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
那些至今仍在為呼南高鐵過境洛陽奔走呼吁的洛陽人并不知道,結局早已注定
“在幾千年歷史中風頭無兩的洛陽,怎么如今落到這步田地!”這是一位外地網友在轉發洛陽博主呼吁大家支持呼南(內蒙古呼和浩特—廣西南寧)高鐵過境洛陽的文章時,寫下的一句話。

常年混跡于各大網絡空間的洛陽人黃偉(化名),最初在微博上看到這句話時并不以為然,后來想想也的確如此,“洛陽確實從古代的一線城市淪落到了現在的三線城市。”
因此,一向喜歡“潛水”的黃偉開始在網上發帖,呼吁洛陽人站出來支持呼南高鐵過境洛陽。
在2016年3月至今的半年時間內,無數像黃偉一樣的洛陽人自發地為此奔走努力,力圖用洶涌的民意把高鐵拉到洛陽。
即便是在國家發改委7月20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明確呼南高鐵不過洛陽之后,執拗的洛陽人仍沒有放棄。他們堅信,呼南高鐵的最終走向還存在變數,洛陽仍有機會。
但殘酷的事實是,早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出臺前甚至更早的時間,呼南高鐵過境鄭州就已成定局,洛陽甚至連“備胎”都算不上。
調動民意
黃偉最早關注到呼南高鐵是在一年前。彼時,呼南高鐵一說還未出現,尚被稱作太南(山西太原—廣西南寧)高鐵。
在一個鐵路發燒友聚集的網絡論壇上,他看到有人發帖稱,民間討論多時的太南高鐵已進入規劃設計環節,而在帖子列出的線路走向中,太南高鐵在河南將過境洛陽。
帖文中稱,因太南高鐵仍處規劃中,具體走向未定,因此沿線多地正積極爭取線路過境設站,其中特別提到,湖北省荊門市發改委已經明確把爭取太南高鐵作為2015年重點工作。
沒過多久,黃偉再次登錄上述鐵路論壇時,就看到有網友更新消息稱,湖北宜城市已成功爭取到了太南高鐵過境設站。但當他搜遍洛陽的大小網絡論壇時才發現,竟無關于太南高鐵的任何消息。
更讓他失望的是,2015年11月12日,有網友曾在洛陽頗具影響力的政民交流平臺——洛陽網“百姓呼聲”欄目上發帖,詢問洛陽市發改委是否了解太南高鐵的情況,但卻只得到這樣的回答:我們“將持續關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建設動向”。
“大家都感覺洛陽政府部門對這件事不太積極,跟其他地方動用一切關系爭站的熱情沒法比。”這讓向來喜歡研究鐵路的黃偉有些不解,“目前過境洛陽的只有一條鄭(州)西(安)高鐵,這就能滿足洛陽的經濟發展需要和戰略地位嗎?”
鄭泰森也這樣認為。他是河南省政府參事,河南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因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組織的專家研討會上發言力挺呼南高鐵過境洛陽而在洛陽民間備受追捧。

“洛陽是中原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也是河南第二大城市,但鐵路網絡尤其是高鐵沒有任何優勢。”鄭泰森對《瞭望東方周刊》說,襄陽、常德這些副中心城市都擁有“十字形”高鐵網絡,唯獨洛陽仍是“一字形”高鐵。
鄭泰森說,“洛陽是一個工業和旅游為主的城市,這兩個產業都對交通有很高要求,多一條高鐵過境對洛陽意義重大。”
官方機構的消極態度讓黃偉決定依靠民間力量發聲。他開始在洛陽一些論壇、QQ群組發布關于太南高鐵的消息帖,希望聚集更多的洛陽網友關注此事、支持此事。
“很多地方都是因為民間的呼聲引來了高鐵,我希望洛陽也能通過這樣的方法成功。”但讓黃偉失望的是,當時洛陽民間的反應冷淡,支持者甚少,他希望依靠民間呼聲“倒逼”政府積極行動的想法,并沒有見效。
全民呼吁爭站
幾個月后,洛陽民間有關呼南高鐵的輿論開始轉向。
2016年3月5日,黃偉收到了同一微信群組的洛陽老鄉何權的消息,后者給他發了一個關于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十三五”草案)的新聞鏈接。
新聞中說,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草案提出要加快完善高速鐵路網,在列出的未來五年多條待建高鐵干線中,呼南高鐵赫然在列。這是呼南高鐵取代之前的太南高鐵,首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中。
盡管草案并未公布具體的線路走向,但在洛陽人心中,這已是天大的喜事。
“之前洛陽人不太關注呼南高鐵是因為不知道是真是假,現在國家規劃專門提到呼南高鐵,就說明這事板上釘釘了。”何權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很快這一消息就被洛陽網友轉發到各個論壇、群組、朋友圈,“幾乎刷屏了”。
而他發現,漸漸地,網友們從最初的純粹歡呼變成了理性分析呼南高鐵能否過境洛陽,一些人甚至開始在群里公開征集意見。
這時不少人已經意識到,在爭取呼南高鐵過境的問題上,洛陽還面臨一個強勁對手——鄭州。
“鄭州是省會,如果它來跟洛陽爭站,那洛陽的機會就小了。”何權說。
這種危機感讓洛陽人越發不安,他們開始將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只要官方積極爭取,洛陽就有很大希望。”
從3月5日開始,洛陽網的“百姓呼聲”平臺上連續多日出現關于呼南高鐵過境洛陽的建議帖,甚至有在外地的洛陽人發帖,言辭懇切地呼吁洛陽官方在線路規劃出臺前積極向上爭取。
有網友在帖文中還給出了具體建議,稱“呼南高鐵在出山西后可走洛陽—平頂山—南陽一線與湖北襄陽對接,不僅可以上接焦(作)濟(源)洛(陽)城際鐵路,還可以下連鄭(州)萬(州)高鐵”。
洛陽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也于3月15日在官網上發文建議:“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發改委、財政局等單位通力合作,積極跑部進京,加強協調,讓呼南高鐵過境洛陽。”
不過,洛陽市發改委對此只是回應:“將持續關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建設動向,并向河南省發改委、省鐵路局積極爭取能夠惠及洛陽的鐵路建設項目。”
這顯然不能讓越來越關注此事的洛陽人滿意。
官方的努力
負責協調此事的洛陽市政府官員吳煒(化名)第一次看到網友們的指責時非常委屈,“我們當然希望呼南高鐵過洛陽,背后也作了很多努力,但這些民眾都不知道。”
他從未想過民間對此事的反應如此激烈,輿論關注度如此之高。
民間日益高漲的呼聲和伴隨而來的對政府的指責聲浪讓洛陽官方備感壓力,“網民的帖子出來后,市領導就要求洛陽市發改委趕緊了解情況,向上反映,積極爭取。”吳煒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3月初,洛陽市發改委便將民間積極爭取呼南高鐵過境洛陽的情況匯報給了河南省發改委;
3月中下旬,洛陽市發改委還曾專程趕赴北京和天津,向“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的編制單位——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鐵道處陳情,得到的答復是:“呼南高鐵已納入正在修編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過境洛陽,也過境鄭州。”
在天津跟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單位——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的溝通中,后者表示,呼南高鐵是利用既有線路拼接而成的一條南北高鐵通道,并非像京滬高鐵一樣的完全新建的線路。
國家發改委在后來公布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也將呼南高鐵稱為“呼南通道”。
“就是說呼南高鐵的線路規劃將優先考慮已有線路,也會盡量減少新建線路。”吳煒說,呼南高鐵不管是過境洛陽還是鄭州均可依托現有的線路規劃,但就現實而言,鄭州擁有更大優勢。
吳煒告訴本刊記者,“因為過境洛陽所需的焦(作)濟(源)洛(陽)和洛(陽)平(頂山)兩條城際鐵路都還沒有開工建設,而過境鄭州所需的鄭(州)焦(作)城際早已建成通車,鄭萬高鐵河南段也已開工建設。”
“并且鐵道處強調呼南高鐵的主干線首選過境省會城市,像內蒙古和山西都是經過省會。”在吳煒看來,這預示著洛陽只能借由河南省內的焦濟洛和洛平兩條城際鐵路與呼南高鐵主干線相連。
而此時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已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上報給國家發改委,并經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研究通過,正征求相關部委意見,然后將上報國務院待批。
但除了何權,包括黃偉在內的多數洛陽人并未注意到洛陽官方發布的這一細節,只記住了呼南高鐵要過洛陽這一說法,“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在輿論的關注下,洛陽得到了呼南高鐵,勝利了,實際上這只是官方的一種安慰說法。”
不過,對洛陽官方來說,這確實紓解了民間的輿論壓力,進入4月,民間便鮮有人再提起呼南高鐵,暫時平靜了3個月。
大局已定
2016年7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新修訂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提出中國將建設“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作為其中“一縱”的呼南通道線路,走向為呼和浩特—大同—太原—鄭州—襄陽—常德—益陽—邵陽—永州—桂林—南寧。
這讓原本等待好消息的洛陽人如夢初醒,“曾經有消息說要過洛陽的,可是結果提都沒提洛陽,還是從鄭州過。”黃偉說,很多一直關注此事的洛陽網友在看到這一消息后非常失望。
這種不滿情緒并不止于普通市民。有消息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有洛陽市人大常委在內部會議上斥責,洛陽市某委沒有做好呼南高鐵的爭取工作,讓洛陽錯失機會。
不過,在吳煒看來,這個結果在預料之中,“呼南高鐵是一個在各省原有鐵路規劃線路基礎上整合而成的通道,所以線路的走向以及過境哪些城市,省里有很大的發言權。”
“鄭州是省會,無疑處于優先位置。”吳煒說,所以洛陽 “只能盡量向省里陳情”。
河南省發改委基礎產業處副處長范磊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國家在做線路規劃時是會征求省里的意見,我們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最終的線路走向基本上還是國家層面來定。”
吳煒說,洛陽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借由上述提到的焦濟洛和洛平兩條城際鐵路與呼南高鐵的主干線相連,將其作為呼南高鐵的輔道,“這樣不僅能讓濟源、洛陽兩個城市有高鐵,還能減輕鄭州的客流壓力。”
但范磊對這個建議并不太認同,“網上對這個方案討論得很熱烈,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給高鐵建設的推進工作制造一些壓力,況且城際鐵路就是城際鐵路,國家不可能承認它是呼南高鐵的一個通道。”
“呼南高鐵的線路走向已經確定,沒有更改的可能了。”范磊還說,焦濟洛城際鐵路目前也只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可建成,但洛平城際鐵路目前尚無建設計劃表。
然而,大多數洛陽人并不知道這些,仍有一部分人在奔走呼吁,而所有的人仍在期待著,呼南高鐵能抵達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