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高中新生在英語詞匯拼讀、拼寫和記憶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自然拼讀法在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語音過關訓練中的應用,引導學生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快速掌握英語單詞中的“音形對應關系”,努力實現“聽音能寫,看形能讀”,使他們獲得有效閱讀的能力。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 初高中英語銜接 詞匯拼讀訓練 音標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139-03
當前,很多高一新生在英語詞匯拼讀、拼寫和記憶方面存在極大困難,原因是不懂音標。而高中入學銜接課,英語老師往往需要給學生再復習一遍音標,但音標復習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依然要通過模仿和依靠視覺信息死記硬背單詞中的字母序列。然而,高中英語詞匯量劇增,死記詞匯序列難免變成各種亂碼,結果給進一步的聽說讀寫都造成極大的阻礙。在初高中英語銜接課中運用英語自然拼讀法,可以有效引導不會音標、有拼讀困難的學生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快速掌握英語單詞中的“音形對應關系”,努力實現“聽音能寫,看形能讀”,使他們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脫出來,獲得有效閱讀的能力,為終身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自然拼讀法概述
自然拼讀法(Phonics)也譯為字母拼音法、直接拼讀法,它主要教授英文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間的對應關系,是指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可以根據英文字母在單詞里的發音規律把這個單詞念出來的一種方法。在英語母語國家的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孩子們從三歲起就開始接受自然拼音法的教學,是初學閱讀的必修課程。小朋友通過直接認識字母及字母組合與其所代表的發音,當再次看到該字母或字母組合時,就能夠自然地反應出如何發音,聽到發音也能夠直覺地反應出如何拼寫。
適當的自然拼讀教學,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直接教授母語閱讀的方法。美國學者Adams(1990)在Phonics Instruction for the Nineties 里指出,出現在初級閱讀材料中的詞匯,其語音和字母間的對應關系相當穩定。孩子通常能從出現頻率最高的37個音組中,拼出大約500個最常使用的詞匯。在初級英語中70%的單詞在拼讀時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一旦掌握了這種發音規則,就不必去翻查字典而能夠順利地將單詞讀出,可以很快學會拼讀不認識的單詞,提前進入閱讀領域,使英語學習變得簡單、快樂、有趣。
英語自然拼讀有近90組字母和字母組合,分為輔音、復合單音輔音、短元音、長元音、“r”音節元音五類,其中部分字母和組合有多種發音,重復出現在不同的發音行列里,因此共有127組。和漢語拼音63組字母和組合相比,這個數目并不大,而且這些字母和組合就是構成單詞的音和形的全部元件,記住了就是一勞永逸。
綜上所述,英語自然拼讀實際上就相當于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中的“讀音規則”,只是因為它比音標教學要繁雜很多,絕大部分的老師選擇忽略甚至自己都沒有注意過。
二、英語語音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的優越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語音教學一直是通過“國際音標”這一工具來實現的,認為學會音標就學會了拼讀,只要學生學完26個字母和48個音標,就解決拼讀的問題了。實際上,音標并不是英語拼讀教學的必需。英語單詞本身就表音,根本不需要用另外的符號來給其注明讀音,我們會看到漢語的初級讀物是注音的,但英文讀物原文從來沒有帶過音標。由于不了解“英語是拼音文字”這個特質,很多人想當然地把“漢語需要借助拼音來標音”這種學習模式套用到英語上,使英語拼讀教學走了彎路。
用學習漢語的方法學習英文,其結果是音形脫節,單詞拼讀與單詞拼寫相分離,沒有把兩者有機地聯系起來。中文的方塊字基本上代表“語意”而非“語音”,每個字的讀音學習者幾乎是靠記誦的方式死背下來,因此習慣漢語思維的中國學生學英文背單詞時,往往無法自行領悟出字母與拼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將字母視為與發音毫無關系的符號,習慣沿用學習方塊字的方式,把每個英文單詞死記硬背,甚至連音標也背下來了,徒然增加記憶負擔。
基于以上英語語音教學存在的問題,在英語語音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具有以下優勢:
(一)漢語拼音對英語拼讀的正遷移作用。英文與漢語拼音都源于拉丁文,拼讀在方法上其實同出一宗。首先,相似的拼讀邏輯。英文的輔音相當于漢語拼音的聲母,元音相當于韻母,漢語聲韻相拼的方法和英文的輔音、元音相拼的方法是一樣的。漢語拼音都是每個字只有一個聲韻相拼,相當于英文的一個音節。英文的單詞有單音節、雙音節和多音節詞。雙音節和多音節詞拆分開來就是兩個或多個單音節,各音節的音連起來讀就是了。例如badminton,拆成bad\ min \ton三節,沒學過英文的孩子用漢語拼音的方法來讀這個詞都不會差太遠,聽起來可能有點印度口音而已。其次,都需要字母組合判斷和音節劃分能力。自然拼讀需要學生能把單詞解碼,例如“China”分成“Chi-na”兩個音節,其中“Chi”又分成字母組合“ch”和“i”。學漢語拼音,必須記住單個字母或字母組合有各自的表音功能。例如,拼音“ca”和“chang”,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ca” 的聲母是“c”韻母是“a”;而“chang”的聲母是字母組合“ch”,韻母也是字母組合“ang”,他們絕不會產生把五個字母分開讀的滑稽念頭。基于此,我們可以不客氣地說,如果學生看到英語單詞就條件反射逐個念字母,那他的壞習慣是英語老師養成的。根據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因為拼讀方法的高度相似性,我國學生熟練的漢語拼音技巧經過正確誘導,很可能對英語自然拼讀學習產生良好的正遷移作用。
(二)提高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效率。教學實踐研究發現,自然拼讀法是任何年齡、任何學生學習單詞最快、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學生只要掌握了單詞中字母的發音, 學習單詞就再也不用靠模仿來記住單詞的發音,可以做到見詞可讀;了解了英語拼寫和讀音之間的關系,即可利用這些規律記住單詞的拼寫,做到聽音可寫。這種教學法的實效性,符合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同樣適合于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初學者。即使從來都沒有學過英語的人通過學習和訓練,直接認識字母及字母組合與其所代表的發音,當再次看到該字母或字母組合時,就能夠自然地反應出如何發音,聽到發音也能夠直覺地反應出如何拼寫。實現了“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英語學習者,攻克了語音第一關,毋庸置疑更可能成為自信的閱讀者和傾聽者。
三、自然拼讀法在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語音過關訓練中的應用
高一新生來到新的環境,在最初的一周里,求知欲會達到一個峰值,而且他們有一定的詞匯量,這兩個特點非常有利于自然拼讀教學的實施。但是,自然拼讀法規則繁多,在一兩周內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英語教師只需要提煉出最核心部分,讓學生有框架性的意識和能力就可以了。筆者在通讀了葆青老師的《實用英語語音》后,參考國內外自然拼讀教學教程,認為可以通過五次課的時間來實施自然拼讀教學。
(一)第一次課:字母本音和拼讀音訓練。第一次課的英語自然拼讀學習動員一旦做好,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激發,學習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準備單音節詞,例如pad,tip,mug,beg,put等。鼓勵學生用漢語拼音法拼讀,準確度會達到60%左右,激發學生信心,進入26個字母本音和拼讀音的學習。
英文字母有兩個屬性:一是Letter 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二是Letter Sound(字母的發音)。我們有目的地把a,e,i,o,u五個元音字母抽出來,元音和輔音分開強化。輔音里和漢語拼音發音部位差別比較大有g,h,l,m,n,q,r,w,x,z,需要細心地一一引導,例如m雙唇緊閉而n要雙唇打開;發r不僅要卷舌,還要收緊的雙頰;發z要做s的口型,并使發音部位震動,等等。這一環節十分鐘就順利完成了。26個字母在單詞里的讀音就叫拼讀音(Letter Sound)。這個部分的教學至關重要,培養英語初學者建立起字母和讀音之間的聯系,是拼讀教學真正意義的第一步。
在初學階段,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拼讀規則事無巨細地教給學生,26個字母的拼讀音大多固定,但如五個元音字母a,e,i,o,u在開音節里的讀音和閉音節里的就不一樣;又如c,g和y三個字母在不同的字母前會發不同的音。首選該字母最常發的音,即元音字母發閉音節里的音/? ? ? ? ? /,c發/ k /,g發/ g /,y發/ i /。其他16個字母中b,d,f,h,j,k,l,m,n,p,s,t,v,w的發音部位和漢語拼音是一樣的;q發/ k/,r也發卷舌音,但要同時收緊雙頰;x發/ ks/;z要做/ s /的口型,發音時發音部位要震動。
(二)第二次課:輔音組合作詞首或詞尾的單詞拼讀。首先拼讀按“單輔音+單元音+單輔音”形式構成的單詞。例如dog,cat,six等,是英語單詞拼讀訓練的最基礎部分,開始培養解構詞首、詞中、詞尾的能力。漢語拼音除了前鼻音和后鼻音,其他的韻母都沒有輔音詞尾,但提醒學生要注意觀察單詞的詞尾后,他們念的時候都會在詞尾加上輔音,聽的時候也可以輕松判斷。視頻播放學生很熟悉的漢語拼音拼法“S—am—Sam”,聲母“S”,韻母“am”拼得Sam。接下來的步驟學生完全可以無師自通,P—am—Pam迅速跟讀,dad,sad,fat,cat,map等等都一次拼讀成功。有趣的是,不跟視頻拼讀,給出新的單詞的時候,學生們更自然地先拼詞首和詞中,后加詞尾。例如,pat,他們會直接拼p—a—pa,然后加上t。這符合我們從左到右的視覺習慣,速度更快。接下來給a,e,i,o,u分別加上不同的詞首和詞尾。PPT里隨機出現不同輔音當詞首或詞尾,要求見到什么拼什么。例如s和 x,放到每一個元音字母前后,組成sax,sex,six,sox,sux,拼好了換詞首成f,fax,fex,fix,fox,fux,再換詞尾成g,fag,feg,fig,fog,fug,如此循環反復,學生熟悉了單輔音字母作詞首和詞尾的直接拼讀,出現什么拼什么,做到“見形讀音”,然后嘗試聽音寫詞,聽到什么寫什么。
(三)第三次課:元音組合的拼讀。本節課要認識各種元音組合,學會分辨開音節和閉音節,熟練-r音節和-re音節。
開音節是指一個元音字母加一個輔音字母再加不發音的e組成的音節,元音字母發本音,例如like,face,mote,cute。
a,e,i,o,u各自和r組合成ar,er,ir,or,ur。ar發“啊”,or發“哦”,其他三個都發“額”,美式發音碰到r 字母舌尖要加卷。
同樣,-re音節里a,e,i,o,u各自和re組合成are,ere,ire,ore,ure。這五個音節的記憶要利用開音節的發音特點,除are外,基本上是元音字母加卷舌的“額”。另外,要學生注意看r后邊有沒有e,因為-r音節和-re音節的發音差別很大。
此外,還有混合元音字母組合。元音字母組合和輔音字母組合的數量相比并不多,但幾乎每一個都會發兩個甚至三個音,所以是學生的記憶薄弱環節,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克服困難。把這些組合簡單分成四組:ea,ee,oo;ay,ai,oy,oi,ey,ei;oa,ou,ow,aw,au,al;ear,eer,oor;sure,ture,sion,tion。
據課堂效果看,有意識地先把這些組合放在固定的單詞里邊,反復讓學生拼讀,發兩個音的詞就給兩個例詞,例如tea,bread;show,cow;tear,earth等。直到學生非常熟練這些單詞后,才開始做詞首和詞尾的替換練習,逐漸掌握這些組合的發音。
(四)第四次課:雙音節詞的拼讀。劃分音節是自然拼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拆分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拼讀的正確性。
“一輔一元一音節,元音開頭當一節;若兩輔音非組合,一前一后分果果。”先告訴學生正如漢語拼音“一聲一韻一個字”,英語是“一輔一元一音節”,再進行音節拆分示范。例如magic→ma/gic,again→a/gain,often→of/ten。把鋪墊做足,像father,sister,lady和women之類的單詞拆分會是百發百中。
拆分之后是拼讀。首先鼓勵學生觀察拆出來的音節,第一節基本上都是閉音節,第二節看尾巴,是什么音節就讀什么音。接下來要告訴學生注意重音,雙音節詞的重音有的在第一個音節,有的在第二個音節。關于重音并不需要講太多的規則和原理,同一個詞,把重音標在第一音節讀一遍,第二音節讀一遍,進行對比。
(五)第五次課:三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的拼讀。實際上,會拆分雙音節詞,就會拆分三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哪怕八個音節也難不倒。但拼讀需要另外記一些知識。三音節詞重音的落點有三個,多音節詞一般會在倒數第三個音節上。
至此,集中學習階段結束,之后還需要遵照遺忘規律做及時的復習和鞏固練習。
綜上,初高中銜接是高中每一個學科的關鍵起點,英語學科要從詞匯拼讀和記憶突破。對沒學會音標而引起拼讀困難的學生,老師可以另辟蹊徑引導,運用英語自然拼讀法,給學生重新出發的機會,使他們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脫出來。英語自然拼讀法可以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快速掌握英語單詞中的“音形對應關系”,以期學有所得,真正實現“聽音能寫,看形能讀”,獲得有效閱讀的能力,為終身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花.英語拼讀教學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2]劉曉爽.直拼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3]柳欣.漢語拼音在英語語音教學中正負遷移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4]高敏.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5)
[5]梁燕葵,蒙雅娜,英語國際音標和自然拼讀的比較[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院報,2011(5)
【作者簡介】黃海藍(1975— ),女,壯族,廣西巴馬人,廣西師范學院同等學力教育碩士,廣西河池市第二高級中學教師,中學一級教師。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