課堂效果滿意度五個項目進行調查分析,表2為實施前后效果對比分析報告。

圖2 滿意度調查

表2 實施前后效果對比分析報告
[1]陳彧.《集裝箱碼頭操作實務》課程—任務驅動式教學實踐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
[2]涂建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集裝箱碼頭操作課程設計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
[3]梁驪楠.集裝箱碼頭與堆場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園,2014,(25).
[4]劉祥柏,劉銀芬.淺議“操作環節情境模擬”考核方式在《集裝箱碼頭業務管理》課程中的應用[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10,(1).
Practice of Teaching of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Course Based on Terminal Scenarios
Wang Guibin,Chen Yanli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Zhoushan 316021,China)
In this paper,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 course,we introduced the practical scenarios of the container terminal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nd then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curricular reform to the course.
terminal scenario;teaching practice;container terminal;activity operation
U695.22;G712
A
1005-152X(2016)06-0176-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6.040
2016-05-06
王貴斌(1973-),男,安徽安慶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港航物流;陳艷玲(1986-),女,湖北廣水人,助教,研究方向:港航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