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偉,黃楠楠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鄭州 450009)
2016年8月5日,鄭州市水果(葡萄、草莓等)產業體系協助鄭州市農委組織召開了2016年鄭州市葡萄產業發展研討會。鄭州市農委相關領導、鄭州市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鄭州市農科所、鄭州市園藝站相關人員、各縣(市、區)農委相關負責人及葡萄生產企業、合作社和規模生產農戶約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3個葡萄基地。首站為九如萬家葡萄莊園,位于滎陽市豫龍鎮毛寨村,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提供技術支持。園區有連棟大棚120畝,品種有夏黑、巨玫瑰、金手指、陽光玫瑰等。主要觀摩內容:(1)設施栽培技術:采用連棟大棚小棚架栽培,配套防蟲網、防鳥網,實現避雨、防蟲、防鳥功能,葡萄早熟 7~10 天。(2)土壤微生態修復技術:利用酵素菌對有機肥進行無害化處理,增加益生菌群數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狀。(3)水肥一體灌溉施肥技術:根據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生長季節水、肥需求,將灌溉水和有機水溶肥科學混配施用,并添加聚能肽提高親水保水能力,提高了肥料的吸收,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植株抗病抗逆性,調節平衡土壤酸堿值。(4)標準化花果管理技術:采用限產栽培,按標準進行花序整形,提高果實商品性。(5)根域限制栽培:葡萄兩側開100厘米深的定植溝,用塑料膜覆隔離,肥水管理定向進行,提高設施的利用率。(6)農業物聯網實時全程監控系統:整園實施了實時監控,對生產過程全程記錄,管理者和消費者均可登錄該系統查看園區生產境況,用于監督生產行為。
觀摩第二站為黃河富景生態園。該園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黃河灘區,占地1萬余畝,是一個現代化綜合性農業觀光示范園,其中葡萄種植面積800畝,品種有夏黑、碧香、巨玫瑰、陽光玫瑰等。觀摩主要內容:(1)休閑觀光采摘相結合的種植模式:園區以旅游業帶動采摘,使采摘銷售維持在較高的檔次,以采摘增加旅游的趣味性,是有示范性的觀光采摘銷售模式;(2)規模化露地栽培:富景生態園種植葡萄完全采取露地栽培,架式以雙十字V型架和小V型架為主,標準化的生產打造葡萄規模化生產的獨特形式;(3)夏黑花果調控展示:園區良好的調控措施使夏黑葡萄果粒大小一致,著色均勻。

九如萬家葡萄莊園觀摩現場

富景生態園觀摩現場

十方緣活葡萄基地觀摩現場

研討培訓現場
第三站是十方緣活葡萄基地。該園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石橋村北,占地面積1 500畝,其中葡萄面積300畝,園區生產管理上采取嚴格控產的管理方式,每畝限產1 250千克以內。園區特點:(1)規模化、標準化建園:園區葡萄全部采用鋼結構三角形V形架。園區內每公頃為一個小單元,苗木種植整齊,是標準化建園的典范;(2)標準化管理:園區修剪、抹芽、定梢、整形、花果管理等技術全部根據不同品種制定標準,實現標準化管理;(3)園區采用機械化生產,包括旋耕機、施藥機、割草機等,減少了用工量,提高了果園生產效率;(4)優良品種:園區葡萄品種多樣,有夏黑、紅巴拉多、黑巴拉多、美人指、巨玫瑰、醉金香、陽光玫瑰、金手指、A17、紅地球等20多個品種。在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情況下,合理的水肥條件下,果實品質極佳,達到了優質葡萄的要求。
鄭州市農委和鄭州市水果(葡萄、草莓等)產業技術體系聯合授予三家園區為“鄭州市水果(葡萄、草莓等)產業體系試驗示范基地”稱號。
下午,在豐樂農莊,鄭州市水果(葡萄、草莓等)產業體系首席專家陳錦永副研究員對國內外葡萄產業概況、鄭州市葡萄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進行了報告,針對鄭州市葡萄產業中存在的品種結構有待改良,質量品質差,標準化程度低,應急救災不足等問題,陳錦永提出了建議和解決方案。體系產業經濟團隊成員吳文瑩老師分析了葡萄市場行情,介紹了葡萄市場營銷現狀和營銷策略。河南省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張鷹副所長進行了葡萄栽培水肥一體化技術的介紹。農業保險公司的負責人介紹了農業保險相關知識。
最后,鄭州市政協副主席、農委副主任李新有同志作了總結發言。
此次研討會,加強了交流,總結了經驗,發揮了典型示范園的啟發借鑒、輻射帶動作用,為鄭州市葡萄產業發展拓展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