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麗+韓尚容+董茜
【摘要】本文利用我國2002年~2013年間相關省際面板數據分析了我國對外開放程度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通過回歸估計,得到如下結果:在全國范圍內,對對外開放的程度越大,城鄉收入差距就隨之縮小,這對單獨分析中、西部地區仍然成立;但在我國的東部地區,這種關系卻相反的。
【關鍵詞】對外開放程度 城鄉收入差距 面板數據 個體隨機效應模型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奮斗的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先是開放了沿海的四大經濟特區、后又免去了農業稅等,這對中國的城市和農村的發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人均純收入的2.6倍,到2013年,前者是后者的3倍,從大體上看,城鎮、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長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的擴大。本文分析地區進出口總額對地區總產值的貢獻度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二、數據和變量的選取
本文選取2002年~2013年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選取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各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地區總產值等指標。
本文將數據分為東、中、西三個地區進行分析比較,東部包括北京、天津等11個地區;中部包括山西、安徽等8個地區;西部包括四川、重慶等12個地區。
本文根據上文選取的數據確定了兩個變量,分別是:
(一)城鄉收入差距
本文沿用了過去學者們對城鎮收入差距的解釋方法。
(二)對外開放程度
下文我們將利用上述設定的變量分析對外開放程度度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并對各區域進行比較分析。
三、模型的建立
(一)模型類型的確定
對模型進行面板數據模型類型的確定,判斷回歸模型的類型,通過以下檢驗確定。
對模型進行回歸,并進行F檢驗,得結果如下表,知模型為非混合效應模型,則接下來通過H檢驗確定模型屬于個體固定效應,還是個體隨機效應。所得結果如下表,知模型為個體隨機效應模型。
(二)模型的估計
(三)東、中、西地區的比較分析
由于上文確定城鄉收入差距與對外開放程度之間的模型類型為個體隨機效應模型,下面對東、中、西地區的分析也將采用個體隨機效應模型。
對東部地區進行模型估計,可知在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程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并不顯著,即在東部地區,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是影響東部地區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影響因素。
根據上述對東、中、西三個地區的分析可分別得到它們的對外開放程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隨機效應,如表2所示。
四、結論
根據上述估計結果可以得出,全國范圍內,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與地區城鄉收入差距呈負相關,即隨著某地區對外開放的發展,該地區的城鄉收入差距將逐漸縮小;在東部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與城鄉收入差距之間的關系不顯著;在中、西部地區,隨著對外開放的政策的深入貫徹執行,城鄉收入差距將逐漸縮小,但是在西部城鄉差距的縮小幅度應該更大。
針對上述的現狀,各地區應貫徹執行我國對外開放政策,進一步強化政策的實施,通過完善關稅制度,加大對對外貿易的鼓勵;在東部地區,應該利用好自己沿海地區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其它地區的貿易往來;在中部,應加大開放程度,吸收借鑒東、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經驗和教訓,發展自己與國際其他地區貿易往來的獨特模式;在西部,應進一步加強與西亞、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等,并逐步開拓與其它地區的交流合作;可以通過建立與某國或某國的某一個城市或某幾個城市的合作共建,借鑒其發展農村和城市的方法,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以縮小城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