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饒
【摘要】當前,面臨我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國實行供給側改革。傳統的城市商業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特別是網絡第三方支付和手機移動支付等平臺對城市商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但是,也為城商行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通過分析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城商行所面臨的問題與制約其轉型的因素,提出城商行轉型與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城商行 經濟新常態 轉型與發展
一、引言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經濟“中高速”增長,全新的融資渠道對傳統銀行尤其區域性。經濟增速放緩、央行對銀行間的監管力度加強、利率市場化的初步形成、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爆發,都成為城商行發展面對的全新問題。總體經濟環境和央行政策導向對城商行的發展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城商行應根據金融新業態,明確自身市場定位,緊隨同行業發展趨勢,加強自我創新才能提高城商行的市場競爭力。
二、城商行面臨的問題
(一)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發展方式有待改變
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除了傳統商業銀行的同業競爭之外還包括新興的金融產品如貨幣市場基金和P2P等全新的理財模式。創新金融產品的收益率遠高于傳統的銀行存款利率,并且具有交易簡單、贖回靈活的特點,因此大量的銀行存款流出傳統銀行成為必然。城商行以往高速增長的態勢將難以為繼,盈利增長放緩也將變為“常態”。一方面,城商行的盈利多與地方經濟的增長相掛鉤,同時,城商行盈利的減少也與地方企業的發展停滯有密切關系。另一方面,經濟增速的放緩導致銀行結構轉型成為必然。傳統的粗放式高速的經濟增長已不再匹配當代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要求,以外延式規模擴張為主高速發展方式有待轉變。在多重約束下,城商行追求資本快速擴張已經成為歷史,結構調整制度化、產品創新化、盈利能力增長高效化成為新趨勢。
(二)風險控制壓力顯現
在經濟下行和結構改革的宏觀背景下,全國銀行的壞賬率多有上升。但是,相比較于大型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不良率增速較緩。城商行在前期出現的高度規模擴張和跨區域發展,在金融經濟下行期間導致潛在風險的顯現。首先,城商行高速的發展來自其效仿已經成熟的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所以其創新能力、產品開發能力、信貸能力相對比較落后,這也導致城商行缺乏相應的風險控管能力。其次,城商行獨有的依賴區域經濟的特點使其受到區域經濟的影響,因此,城商行的區域性金融風險較大。
三、限制城商行轉型的影響因素
(一)城商行自身結構制度
城商行屬于地方性企業,企業最大的目的為了盈利。近幾年來,經營狀況良好的城商行大多已經申請上市,股權結構基本穩定。但是在其股本實際結構中,城商行的大股東多由省域內地方政府控制,只有較少部分流通股由普通投資者持有,因此,其股權集中度較高。由地方政府控制的股本結構穩定性較高,但是缺乏活力,所以其放貸和授信的企業大多有政策性背景。高穩定性的股本結構限制了城商行的發展思路,難以滿足企業真正的融資需求。城商行難以改善的股本結構限制其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實行職業經理人和股權激勵制度等現代企業結構管理制度才能改善其穩定性過高的股本結構。
(二)人才問題阻礙城商行發展
現代的企業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城商行在最近幾年有井噴式發展,但是其與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相比,在日常經營業務上還有很大差距,其基本原因是人才的匱乏。尤其是高級和專門金融人才不足導致了產品發展滯后化,在省域內具有一定市場份額,一旦跨區域發展并不具備比較優勢。如何招攬人才成為城商行可以在產品創新,經營管理,服務質量上能否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培養上,外資銀行具有出國帶薪學習,跨省、跨區域學習等優越的培訓機會,同時具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對于銀行自身員工具有較大吸引力。同時,職業的穩定性和社會地位也比城商行更具誘惑。城商行在人才培養,人才管理上都不具備同等條件下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實力。
四、城商行發展與轉型的對策與建議
(一)結合自身優勢,加強信息化建設
在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進程中,管理者需要明確其在該區域內的市場定位,圍繞其發展環境,確定發展目標。一方面是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包括人才儲備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等。同時可以通過上市的方式完成融資,降低銀行不良和借款成本,并通過公開披露信息提高銀行聲譽,為儲戶所認可,充分發揮城商行自身優勢業務。另一方面是從制度和技術的角度加強對信息的收集與管理,通過利用互聯網提高對信息安全的維護,建立信息處理的系統化制度。建全與完善電子化信息系統,幫助了解客戶的需求并做出進一步的跟進。防止出現在競爭中因為信息反應不及時帶來的客戶流失的問題。
(二)深化改革自身做起,實現全面服務實體經濟
圍繞落實中央“五大任務”,推動業務轉型升級,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優化金融服務。支持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對長期虧損,失去清償債務能力的企業,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項目,支持化解過剩產能。同時,城商行大多具有當地政府政策支持,屬于地方性質國企??梢宰鳛樯罨胤絿蟾母锏膸ь^人,鼓勵城商行去行政化;按照市場方式合理確定高管薪酬,建立長期激勵制度,實施銀行高管和員工共同持股的管理模式;建立稅收福利政策,配合股權激勵制度,促進薪酬結構優化調整。
(三)城商行之間同業合作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條件下,要想確保業務的穩定、多源、持續、發展,就要避免固步自封、閉關鎖國的做法,要加強與當地有實力的大型股份制銀行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建設區域內金融產業共贏的布局。一是業務推進與國家政策保持步調一致,要注意與個人和企業客戶之間專項業務的協調、與其他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合作、與其他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協同發展。二是要發揮城商行在當地有政府政策性支持的優勢條件,與當地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尤其在幫助當地居民解決日常生活繳費等問題,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個性化服務。三是創新化經營,大力拓展業務范圍。通過與當地聲譽較好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相關的理財產品,不僅提高產品可信性,降低違約風險,同時由城商行總行發行方便當地居民購買;與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減少貸款手續,縮短放款時間,為客戶融資帶來便利條件;多牌照經營,逐步建立窗口代賣基金和保險業務,增加表外業務收入。加強與同業之間,與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創新型業務與綜合性業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蔚.互聯網金融對城市商業銀行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5.06
[2]趙尚梅,杜華東,車亞斌.城市商業銀行股權結構與績效關系及作用機制研究[J].財貿經濟,2012(7)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