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萍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讓中國自身發展惠及周邊國家”,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周邊環境。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發展,沿邊地區作為貫通兩國的樞紐地位日益顯現,經濟貿易快速發展,人口流動加速,傳統保險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跨境保險應運而生。加之國家大力支持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提出云南省要積極開展雙邊及多邊跨境保險業務合作的內容,沿邊跨境保險的發展勢在必行。
二、跨境保險的內涵
跨境保險是國際保險理論體系中很少被研究但卻很重要的一部分,與跨國保險雖僅有一字之差,但在外延上有很大區別。跨國保險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或保險標的具有跨國因素的保險。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提出的跨境保險,在外延上與跨國保險有兩大區別。第一,“跨境”不代表“跨國”,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業務往來,如珠海橫琴“一張保單保兩地”模式,無論從政治上、地緣上還是學術上,我們都不能稱之為跨國保險,而可以稱為跨境保險。第二,跨國保險的業務范圍在一定條件內可以遍布全球任何國家,而“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跨境保險在地緣上會有一定的限制,如云南省開展沿邊跨境保險,境外無疑是能推動沿邊貿易發展的緬甸、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沿邊跨境保險主要研究出口信用保險、跨境人員意外傷害保險、跨境機動車輛保險、跨境貨物運輸保險、跨境工程保險、替代種植保險、跨境人民幣結算再保險業務。
三、云南省跨境保險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一)跨境保險境內外經濟基礎相對薄弱
云南深居內陸,地處中國大西南,受地理位置的約束,工業化相對中東部地區落后。經濟發展影響保險業的發展,2014年云南原保費收入375882.2萬元,在全國排名21位,保險業發展比較落后。而與云南省接壤的越南、緬甸、老撾三個國家,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從保險業發展水平來講,都相對比較落后。雖然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設有多個進出口口岸,但部分口岸基礎設施簡陋,并且由于經濟落后,存在人員配備不齊全、行政劃分不明、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等問題,諸如此類無疑加大了跨境保險的推進。因此,薄弱的經濟基礎為云南與接壤國家對接跨境保險帶來不便,影響跨境保險的推進。
(二)跨境保險境內外制度差異明顯
我國保險公司實現跨境經營,首先面對的是不同國家的制度。境外國家的制度環境與我國有很大的差異,會加劇跨境經營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誘發更多的交易成本,使得跨國經營的成本和風險超出了本國的范圍。地緣關系使得云南與境外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人文等制度都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出險時跨境保險的責任認定及損失確認不統一,不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穩定的跨境保險市場。如云南出境到緬甸境外的車輛須按緬甸的要求繳納保險費,但由于兩國關于機動車輛保險相關條款存在差異,在保險責任及保險費率上都存在差別,會出現保險責任不明晰,得不到應有的保險服務和保障現象。
(三)跨境保險人才儲備不足
“保險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保險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起著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云南省在推進跨境保險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個共性問題:缺乏懂保險專業知識又熟悉東南亞等過語言及法律法規的綜合性保險人才。一方面,云南地處邊陲,少數民族眾多,經濟欠發達,保險觀念落后,知識匱乏,人才引進困難,特別是跨境保險專業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既懂保險知識又懂東南亞語言和法律法規的綜合性保險人才,使得云南跨境保險的推進難度增加。兼具小語種和保險相關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嚴重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跨境保險業務的發展。
四、云南省發展跨境保險對策建議
(一)大力發展經濟,提高邊境居民保險意識
云南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抓住“一帶一路”發展契機,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貿易,增加邊境居民收入,促進保險需求。一方面,要加強基礎教育、推廣職業教育、力爭高等教育,堅持教育為先,提高居民的勞動素質,增強就業本領,提高經濟收入;另一方面,要不斷推進云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資源轉型,支持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對邊境城市,要提高集約發展水平,增強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構筑技術含量高、資源能耗低的新型產業結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增加邊境居民收入,提高邊境居民保險意識,刺激邊境居民保險需求,推動跨境保險發展。
(二)加強跨境保險政府間交流合作機制建設
跨境保險交流合作機制建立是降低各國制度差異、優化保險資源配置、降低保險公司交易成本,是實現保險產品全覆蓋的重要創新實踐舉措,推動云南跨境保險的發展。一方面,要大力構建會議、論壇等溝通渠道,加強境內外政府間的交流,實現點對點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支持鼓勵有條件的云南省境內保險公司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則,“走出去”在境外設立辦事處或分支機構,增加機構設置,提高保險服務能力,推動跨境保險進展。
(三)加強保險人才隊伍建設
“保險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保險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起著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跨境保險人才隊伍的建設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要拓寬視野,積極吸引各類人才,不僅要吸引國內的專業人才,更要吸引境外的優秀人才加入跨境保險隊伍中;另一方面,云南省跨境保險人才的培養要因地制宜,要面向高校。同時,對于保險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定向培養他們對小語種、跨境地區的法律法規、境內外文化習俗的學習,將保險知識靈活的運用于跨境保險中。
五、結論
跨境保險是順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理論與創新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促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十三五規劃開篇,進一步深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舉措。故而,依托云南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之東風,順勢而為、因地制宜、積極大膽地推動開展云南省跨境保險業務創新,具有重要實踐價值與理論意義。經過一年多的沿邊綜合金融改革試驗,云南省的跨境保險業務有了迅猛發展,但仍然有許多制約因素阻礙跨境保險的發展,尤其是險境內外制度差異嚴重制約云南跨境保險發展。因此,加強跨境保險政府間交流合作機制建設成為跨境保險的重中之重。唯有不斷解決這些制約因素,才能推動云南省跨境保險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才能發揮保險助推器、穩定器的作用,讓跨境保險為云南沿邊居民、企業的生活生產帶來更多保障,穩定社會發展,推動云南省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孟龍.論國際保險機構和保險集團跨國業務監管.保險研究[J].2003(6).
[2]董昭江.跨國保險的特征分析.保險研究[J].2005(3).
[3]邊立銘.國際保險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保險研究[J].2001(3).
[4]王穩.加強保險專業知識教育實施人才興業發展戰略.保險研究[J].2007(6).
[5]孫霄兵.中國教育發展與保險業的.保險研究[J].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