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慶 廖繼超
論現代漢語中“可能”的詞類劃分
王 慶 廖繼超
關于“可能”的詞類,當代語法學界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種是副詞,一種是助動詞。本文分析了“可能”的語法功能,認為“可能”首先是“助動詞”,但它與其他助動詞的語法功能又有所不同,進而將之單獨列為“推測類助動詞”。
詞類劃分 可能 助動詞
目前,對“能夠、能、會、可以、可”的詞類劃分意見比較一致,都認為是助動詞(能愿動詞、情態助動詞)。而“可能”①的詞類劃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認為“可能”是副詞,持這種觀點的以《現代漢語八百詞》[1]、《現代漢語詞典》[2]為代表。另外一種是把“可能”劃為助動詞,與“能夠、能、會、可以、可”算作一類,持這種觀點以《現代漢語》(黃伯榮)、《現代漢語》(胡裕樹)、《現代漢語》(張斌)等為代表。本文將討論“可能”的語法功能及其詞類劃分問題。
(1)“可能”可以受程度副詞修飾,比如“很可能”、“不太可能”等等。
(2)存在三種否定形式:不~,~不V,~不~。即前否定,后否定和雙重否定?!耙欢ā焙汀翱赡堋笔且粚ζ郊壍膶α⑦壿嫺拍?,“一定”表示必然推測,“可能”表示不確定推測。它們的否定都有兩種:前否定和后否定(包括雙重否定)。前否定表示著這兩種推測的相互轉化,也就包含著性質的變化。比如:不可能去=一定不去,不可能不去=一定去;不一定去=可能不去,不一定不去=可能去。后否定是兩種推測內部的肯定或否定,肯定與否定不改變推測性質。比較如下:
(3)“可能”能修飾其他助動詞、動詞、形容詞。比如:①他可能唱歌,可能跳舞,可能朗誦詩歌。(對動作選擇的推測)②他可能能吃飯。(對吃飯能力的推測)③他可能愿意吃飯。(對吃飯意愿的推測)④他可能很積極,也可能不積極。(對主觀努力的推測)⑤他可能會吃飯。(對吃飯是否發生的推測) ⑥他可能正在吃飯。(對吃飯進行的推測)⑦他可能吃過飯了。(對吃飯結束的推測)⑧他愛人可能很勤勞。(對他愛人品質的推測)
(4)“可能”可以提到句首或者放到句末。比如:“可能,他已經走了。”“他已經走了,可能?!痹邳S伯榮等先生的歸納基礎上,筆者加入A和L的位置,列出動詞前的各成分:

B為“可能”常見位置,A和L為前置和后置位置。
(5)“可能”不能和動態助詞“了”搭配。像“他可能已經走了”,“他可能吃過飯了”這些句子中的“了”的搭配對象是動詞“走”和“吃”。如圖:

以上幾點語法特征中,第一點和第二點是與助動詞的整體語法共性相一致,而與副詞的語法共性相左的,比如:

從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到,副詞共有特征是不能受程度副詞修飾,只有后否定。助動詞則是能夠受程度副詞修飾,有三個否定形式?!翱赡堋痹谶@兩點上與助動詞的總體特征一致。
而第三、第四、第五點與副詞的總體特征一致,也與助動詞中中“表意愿”的意愿類一致。比如:
(1)其他助動詞只能修飾動詞、形容詞,不能修飾助動詞本身。以“能”和“應該”為例試比較:
他可能能吃飯?!?他應該能吃飯。 → 他也許能吃飯。
他可能愿意吃飯?!?他應該愿意吃飯。 → 他也許愿意吃飯。
他可能會吃飯?!?他應該會吃飯。 → 他也許會吃飯。
他可能正在吃飯?!?他應該正在吃飯。 → 他也許正在吃飯。
他可能吃過飯了。→ 他應該吃過飯了。 → 他也許吃過飯了。
他愛人可能很勤勞?!?他愛人應該很勤勞。 → 他愛人也許很勤勞。
(2)他可能不回來了。 → 他應該不會來了。 → 他也許不會來了。
可能,他不回來了。 → 應該,他不會來了。 → 也許,他不會來了。
他不回來了,可能。 → 他不會來了,應該。 → 他不會來了,也許。
(3)他可能已經走了。 → 他應該已經走了。 → 他也許已經走了。
所以,“可能”與助動詞的一致性要強于副詞,應該算作助動詞。雖然“一定”不能受程度副詞修飾,但是其他語法特征與“可能”一致,因此“可能”和“一定”應該屬于同類。
“可能”的第三、第四、第五個特征與助動詞中的意愿類語法特征一致,但是卻是“能、能夠、會、可以、可”所沒有的。以“能”為例比較如下:
(一)“能、能夠、會、可以、可”不能修飾其它助動詞
他可能能吃飯?!苣艹燥?。x
他可能愿意吃飯。→他能愿意吃飯。x
他可能很積極,也可能不積極?!芎芊e極,也能不積極。x
他可能會吃飯。→他能會吃飯。x
他可能正在吃飯?!苷诔燥?。x
他可能吃過飯了?!艹赃^飯了。x
他愛人可能很勤勞?!麗廴四芎芮趧凇
(二)“能、能夠、會、可以、可”不能提前或后置
他可能回來了?!芑貋砹?。√
可能,他可能回來了?!?,他回來了。x
他可能回來了,可能。→他回來了,能。x
(三)“能、能夠、會、可以、可”能夠與動態助詞了搭配,表示變化已經發生。而“可能”卻不能。試比較:
(1)他可能走了。(2)他能(可以、會、能夠)走了。
(1)句的“了”表示“走”已然,(2)句的“了”表示“能”已然。兩句的結構分別是:

張斌先生說:“助動詞一律不能帶賓語,不能重疊,不能帶時態助詞”是值得商榷的。[6]。助動詞的“可能”和“意愿”兩個小類都可以帶動態助詞“了”,表示情況的變化,比如:
他昨天不能走,今天可以走了。他昨天不能夠走,今天就能夠走了。
他那時不敢走,這時敢走了。他昨天還不愿意,今天就愿意了。
綜觀“可能”與“能、能夠、會、可以、可”的共性有兩條,這兩條是整個助動詞共有的;而他們的差異卻有三條。“同”說明它們同屬于一個大類,“異”說明它們不屬于一個小類。
另外,“可能”的語義可以指向任何一個句子成分,并產生不同的意義。比如“可能他買了三本書”這個句子就可能有三個意思:

上面三個句子我們可以用“可能是”來說明語義指向的不同,第一句我們可以濃縮為“可能是他”,第二句我們可以濃縮為“可能(是)買了”,第三句可以濃縮為“可能是書”。而“能夠、能、會、可以、可”語義只指向主語,表示主語滿足發出動作的條件。比如:“他能走”,“他會走”,“他可以走”。這三個句子可以濃縮為“他能”,“他會”,“他可以”。
以上四點差異說明了“可能”與“能夠、能、會、可以、可”在語法功能上的不同,宜把它獨立出來。
“可能”和“一定”表示推測,因此他倆單獨算作一個小類——推測助動詞。“能夠、能、會、可以、可”是對滿足動作發生的條件、趨勢的判斷或表態。比如:“他的腿好了,能走了”是對滿足“走”條件的正面判斷?!八粫砹恕笔菍λ皝怼壁厔莸姆穸ㄅ袛唷!澳憧梢宰吡恕蓖狻澳阕摺?。所以,“能夠、能、會、可以、可”算作一類,稱為“表充分條件”類。這樣,助動詞可以分為四類:
1、表推測:可能、一定
2、表充分:能夠、能、會、可以、可
3、表必要:要、應、應該、應當、該當
4、表意愿:肯、敢、要、愿
注釋:
①本文的“可能”專指表示不確定推測,相當于“或許,也許”的意思.
②注:標注方框表示重讀.
[1]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人文學院)
王慶(1975-),男,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現代漢語及方言研究;廖繼超(1967-),女,碩士研究生,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