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東
近年來,歷史學業水平測試選擇題注重結合歷史學科的主干知識創設新情境、新問題,考查學生依據掌握的歷史知識獨立地分析、理解、判斷、推理、遷移、歸納概況等方面的能力,這就使選擇題的考查功能成為全方位多層次考查學生能力的重要題型。
選擇題在歷史學業水平測試中約占有50%的分值,擔負著除文字表達之外歷史學科能力要求的考查任務。在備考過程中,掌握選擇題的特點和解題思路,顯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就如何解答歷史選擇題談談意見,以供同學們在復習中參考。
一、概念型選擇題
概念型選擇題是指對歷史基本概念進行闡釋的選擇題,主要考查對歷史概念的再認再現和理解闡釋能力,要求準確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并對其內在規律和本質屬性進行準確把握,題干中常見的提示語有“內容是”“標志是”“性質是”“特點是”“最準確的理解是”等。這類題的命題多數會在備選項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換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等。
這類題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題干概念類,即題干提供一個概念,選項提供與概念相關的四個闡釋,要求從中找出一個最符合提供概念的闡釋;二是選項概念類,即題干提供某種現象的闡釋,選項提供四個概念,要求從中找出符合題干闡釋的概念;三是隱形概念類,即題干和選項均不出現概念,但解題時需要運用歷史概念。
二、結論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1.題型解讀
結論型選擇題也稱論證分析型選擇題,是從非選擇題中的論證題發展演變而來的,這類題型有兩種形式:一是題干一般為教材中未出現的歷史結論,選項為所學史實,需要判斷論證史實是否符合題干結論;二是題干為簡略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備選項是依據這些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得出的結論,需要分析判斷選項的結論是否符合題干反映的信息。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特別是運用基本歷史理論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故難度較大。
2.解答技巧
結論型選擇題解答一般可分為三步進行:
(1)通過對題干歷史結論或史實的理解,聯系遷移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2)通讀題干,分清楚歷史結論或史實的時代背景,遷移相關的人物或事件進行分析判斷。
(3)分析各備選項的內涵及其題干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解答這類題目一般采取史論結合分析法、具體特征分析法等。
(1)史論結合分析法:應用于以具體的歷史事件設計的命題,如某重大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觀原因、主觀原因、重大影響等,根據試題的內容,聯系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進行分析,通過將具體的史實同基本理論相結合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最佳選項,即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
(2)具體特征分析法:應用于考查基本歷史理論的命題,或者某一階段、歷史時期社會特征的命題,做題時要聯系具體的歷史事件和現象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得出能體現歷史發展趨勢的規律性內容,即用史實證明結論。
三、因果關系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1.題型解讀
因果關系型選擇題即為考查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原因和結果的選擇題。此類題的基本結構大致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題干列出了某一歷史結果,備選項中列出原因,在試題中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原因是”“目的”“是為了”“是因為”等,而在考查原因時多進行細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歷史原因”“主觀原因”等;二是題干列出的是歷史原因,備選項列出的是結果,試題中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影響”“結果”等。
2.解答技巧
解答因果關系型選擇題時需注意如下幾點:
(1)要正確理解有關概念的含義,如原因方面要區別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間接原因、歷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要注意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響歷史發展的各種因素。
(3)在做題時要準確把握題干與備選項之間的邏輯關系,弄清二者之間誰是因誰是果。
(4)解答此類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時間順序的方法判斷因果關系,前者一定是因。②運用基本理論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觀存在決定主觀意識,那么客觀存在就是因,主觀意識是果。類似的還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利用這些基本理論就可以較為容易地做出判斷。
四、推理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推理類選擇題是指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題目往往涉及一些規律性問題,考生通過對歷史規律的掌握,分析具有同類性質的歷史現象。
解答這類試題可采用推演法,通過必要的推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律、邏輯關系等。因此,考生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律并掌握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