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教學資源庫的開發和建設,是中職課程改革、教學實施進行到一定階段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本文以《網站建設綜合實訓》為例,從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意義、研究、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網站建設實訓 資源庫建設 實踐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041-03
一、教學資源研究現狀
中職教學資源庫的開發和建設,是中職課程改革、教學實施進行到一定階段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既是課程、教材改革嘗試推進的需要,也是教師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需要。現代化的網絡技術發展成熟而迅猛,為資源庫的建設與運用提供了可行的現實條件,但已有的職教資源與實際使用的需要不匹配。故此建設實用的、優質的、個性化的課程教學資源庫,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上述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實現現代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在推薦現代化教育的進程中,我國對教育信息化的推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正因為教育信息化中信息資源的建設處于很重要的地位,使得資源庫的有關研究發展迅速;尤其教育部已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為了建設各類的精品課程,更要依賴于信息技術和資源庫,以此更能體現出教學的有效性。而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思想、教學方法、手段等正在初步改革,在其中充分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和管理,很多課程都開發了資源庫,將對應的教案、教學大綱、習題、實驗指導、錄像、微課等共享,并鼓勵同行、老師也將自己的操作錄像、授課視頻、講課課件等上傳,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帶動課程發展和專業的建設。
二、《網站建設綜合實訓》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采用的網站建設課程的教材都是針對網站及網頁的自學者,大部分只是針對網頁制作軟件的基本操作,沒有更多的實例提供參考,更沒有相對應的教學資源庫。由于中職生的自學能力較差,他們需要不斷的模仿、借鑒,在“做中學,學中做”,才能夠在熟練掌握操作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如果脫離了教材的基本實例而沒有進一步的拓展,又缺乏教師的引導,他們就會停滯不前。
三、建設課程資源庫的意義
建設一個《網站建設綜合實訓》課程的資源庫,教師能輕易的采用貼近項目式的素材,學生也能通過模仿、借鑒并進行創新,在培訓中體現出“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氛圍,實現從學校向職場過渡的功能。建立該課程資源庫具有以下的意義:
1.教學資源庫中包含豐富的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案例等,教師可隨時選取與利用,滿足教學需要;減輕重復勞動,提高教學效率。
2.教學資源庫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在課堂上,學生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課后可以自由地復習,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推動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資源庫的建設豐富了教師教學資源的來源和擴充,使教學方法更加新穎、教學手段更加先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
四、《網站建設綜合實訓》資源庫建設的實踐探索
將本課程作為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核心課程,打造成具有中職教育特色、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手段靈活多樣、具有適用性、在中職中專類院校中具有示范和輻射推廣作用的實用性課程。研究和建設的資源庫應根據企業的項目結合教學建立配套的教學資源庫。
(一)該課題的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對計算機專業網站建設崗位進行調查,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以此作為教學內容改革的依據。
2.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文獻,對項目式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理論研究,奠定教學方法改革的理論基礎。
3.實驗法:以學校2015級的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技術專業學生作為試點,將開發好的教學資源庫用于教學實踐,并在真正教學實踐環節中不斷進行修改、完善。
(二)教學項目的配套教學資源庫
為了使企業項目貼近教學,應通過調查分析《網站建設綜合實訓》崗位職責,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并將工作任務根據工作流程轉化為教學項目,建立教學資源庫,并通過學生參與的試講、評審、修改、再試、再評,不斷改革和完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最終形成可供其他教師模仿和實踐的教學資源。以工作流程為導向,將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歸納為教學項目,并配套有對應的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應包括教學設計(教案)、多媒體課件、案例庫、拓展訓練、學生工作頁、教學錄像、教學文獻資源、教學素材、教學微課等。
以工作流程為導向,將工作任務歸納為以下十個教學項目,每個教學項目都配套有對應的教學資源庫,如下表示。
(三)教學資源庫的制作方案
1.出版本課程教材
本課程將網頁設計與制作視為一個整體項目過程,打破傳統網頁教學的條塊界限,按照網站建設與網頁設計制作的實際項目過程作為課程教學主線,將各個項目整合成一本適合中職學校使用的教材。
2.教學設計(教案)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設計。
3.多媒體課件
課程每一個教學項目都配備有多媒體課件,采用信息化手段制作豐富的PPT,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案例庫
網頁設計是一門設計課程,針對設計課程特點,收集大量高質量的設計作品,通過大量的案例欣賞,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為設計、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5.拓展訓練
每個項目都配套有拓展訓練,讓學生學習完課程后,進行項目拓展,鞏固技能。
6.教學錄像
將典型課例進行錄像,為其他教師教學提供重要參考資源。
7.教學文獻資源
教學文獻資源包含的范圍比較廣,主要為一些積累的經驗材料源,如教學文檔(教學大綱、授課計劃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研究論文、教學小結、教材、參考文獻等資料,方便教師查閱和參考。
8.教學素材
包括圖片、聲音、動畫素材(Flash演示等)、部分實踐操作演示的視頻文件等。
9.教學微課
將課程中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供學生反復觀摩、借鑒學習。
10.學生工作頁
每一個教學項目都配套有學生工作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根據工作頁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四)教學資源庫支撐平臺的開發
設計與開發教學資源庫支撐平臺,使之可以將所有的教學資源放到網絡平臺上,供教師和學生下載教學,如下圖所示。
(五)教學實踐應用的教學方法
傳統設計課程教學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演示法、講授法,強調的是操作步驟的講解和訓練,導致培養的學生思維狹隘,畢業后多從事一線的操作工作。本課程綜合實訓所采用的組織形式是企業常見的勞動組織方式,教學方法應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核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采用參與式、互動式、體驗式等行為導向的現代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方法上嘗試采用德國最新的教學方法“引導文”教學法,結合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進行。
1.“引導文”教學法
是一個面向實踐操作、全面整體的教學方法,通過此方法學生可對一個復雜的工作流程策劃和操作。學生獨立制定計劃、執行工作并對成果進行檢查。在引導文教學中,強調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
2.情境教學法
可以通過企業真實的項目需求,模擬公司工作流程,讓學生置身工作情景當中,扮演公司職員等角色,對項目進行分析、實施、評估,通過完成項目要求達到教學目標。
3.項目式教學法
通過一個完整的“項目”進行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通過項目需求,由老師指導學生制定項目工作計劃、步驟、程序和分工實施,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最后由學生和教師對項目工作結果進行評價,師生共同討論、評判工作中問題的解決方法。
五、資源庫建設解決的教學問題
1.按照網站開發與建設崗位技能要求,將兩年所學網頁與網站類課程進行整合,在校集中進行綜合性、系統性訓練,以小組形式完成網站的開發任務,既能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又能應對未來企業的需要和工作要求。
2.仿真實際網站開發的工作流程,提供綜合性、系統性的“實戰訓練”所配套的項目資源,教學資源庫中包含豐富的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案例、微課等,教師能輕易的采用貼近項目式的素材,學生也能不停的模仿、借鑒并進行創新,實現從學校向職場過渡的功能。
六、本資源庫建設的特色
(一)體現了內容上的創新
本資源庫的將網站綜合實訓視為一個整體項目過程,打破傳統網站實訓教學的條塊界限,根據企業真實的項目按照網站構建的實際項目過程作為課程教學主線,將各個項目整合成可供學生查閱、模仿、借鑒的資源庫。
(二)體現了較強的實踐性
本項目研究以仿真實際網站開發的工作流程為主,課程組織體現出公司工作組織方式,貼近企業需要,因此從內容、組織方式、研究過程均體現出較強的、鮮明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劉信平.基于校園網的校本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
[2]嚴水冬,王雱.對校本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0)
[3]王麗,曲維峰.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資源庫的研究[J].福建電腦,2016(4)
[4]劉艷華.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知識文庫,2016(8)
[5]謝晨芳.三明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6(9)
【作者簡介】黃家寧(1980— ),男,籍貫廣西橫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現為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中級講師,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師。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