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文
新三板市場空間足夠大,加上契合了視頻內容這一投資熱點,且有良好的運營數據,是倪鴻獲得投資方認可的原因
與大多數媒體人一樣,倪鴻是一個特別能折騰、不安分的人。在電視媒體還算風光的時候,他就隱約覺得傳統媒體現有盈利模式的局限性,遂辭去深圳廣電集團娛樂中心運營負責人的職位。
在做起“硬件+軟件”的影像視覺項目的同時,他創辦了深圳媒體人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深圳媒體發展研究會,把在深圳的3000余名媒體人聚到一個平臺,提供公益的媒體講座等線下活動。
在為媒體人提供服務的同時,倪鴻也見證了這兩年創業成功的媒體人,并從他們身上獲得啟發。而絕大多數媒體人,還是選擇了與“老本行”相關的內容創業,這也是他們與別的群體相比最大的優勢。
在新媒體內容創業最火的2014年、2015年,倪鴻開始旁觀和籌劃。當大家都在說內容創業風口已過的2016年,倪鴻以3分鐘短視頻的形式切入到新三板市場,做新三板領域垂直新媒體“新三板指南”, 3個月積累了6萬粉絲的運營數據。2016年年初,倪鴻的團隊拿到天河投資領投的500萬天使投資。
在新三板新媒體領域,已經有3-5家在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微信公眾號。“新三板指南”則主要以視頻的方式服務新三板公司、主辦券商和想要投資新三板的投資機構。
“首個新三板原創視頻新媒體”
方向備受資本青睞
“與其他新三板新媒體的區別主要在內容的形式上。我們將新三板指南定位為首個新三板短視頻新媒體,視頻時長3分鐘左右,目前多為人物訪談。現在也開始嘗試動畫講解,下一步將嘗試更有趣的電影混剪。”倪鴻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
倪鴻當初選擇新三板這個領域,是因為關注到新三板近兩年來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活躍度,“大量中小企業選擇新三板掛牌,它們需要專業的垂直媒體和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已達8920家,總市值突破3.4萬億元,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公司掛牌。
新三板市場空間足夠大,加上契合了視頻內容這一投資熱點,且有良好的運營數據,是倪鴻獲得投資方認可的原因。
“在深圳廣電工作期間,我參與了中國音樂金鐘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閉幕式、年代秀等大型活動和欄目,在大型活動節目策劃和視頻制造上擁有比較多的經驗。同時,我們團隊的創意導演參與過多部電影的制作和拍攝,我們有能力在新三板領域,制作具有故事性和內容價值的短片。”倪鴻認為這是自己最大的優勢。
“我一開始就想到要找一個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把所有的資源都用到這個擅長的事情上,專注于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倪鴻表示。
選定一個小的切入口,然后扎進去,也是投資人提倡的創業方式。知名投資人朱嘯虎在一次活動上建議說,“你是早期的創業者,你沒有很多資源,你必須找一個非常小的切入點切進去,大的命題都是BAT做的,早期創業者沒有資源去做這些事情,你必須在大市場里找到一個很不起眼的點切進去,這才是你的機會,然后像一根針一樣深深地扎進去,這才能站得住腳。”
快速獲得現金流是寒冬下的
生存法則
比起其他幾個新三板領域創業項目上千萬的天使輪融資,倪鴻和他的團隊獲得的天使金額并不太多,但談定投資的時候,倪鴻并沒有過多的猶豫,“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能拿到錢就先拿著,不要太去考慮估值這些東西,有資金把團隊建起來,把項目運作起來是第一步。”
從拿到投資到現在已過去半年,這半年里,倪鴻遇到了很多困難。首先是內容團隊的組建,既懂財經又懂新媒體的媒體人難找,比起北上廣,深圳的財經媒體人資源較少,“很多都是從北京邀請過來的。”
目前,團隊的兩個合伙人,主要負責內容和市場運營,分別在《南方都市報》和《證券時報》擁有超過15年以上的專業媒體經驗,其中有一位合伙人曾創立和運營過多個百萬級粉絲大號。
此外,新媒體粉絲增長乏力。“2015年3月-5月,是新三板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時期,到現在,垂直號的粉絲增長已經非常緩慢。”
在這種情況下,倪鴻決定在內容團隊的擴張和投入上縮減,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可獲得現金流的業務上,“內容團隊基本搭好之后,我們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快速獲取現金流上。按照目前團隊每月的固定開支,我們拿到的錢還能堅持一兩年,但是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這筆錢,要早日實現團隊的自我造血。”
按照倪鴻的商業計劃,第一步的盈利模式,以整合營銷傳播服務為主,為新三板企業提供品牌傳播、市場推廣、活動定制化的服務。經過3個月的市場調研和走訪,推廣主營業務,獲得市場關注是所有新三板企業的普遍需求。
“傳播和推廣是我們團隊最擅長的領域,我們在這方面也有幾年的經驗積累。近3個月,我們走訪了幾百家新三板企業,已產生了很多實際的需求。接下來,將進入到執行的環節,預計到10月份,公司賬面就能有進賬。”倪鴻表示。
在做擅長和相對簡單的業務的同時,倪鴻也在和有金融機構背景的合伙人籌劃,如何為擬掛牌新三板和已掛牌新三板的公司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我們從一開始,沒融資前,擬定的商業計劃都是要靠團隊來實現公司正常的經營。天使基金也好,我們正在談的下一輪資金也好,外部的資本永遠都是錦上添花的事,不能過度依賴。”倪鴻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