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花


摘 要: 完形填空一直在高考英語試卷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項檢測考生的綜合英語能力的題型。作者通過研讀2011至2016年高考英語新課標全國卷1中的完形填空題,提煉出近6年完形填空的命題特點,從而嘗試對高中英語學習提出備考建議。
關鍵詞: 完形填空 新課標全國卷 命題特點 備考建議
一、引言
完形填空(Close)是高考英語的必考題型之一,旨在測試考生利用已知信息恢復不完整語言材料的自然傾向強度,目的在于測試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何閩娥,2014)。該題型難度大、區分度高,但命題和答題有其內在的規律。福建省自2004年開始英語科的自主命題,2016年改用全國卷,這是12年后的回歸。為了尋找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的解題錦囊,更好地適應全國卷命題,本文將主要以2011-2016年全國卷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為語料,分析該題型的命題特點,探究此類題型的解題策略和技巧,從而嘗試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有益的備考建議。
二、命題特點
(一)題材體現真實性和教育性。
高考完形填空的題材體現了真實性。所謂“真實性”,是指特定測試任務的特征與目標語使用語境中任務特征的一致性程度,即考生在考試中涉及的任務是他們日常學習、生活中較為熟悉甚至有親身經歷的話題(董曼霞,2014)。這樣,大多數考生讀起文章來具有真實感,容易進入狀態,也容易激發考生的閱讀興趣。如2014年完形填空文章(議論文)通過一系列實例論證無論是對于兒童還是退休老人,各種形式的活動一旦成為常規的時候,往往就會使人產生厭倦而中途放棄。這一現象,考生基本都親身經歷過。2013年的幫助有困難的人的話題更是平時生活中大家聽過、看過、做過的事情。而2012年的完形填空文章(說明文)說明了身勢語比言辭更有效,特別是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這一點,考生也是耳熟能詳的,在高中人教版Book4,Unit4中甚至有一模一樣的話題。
高考完形填空的題材體現了教育性。所謂的“教育性”是指把考查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目的與思想、情感啟迪融合在一起。這樣,既達到了檢測的目的,又發人深省。例如2016年完形填空文章說的是一名貨運司機Larry在送貨返回的路上,看到一輛翻到路上且起火的車時,勇敢果斷,熱情施救,挽救了被困司機的生命。這篇文章針對當前社會人情冷漠的現象,號召大家要樂于助人,用愛的光芒溫暖社會。同樣的,2015年的完形填空講述作者和孩子們幫助一個失去工作的陌生男子的故事,他們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甜蜜感(sweet taste),命題者的意圖在于詮釋“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諦。而2013年完形填空是記敘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一次團體活動(group activity),旨在讓健康人理解和關愛身邊的殘疾人。由此可見,全國卷完形填空文章在選材上把傳播正能量作為主導方向。
(二)實詞為主,虛詞為輔。
英語詞匯包括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數詞,虛詞包括冠詞、連詞、介詞(高考完形填空基本不涉及數詞和冠詞的考查,故不對這兩類詞進行分析。)(林斌,2015)。以下是2011-2016年全國卷Ⅰ完形填空考點詞類分布情況。
表1 2011-2016年全國卷Ⅰ完形填空考點詞類分布(單位:題)
從表1數據來看,這6年的完形填空對實詞考查的比重都很大。試題考點多設實詞是因為實詞可以在意義上進行更多的考查,檢測考生對篇章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考試的效度(董曼霞,汪順玉,徐建,2015)。另外,依據上表可知,對于虛詞的考查除了2012年一題代詞和2016年的三題連詞外,其余年份均全部考查實詞,尤其偏愛考名詞和動詞。完形填空適當涉及虛詞既有利于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可通過虛詞調節考題難度,增加完形填空的區分度(奚翠華,2011)。
(三)重視熟詞生義。
全國卷高考命題人非常重視對常用詞匯較生僻意義的考查,這一點可以從這6年的完形填空中看出。很多考生因不懂這些熟詞的“新含義”而出現思維堵塞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考生對題干乃至全文的正確理解,給他們造成了不應有的失分。2016年全國卷Ⅰ完形填空考查了3個熟詞生義。
考例1(41):
One morning in 2009,Larry was 41 along 165 north after delivering to one of his customers.
A.walking B.touring C.travelling D.rushing
解析:該題由于Larry是運貨司機又是在送貨歸來的途中,因此排除A,沒選C的考生是因為覺得travelling是“旅行”的意思,而忽視了生義“行進”。
考例2(46):
One more look and he noticed flames shooting out from under the 46 vehicle.
A.used B.disabled C.removed D.abandoned
解析:上文已經交代這輛車upside down,肯定是disabled,考生不敢選B的原因在于認為disabled只能修飾人“殘疾的”,卻忽略了它的生義“有缺陷的”。
考例3(52):
They told her to stay 52 until the emergency personnel arrived,...
A.quiet B.still C.away D.calm
解析:由下文的“should not move”可知是告訴女司機不要動。考生對still作副詞的詞義“仍然”很熟悉,但往往忽略它作形容詞時的生義“靜止不動的”。該詞的生義在2006年全國高考完形填空第36題也考查了。
此外,2015年完形填空的第48題考查了low用于詞組be low on sth.中的生義“缺乏的,含……量低的”。2014年完形47題中passing interest表示“消逝的興趣”,而不是“經過的興趣”。2013年完形37題adopt a disability表示“接受殘疾”而非“收養殘疾”。而2012年36題考查了louder的生義“更有說服力”,2011年37題考查marched into不是“行軍”,而是“大踏步走進”的生義。
(四)突出語篇,強調語境。
盧惠龍認為,在高考命題淡化語法、重視語境信息的大趨勢下,完形填空的設題遵循“突出語篇、強調語境”的原則,朝著把握語篇、上下文語境聯系的命題方向發展(盧惠龍,2014)。設空詞匯重點在意義上的干擾,把語言知識融進語境中,設題重心從以往偏向純語法、詞匯的考查轉向于對上下文語境的把握上和對語篇的整體理解上。重點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信息轉換等超出語言知識以外的語用能力,要求考生立足語篇,根據上下文的前后提示、行文的邏輯脈絡進行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斷。這從對2011-2016完形填空的考點層次的分析可以看出。
考點層次從低到高可以分為單詞層次、詞組層次、句子層次、語篇層次(陳曉扣)。其中單詞層次最簡單,只需看單詞就知道答案,高考一般不涉及該層次。詞組層次通過看空缺前、后的詞便能決定填什么;句子層次指根據句內提供的情景與信息決定應填寫的詞;語篇層次指從句際或語篇層次上確定要填寫的詞,Mauranen認為,考點層次越高,要求的信息量或受試的能力越高,其難度相對也越大(Mauranen 1988)。
表2 2011-2016年高考英語全國卷1完形填空考點層次分布(單位:題)
表2數據顯示,整體來看,全國卷1高考完形填空題注重對語篇層次的考查,絕大多數篇章(除2011年)對語篇層次的考查都至少超過55%,平均高達61.7%;其次是句子層次,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詞組層次。尤其最近兩年2015和2016年,對語篇層次的考查比例跟前幾年相比有明顯遞增趨勢,分別占總比例的80%和75%。這完全凸顯完形填空測試題“突出語篇,強調語境”的命題風格。
三、備考建議
通過對2011-2016新課標全國高考卷1完形填空的分析,筆者嘗試對高中英語學習提出以下備考建議:
(一)廣泛閱讀各種題材的文章。
由于完形填空的選材一般出自于原版英文,文中往往滲透著西方國家的文化、風俗等,因此考生平時可以通過廣泛閱讀來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閱讀的題材既可以是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哲理文章、科普知識,又可以是風俗習慣、節日文化、名人故事,甚至身邊小事。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和風俗習慣有助于考生更順暢地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
(二)夯實語言基本功。
高考完形填空題考查的是考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靈活運用語言需要夯實語言基本功,這是英語學習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學習中要狠抓基礎不放松。基礎知識包括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其中,詞匯量的多少與運用語言能力的強弱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平時學習和高考備考中,要關注核心詞匯,即高考中重點考查的詞(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對重點詞匯一定要牢牢記憶、深入理解并正確使用。
(三)積累熟詞生義。
完形填空考查以單詞為主,短語為輔,那么提高考生的詞匯理解能力對于完形填空的解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對于一詞多義的單詞,只挑選自己熟悉的意思記憶,對單詞的其他含義完全不熟悉。因此,平時學習中,考生不僅要熟悉詞匯的基本含義,更要在具體的語境中認識和掌握詞匯的特殊用法。此外,只有平時多積累一詞多義和習慣搭配,加深對地道表達方式的印象,才能準確排除干擾,提高答題正確率。
(四)培養語篇意識。
完形填空題考査的重點是在準確理解語篇的基礎上根據前后提示信息選出最佳答案,那么在解題時就必須注意研究語境,把握語篇。王煜認為該題型是形式上的完整性被命題者蓄意“破壞”,語義上的聯系被人為“割斷”。完形既表現為“形”的恢復,又表現為“意”的還原(王煜)。要想做到考試時準確把握語篇,有賴于平時多培養語感。考生應多欣賞、朗讀、背誦經典英文或者高考卷中優秀的文章,尤其是完形填空文章,由此感受語言的地道和優美,體會文章的語境。另外,平時在完形填空訓練時,養成不完全依賴選項的習慣,可以嘗試把完形填空當成語法填空來訓練,旨在培養語篇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何閩娥.高考完形填空命題特點及解題技巧探究.英語教師,2014.
[2]董曼霞.高考英語全國卷完形填空篇章特點與考點效度研究,2014.
[3]林斌.2012-2015年高考英語新課標全國卷1與福建卷完形填空比較分析和教學建議.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
[4]董曼霞,汪順玉,徐建.重慶市高考英語完形填空歷時分析與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
[5]奚翠華.英語測試中影響完形填空難度因素的實證研究.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4).
[6]盧惠龍.從語篇語境的角度提高學生的完形填空能力——以近五年福建省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為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
[7]陳曉扣.論英語測試完形填空試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3)72-75.
[8]Mauranen,A.The semantic cloze:an approach to testing EFL reading[R].Paper presented at TESOL,convention,Chicago,March,1988.
[9]王煜.語篇特征視角下的完形填空解題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