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軍
摘 要:學校科技教育是對學生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基本技能和情感的教育。從有渠道,多途徑助推科技活動;有陣地,全方位提升科學素養;有表彰,促學生爭當科技之星等三個方面,研究打造“三有”宣傳特色營造濃厚科技氛圍。
關鍵詞:科技教育;科學素養;“三有”之路;科技氛圍;特色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8-0033-01
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及動手能力的提高,是科技教育的主要目標。近幾年,學校加大科技教育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走出一條“三有”之路,即有渠道、有陣地、有表彰,使科技教育在師生和家長心中生根、發芽、結果。本文對此進行相關研究。
一、有渠道,多途徑助推科技活動
最早的時候,開展科技活動主要有兩種宣傳途徑:一是科學和信息課教師提前跟有興趣、有特長的同學打招呼,讓他們報名參加。這種宣傳途徑針對性強,但宣傳面不夠廣,大部分學生可能不知道有此項科技活動。二是通過校會和隊活動課告知學生,請有興趣的同學積極參加。這樣的方式宣傳面廣,但有些學生一轉眼就會忘記,針對性不強。后來,把這兩種宣傳方法有機結合,取長補短。盡管如此,還是覺得宣傳形式不夠生動活潑,更重要的是宣傳覆蓋不到家長那里。為此,學校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一是增強科技教育宣傳的靈活性,讓更多的學生對科技活動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拓寬更多的溝通途徑,讓更多的家長也能積極和孩子們一起參加科技活動;三是通過更多的平臺,讓科技活動的過程和成果鮮活地展現在師生和家長面前。現在,學校在開展科技活動前通過雛鷹廣播站、宣傳展板、隊活動課等方式進行科技活動宣傳,同時通過校訊通和“致家長的一封信”的方式向家長進行宣傳。活動過程中,在學校門口的LED大屏幕中滾動播放學生的活動照片與視頻,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感受到活動的精彩。活動結束后,還通過校園網和校報《星星河》向更多的人介紹活動開展情況和成果。這樣,學校在孩子們心中成功地播下科技的種子,此后的每一天都可以成為精彩的科技節。
二、有陣地,全方位提升科學素養
學校以前有兩個科技宣傳陣地,一個是科技宣傳欄,定期把前一階段開展的科技活動展示到宣傳欄上,美中不足的是內容有點滯后,一個學期更新宣傳欄的次數也不可能太多;另一個是微笑科普書吧,喜歡科技活動的學生每到課間和放學,總聚集在微笑書吧一起閱讀科普讀物,形成良好的科技氛圍。這兩個科技教育宣傳陣地都很好地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但學校覺得科技宣傳陣地還不夠,功能也比較單一,而且互動性也不強。為此,學校決定再建設一些操作性強的科技宣傳陣地,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科技沖擊力。現在,學校開辟了四個科技教育陣地:科技宣傳欄、微笑科普書吧、紅領巾生態園和科技長廊。下面重點介紹一下紅領巾生態園和科技長廊。學校綠化面積較大,校園內種滿許多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紅領巾生態園就是依托這種資源建造的。生態園內不僅有很多植物,還有假山和瀑布,在這里小鳥歡歌、小魚暢游,還吸引很多昆蟲在這里安家,紅領巾生態園成為開展校園觀察活動(觀鳥、觀植物、觀昆蟲)最好的地方。科技長廊由三個部分組成:體驗區、作品展示區、科普天地。體驗區中擺設著磁力線陣、和自己握手等操作性很強的科技互動儀器,學生對其愛不釋手。在作品展示區中展示的都是學生自己的作品,定期更換,學生都為自己的作品能被放到那里而自豪。科技長廊迅速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喜歡的“二小十景”之一。
三、有表彰,促學生爭當科技之星
之前每次開展科技活動后,都在校會上對獲獎情況進行表彰。但總感覺這種簡單的頒獎儀式不能令獲獎的同學有種難忘的感覺,也不能很好地激發臺下同學積極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為此,學校很想為同學們策劃一個難忘的頒獎儀式。在2014年科技節活動結束后,學校邀請在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走過紅地毯,登上頒獎臺,全體觀禮的師生都為他們獻上最熱烈的掌聲。每一個上臺的孩子,都能獲得一枚由校領導頒發的“二小科技之星”的胸章,參加好幾項活動的孩子胸前掛滿胸章,讓其他同學羨慕不已。在頒獎儀式上給孩子們頒發的“科普大禮包”也別出心裁,比如獲得觀鳥比賽獎項的學生送他們鳥類立體拼圖、獲得小實驗家比賽獎項的送給他們科學家撲克。獲得重大獎項的學生,還有機會在科技長廊的“名人堂”中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的頒獎儀式,能夠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
四、結束語
學校科技教育是對學生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基本技能和情感的教育。近年來,在“三有”宣傳模式的推動下,科技教育活動現已成為學校的品牌。如今,校園內處處顯現濃厚的科技氛圍,學生踴躍參加科技活動,唯恐落后,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全情投入。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點燃學生心中“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星星之火,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增強了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鐘燕.特色學校:教育發展的內涵突破[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
[2]黎敏.開展小學科技活動之我見[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02).
[3]邵洪平.從國際視野審視中小學科技教育發展[J].中國教育學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