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敏
由于掛牌企業相繼出現財務造假,中泰證券被質疑盡職調查失察,股轉系統多次要求其自查
今年是當之無愧的“最嚴監管年”,證監會對于券商以及上市公司的違規處罰越發嚴厲。
上半年,興業證券、西南證券、中德證券相繼因為投行承薦IPO財務違規被禁承銷業務,最新的案例是中泰證券受到處罰。
9月6日,中泰證券稱,公司因涉嫌違反證券期貨相關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不過對于調查原因,中泰證券并未說明?!锻顿Y者報》記者向中泰證券求證,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無可以對外披露的信息,一切以公告為主。
一位接近中泰證券的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中泰證券被調查,主要是因為新三板業務出現了問題。如果確實如此,中泰證券將成為首家因新三板問題被公開通知立案調查的券商。
從地方券商起步
中泰證券前身為齊魯證券,2015年9月正式更名,并改制為股份公司。更名改制的背后,是中泰證券欲從地方券商挺進全國綜合類券商,目前公司正在沖擊IPO。
據了解,中泰證券新三板業務負責人為王磊,雖然是一位女性,但是風格激進的特點并不輸男性。有媒體報道稱,王磊最早供職于山東省天同證券,在天同證券出現巨虧之后,由同屬山東省國資旗下的齊魯證券出面接管,王磊就此轉職,并在2011年籌備成立齊魯證券場外市場部,并一直負責該項業務至今。
齊魯證券新三板業務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場外市場部成立的第三年,部門才扭虧為盈。不過憑借人才和項目儲備等先發優勢,中泰證券在新三板市場上,得以嶄露頭角,并迅速躋身行業前列。
以掛牌家數為例,中泰證券掛牌404家企業,排名第三;以股份總量來看,中泰證券承銷的股份為245億股。在定增融資項目承銷方面,中泰承銷的企業數量排第二,僅此于申萬宏源,排名第三的是廣發證券。
做市業務方面,廣州證券居首,其次為中泰證券、興業證券、申萬宏源。若是從按照進入創新層的920家企業來說,各家券商新三板做市能力一目了然。其中,中泰證券做市的企業中進入創新層的最多,為152家。據了解,做市的企業進入創新層的超過100家的僅有11家券商。
從上述各項業務來看,中泰證券綜合實力在新三板市場中可以排進前三。有新三板做市業務的負責人稱,券商做市股票進入創新層比例越高,說明券商對優質企業的判斷能力更高,投資回報率、股票安全性更高。
中泰證券公司也非常重視新三板業務,在招股說明書中強調,“新三板掛牌推薦業務的發展較快,財務顧問業務收入增長迅速。” 未來還將“持續強化股權、債權融資業務,大力發展并購重組業務,鞏固并強化已具市場優勢地位的新三板業務,有效探索結構融資等新興業務領域”。
在人才投入上中泰證券也花費大力氣。截至2015年9月30日,中泰證券新三板專職業務團隊90余人,其中包括96名注冊會計師,50名律師,團隊中碩士、博士學歷人員占60%以上。
新三板業務接連受處罰
由于行業的野蠻高速發展,券商難免會出現各種弊端。中泰證券也不是第一次接到股轉系統的監管書了。上半年,中泰證券就被罰達到3次,國泰君安、長城證券、申萬宏源被罰的次數也差不多。
9月2日,股轉系統又對中泰證券采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原因是其對聯科股份(831458)的違規事實未能審慎、恰當地發表意見,沒有盡到勤勉盡責。當日,因未對關聯交易和對外擔保情況做出及時披露,聯科股份被股轉系統采取了出具警示函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而作為聯科股份的主辦券商,中泰證券也被牽涉其中。
記者注意到,在8月31日由股轉系統發布的《關于暫停未披露2016年半年度報告掛牌公司股票轉讓的公告》中, 43家公司股票被暫停轉讓。其中,由中泰證券擔任主辦券商的ST鑫秋、昌盛日電,因未能發布2016年半年報,位于被暫停轉讓股票的公司之列。
其中,ST鑫秋(832268)因財務造假的問題已被監管部門調查。其主辦券商中泰證券在該公司上市之前,對其財務造假問題沒有發現任何疑點,之后在問題浮出水面之后,也未能督促公司發布公告向投資者揭示風險,都是沒有盡職的表現。
主要影響做市業務
按照現行《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規定,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因保薦業務涉嫌違法違規處于立案調查期間的,中國證監會暫不受理該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
中泰證券保薦的在會或準備遞交申請審核的項目都將被暫停受理。截至9月1日,中泰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IPO排隊企業共有21家。其中,亞振加劇與杭州集智機電已通過發審會。5家企業處于已反饋狀態,13家IPO已獲受理,有1家處于預先披露更新狀態。此外,13家企業的輔導備案登記已接受受理。中泰證券自身IPO也在排隊中,其自身IPO進程難免將受到影響。
不過上述接近中泰證券的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調查原因源自新三板做市業務,與投行業務關系不大。
根據介紹,做市業務是公司作為做市商以自由資金、股票與投資者進行二級市場交易的業務,屬于自營業務范疇,因此不會影響投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