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成軍

摘 要:信息技術是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一門新學科,信息資源與生活資源息息相關,將生活與信息技術學科鏈接起來是對課堂教學內質與處延兩者的最好結合。從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出發,對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學習素材
作為來自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信息技術,是離開生活世界就無法存活的一門新型學科。可以說,信息技術是學生未來在這個世界生存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怎樣將信息技術與生活鏈接起來,讓學生通過學習真正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實用價值,從而改變他們頭腦中“信息技術就是會用電腦和網絡”的狹隘認識。筆者認為,將生活背景有效地引入課堂,讓他們認識到通過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樣學會在生活中如何讓自己所學發揮其最大能量,這對學生身心發展非常重要。本文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對“生活化”課堂的構建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讓生活走進課堂
1.將日常生活引入課堂
生活本身會給信息技術課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包括學生日常的家庭生活、學習生活,也包括教師熟悉的教學生活,以及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生活等等,這些生活實際都可以被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讓學生在一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信息技術的領悟能力。如講到“Excel”中用函數和公式進行數據分析的功能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課前先了解自己家庭一個月內的收支情況,形成表格,然后在課上創建一個“我來當家”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將數據填寫到Excel表格中,用函數與公式將自己搜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分析出自己日常的開支以及家庭目前的經濟狀況。生活實踐賦予了枯燥的計算教學以活力和樂趣,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與信息技術之間的緊密聯系。
2.將生活經驗引入課堂
其實,很多中學生自身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如果能夠靈活運用于學習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地“調動”起自己寶貴的生活經驗,將那些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抽象的、理解困難的知識變得簡單起來。如在學習如何建立“文件和文件夾”時,文件夾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一級文件夾中還會包含很多其他文件夾或者是文件?學生針對這樣抽象的內容感到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這時教師讓學生想象:如果此時同學們都在上早操,你的家長有急事來找你,怎樣才能夠從眾多的人群中很快地找到你呢?學生紛紛說:“可以按班級找,也可以按年級找,還可以讓班主任找!”“不錯,在計算機里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文件,為了方便很快找到他們,我們需要將信息分開了進行保存,而保存信息的形式有文件和文件夾。”最后,再通過一張“信息概念與生活事物”的對照表,讓學生直觀地來理解知識:
二、從課堂延伸到生活
1.借助信息技術,實踐生活
學與用之間的“橋梁”是通過什么來架設的?是不斷的實踐與再實踐。所以教師不但要將生活之源引入課堂,同樣還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中去,要引導學生養成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引導他們學會將知識實踐于生活之中,從而感知知識的真正魅力。如用“Word”為每個學生制作一個獨具個性的名片,為自己所在的班級制作一張宣傳海報,給父母準備一張漂亮的賀卡,為學校的宣傳櫥窗設計一個好看的背景;用“Frontpage”做一個個人專屬網站;還可以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學校的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更加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鞏固知識,熟練技術。如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為學校設計一個出游計劃,計劃中要有具體的路線編排和行程安排,同時還要用圖片、視頻等對景點進行簡要介紹。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統計大多數人的每日飲食,對數據經過統計與分析后,為同學們提出合理飲食的意見和建議,給每個人發一張健康食譜。這些實踐活動,都會很好地改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很好地調動起他們運用技術改變生活的積極性,顯然這種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2.依托信息技術,體驗生活
要讓學生依托信息技術體驗到科技改變生活的作用與意義,強化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與決心。如在學習“PowerPoint”制作幻燈片時,就鼓勵學生爭當“小記者”,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資料與素材,制作成幻燈片在課上進行演示,還可以配以現場的新聞播報。這種角色扮演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思維,讓課堂變得富有生氣和新鮮感,學生體驗到了如何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感覺到了一個新聞編輯者想要創造出優秀作品,就要有強大的知識與技術作為后盾,這無疑增強了他們崇尚知識,探索科學的信念。而通過“畫圖軟件”讓學生進行古代人物臉譜設計的體驗,在畫輪廓、填色彩、打印、制作臉譜面具,一直到戴著面具到現場進行表演的這一系列過程,都讓學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自信與快樂,讓他們深深地認識到,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對“生活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失去了生活的教育,學校、書本都會成為“死教育”“死學校”和“死書本”,任何一門學科脫離了生活這個“大課堂”,都將失去教育最本質的意義。所以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寓生活于教學之中,通過生活化課堂的構建,為中學生架設起一座從信息技術通往現實生活的橋梁。
參考文獻:
[1]沈偉林.貼近生活 打造活力課堂:初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例談[J].關愛明天,2015.
[2]丁小峰.淺談初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J].中國電子商務,2011(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