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蓉 董亞雪
2016年8月 23日, SAP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至真·智美”商業女性高峰論壇,聚焦女性在數字化轉型時代的賦權、發展和領導力。8月 25日,SAP中國宣布“青年責任夢想+”2020企業社會責任計劃,開啟全新公益里程。此計劃將通過與公益組織的合作,計劃到2020年,賦能30萬中國青年人,提升創新思維、數字化技能,并運用這些技能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培養青年一代的社會企業家精神和責任領導力,助力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和社會領域的進步與創新。
為何SAP如此關注青年特別是女性青年企業家的成長,記者采訪了SAP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李玲。
在李玲看來,新時代青年的特質應該是“有責任感”,而SAP正在做的就是讓這些未來的企業領導者成長得更快一些,這既關乎青年的未來,又關乎未來的企業。
兩個項目讓“責任”落地
《WTO經濟導刊》:SAP將如何推進“青年責任夢想+”計劃?
李玲:SAP中國的“青年責任夢想+”計劃,傳承SAP“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主要包括新創建的兩個青年公益項目,在2016年至2017年。
一是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啟動“青年責任夢想”項目,在全國100所高校針對5萬在校大學生,提供以數字化技能和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的線上和線下培訓,并自2016年9月起開展“全國責任夢想實踐大賽”,最終在全國推選出50個責任夢想,通過輔導與眾籌,最終幫助其實施解決方案;二是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啟動“@她責任夢想”項目,針對600位青年女性企業家,啟動包括青年女性企業家社會責任工作坊、青年女性企業家高峰論壇和培訓交流等活動,幫助青年女性企業家數字化技能賦能并深入培養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在“青年責任夢想+”計劃實施的過程中, SAP將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專家志愿者,并在10月10日,開放SAP的網上公益培訓平臺——OpenSAP。SAP將為青年人拓展技能,關注和解決全球性問題!
SAP還宣布于9月份成立員工志愿者組織——蒲公英公社,為員工廣泛參與回饋社區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提供平臺。SAP員工志愿者將深入參與兩大公益項目。SAP還將聯手“+”客戶和合作伙伴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推動公益的創新與發展。每年,SAP都會在金秋十月推出全球性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今年,SAP 大中華區將在10月份的志愿服務月中,推出“我的公益夢想”主題活動,以鼓勵SAP的員工用自己的技能回饋社會。
青年急需數字化能力建設
《WTO經濟導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全球化發展,青年面臨的職業選擇有了很大的變化,加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SAP為代表的企業在支持青年創新和發展方面的著力點在哪里?
李玲:青年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道路,他們的能力、思維、視野決定著我們民族的命運,如何關注并培養青年一直是人類探索的主題。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如何帶動優秀的年輕人,在IT和數字化領域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數字化能力、戰略構想能力、領導力、創新力等,讓青年能夠引領未來?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國家和企業都在探索的。
以SAP為例,SAP在中國共有5700多的員工,千禧一代占到了73%,也就是說這群80后組成了SAP的中堅力量。因此,SAP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建設青年架構,而這個架構是由眾多維度構成的。
同時,根據德勤對世界各國大學生最新調研報告來看,從大的行業來講,失業率是青年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但是總體而言世界上缺乏數字化的專業人才高達4000萬之多,這個問題的解決急需企業的加入和引導,這也是為什么要構建青年多維度架構的原因所在。
《WTO經濟導刊》: 為何SAP把青年作為企業社會責任戰略的核心?
李玲: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很多人有創業的計劃和打算。根據德勤發布的報告來看,大概有65%的年輕人希望在走出校門一兩年之后能夠去創業,85%的人認為將來他們遲早加入創業的行列,他們認為未來75%的企業要關注環保、貧困等社會問題,而他們愿意加入在社會責任領域有非常清晰的發展戰略計劃的企業。
更何況,目前在西方有很多專門針對社會問題、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的企業,它們通過非營利性、公益性方式來服務社會,但是在中國,社會型企業比較少,社會問題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政府和NGO組織,因此SAP希望把這種新型的概念——社會企業家帶入到中國,因為解決社會問題是青年責無旁貸的責任。
要知道,時代賦予青年更多的機會,也呼喚青年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們期待在商業社會,未來的企業家或者從業者們不只是關注企業經營績效的商業人士,而是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能夠關注社會發展與進步,關注社區,關愛人類,關注對社會的回饋、有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
針對上述問題,SAP關注社會企業家這一概念,提出關注青年的責任夢想,這個SAP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的藍圖和戰略的核心思想是,希望賦予青年人非常強的社會責任能力,讓他們不光有熱情,還知道怎么干才能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所以我們在培養青年的時候,通過企業社會責任的維度讓青年關注未來的職業成長和發展,關注并解決社會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賦予他們這種能力,比如和《WTO經濟導刊》以及NGO組織等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專業的、有見地的機構合作,給青年提供支持和引導,幫助他們理解關注社會責任應該關注什么,怎么樣去關注,怎么樣去解決社會問題。
作為工業化4.0的先鋒企業,SAP有比較專業的設計思維理念和方法論,它把工業化4.0理念融入系統化戰略思維,培養青年用設計思維的理念提出解決方案,解決社會問題,比如針對老胡同交通擁堵、社區孤寡老人照顧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實現社會夢想。
《WTO經濟導刊》:目前SAP在支持青年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李玲:SAP一直非常重視與院校的合作,通過非營利性的大學聯盟部門,不斷提供各種形式的合作來優化培養數字時代的青年人才;推動學術創新和下一代數字時代的用戶培育;塑造未來的高等教育。自1988年至今,SAP大學聯盟已在全球超過90個國家取得了寶貴的經驗,迄今已有超過2,400所院校參與其中。
目前正在實踐的包括:開設學習工作坊,運用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商業模型(Business Model)、企業管理軟件(ERP)等SAP相關技術平臺;SAP將部分課程植入高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程,提高就業門檻,同時每年都從成員院校招聘應屆大學生實習或就業;甄選學生創業者加入SAP初創扶持計劃,資助在大數據、實時和預測分析領域的初創企業開發基于SAP HANA的新產品應用加速市場發展。
2015年至今的SAP企業社會責任數字:SAP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直接影響93219位青年人;860位SAP員工志愿者,奉獻4000小時,義務為青年人培訓軟件技能;SAP提供70場公益設計思維工作坊,提升青年人的戰略規劃和公益創新能力。
創新是未來的責任方向
《WTO經濟導刊》:未來SAP的企業社會責任方向是什么?
李玲:未來SAP的企業社會責任方向上升到戰略層面來講就是創新。SAP希望推動IT行業的創新,然后為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同時給予年輕人自身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因為對年輕人來講,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愿意學,而是在教育體系還沒有完全對接的情況下,需要企業介入進來,關注這些青年,這樣鴻溝就會越來越縮短,社會會越來越進步。這些都是未來SAP最核心的業務,也是最長久的貢獻所在,畢竟SAP傳遞給青年的專業技能和能力實際上就是企業每天運營所需要的,是非常實用、精準、有見地的,能讓青年成長得更快一些。
SAP也正在制定一個五年計劃,和中國社會一同走向更成功的2020。SAP將通過全球領先的商業運營解決方案,針對26個行業的解決方案,與中國的企業客戶合作,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實現中國的數字化轉型,讓更多的人享受更美好的生活。這是SAP的中國夢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