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瑜
一、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性
公共文化服務指的是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部門向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制度和系統。公共文化服務不具有盈利性和競爭性,均等化是其最顯著的特點和最核心的理念,要求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基本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群眾需求相適應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是建立現代公共文化體系必然的趨勢和要求,2015年潮州市制訂了《潮州市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讓全市人民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
(一)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步伐。
1.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網絡文化需求,遵循“公益性、便利性、基本性、均等性”的原則,通過互聯網,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免費、便利、內容健康的文化信息資源。截至2015年年底,潮州已實現全市鎮、村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全覆蓋。
2.加強各級館、站建設。我市已建成市級公共圖書館1個,縣級圖書館3個,其中只有饒平縣圖書館為二級館,余者均為三級館;建成市級文化館1個,縣級館3個;建成市級公共博物館1個,縣館僅饒平一個。按照《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精神,目前我市各級館站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
3.加快多廳數字影院建設。根據省的部署和要求,潮州市著力加快多廳數字電影院的建設,目前已建成并營業的多廳數字電影院共9家,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建設任務。
(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1.提升農家書屋工程。目前,我市共建成農家書屋911個,已覆蓋全市893個行政村。為加強農家書屋的管理工作,對全市911家農家書屋(含社區書屋)管理員進行系統培訓,并組織編寫農家書屋管理員手冊,建立農家書屋管理檔案,利用全市圖書館資源建立農家書屋流通書庫。
2.穩步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自2011年始,市級財政以每場50元進行補助,縣、區財政增加每場50元對農村電影放映給予補助,并撥款增購放映設備、增加放映場次補貼,提高放映的覆蓋率。
3.全面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至2010年,已完成全市行政村、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2014年,全市153個自然村,5157戶“戶戶通”工程安裝完畢并通過省級驗收。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活動。
依托各級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如音樂會、潮樂大賽、文藝巡游、書畫作品展等多種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走親”和“我們的中國夢”等主題文化活動,在基層群眾中提高公共文化的感染力。
二、潮州市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存在的不足
近年來,潮州市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市在公共文化均等化問題上還存在不足,亟待解決。
(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整體薄弱,空間布局不均衡。
我市公共文化建設相對薄弱,以圖書館建設為例,按照國際圖聯標準,在每1.5平方公里范圍內應設置一所公共圖書館,平均每兩萬人口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為兩冊。我市現有人口268.8萬人,僅有公共圖書館4個,平均為67.2萬人擁有1所圖書館,遠遠落后于國際標準要求。基層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滯后更帶來深層次的問題,大部分基層農村的文化生活較單一,一些群眾將求神拜佛、打牌賭博作為主要娛樂方式,文化形勢嚴峻。市級大型文化節慶活動多數在市區舉行,如青龍廟會、文藝巡游和一些大型文藝表演都是在市區進行,基層農村尤其是偏遠鄉鎮的人民群眾參與或享受這些文化活動,必須付出比城市居民高得多的綜合成本,也就很難受惠于公共文化的發展成果。
(二)公共文化建設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務未能有效落實。
近年來,潮州市對公共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從總量、所占比例和增長速度方面看都有大幅提升,但相對于實現公共文化的服務均等化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引進社會資金參與公共文化事業的體制尚未完善,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所要面臨的法律、稅收制度設計還沒明晰。基層政府由于財政經費緊張,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普遍削減,甚至沒有將常規的公共文化活動經費列入預算中。對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設施,缺少管理、維護和運行經費,沒有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作用。
(三)基層黨政領導重視不足,相關績效評估機制尚未建立。
我市對公共文化均等化的績效評估機制未有效建立,雖然在國家層面已出臺《國家基本文化服務項目指導標準(2015-2020)》,對各級政府就向人民群眾提供的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和硬件設施條件、人員配務等作出明確規定。但潮州市尚未在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本地區的實施標準,更未形成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
(四)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我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缺少文藝創作、展演、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鄉鎮文化工作者很多都要兼任鄉鎮其他部門多項工作,人員借用現象突出。村鎮中愛好文化活動的人不少,但是很難找到專業的文藝人才和帶頭開展文化活動的組織者。
三、推進潮州市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建議
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針對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一)切實轉變觀念,進一步增強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
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一是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劃,結合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發改、財政、建設、教育、民政、文化、體育、廣電等部門協作,各區、縣政府配合,對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行科系統規劃。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各級黨委政府工作考核中的比重。建議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考核單列,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工作綜合考評和領導干部年終述職考評的依據之一。
(二)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規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機制。
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有的實踐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總結經驗,通過制度進行固化。同時,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財政投入機制、運行保障機制、人員培訓機制和服務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盡快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三)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常運行。
一是將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維護、運行經費,活動經費、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經常性預算,將圖書館、農家書屋圖書、報刊購買經費納入各級財政經常性預算。二是出臺優惠政策,引入民間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廣大群眾享受的方式,解決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相對不足、文化產業發展緩慢的問題。
(四)加強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人力保障。
各區縣要及時配齊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加大專業文化人才在文化人才隊伍中的比例,通過出臺政策,吸引優秀文化人才投身基層公共文化事業,并通過培訓,提高基層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要落實鄉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責任制,逐步解決綜合文化站人員專干不專的問題。
(五)完善服務,豐富內容,充分發揮文化陣地的作用。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硬件建設任務已經完成80%,2016年將基本完成建設任務。今后,工作重心要轉移到豐富文化內容、提升文化服務、加強文化管理上,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內容和服務管理提上議事日程。要管好、用好現有文化設施,解決好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六)整合資源,綜合利用基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此外,鄉鎮和村級各種網絡工程建設應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并網建設,充分發揮設施作用,避免重復建設。當前市信息化領導小組牽頭實施的農村信息化體系建設工程,在推進鄉鎮和村級的信息服務站點建設時,應以現有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站點(遠程黨員教育網絡鄉鎮和村級站點)為平臺,共享網絡設施,避免重復建設和增大運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