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琳+徐寧
針對我校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現存問題,筆者通過校企合作實踐的教學的方式,嘗試對居住空間設計課程進行創新性探索,力求使居住空間設計課程中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從而達到教學質量與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的提高。
引言
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迅速發展,室內設計行業隨之繁榮,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設計公司對設計類人才的急需。但由于現代設計教育進入中國時間相對比較短,加之近年來藝術高考招生擴招,專業建設不夠成熟,導致有些學校開設室內設計專業課程往往不能和社會實際設計需求結合不夠緊密,各大高校設計專業同時也面臨著培養設計人才的壓力。所以如何提高室內設計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增加學生就業率,是我們去認真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以下通過黃山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居住空間設計》為例,進行探討。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當前存在的問題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是學生由設計基礎課學習向專業課學習的過渡課程,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學習居住空間設計的流程、設計的風格、常用材料與施工工藝、家具陳設等相關知識,為后期專題設計打下基礎。課程學習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獨立完成居住空間設計任務。黃山學院為了提高辦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率,我校積極開展課程改革。筆者通過研究探索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課程脫離設計實踐
傳統《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授過程一般教師為主體,教師通過大部分時間通過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并通過布置設計任務進行考核的上課方式。學生面對設計任務往往無從著手,設計方案東拼西湊,大多流于形式,設計作品缺少對方案的科學性與功能性考慮。這種上課方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專業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生缺少對市場與客戶的了解。
2.設計軟件與專業課程銜接有待完善
軟件課一般開設在第二學期,例如Autocad,3Dsmax,Photoshop等軟件課程,這些課程為居住空間設計等專題設計課程的表現做好前期準備。但由于軟件課程開設一般只講述基本命令與技術,缺少與后期專題設計內容的銜接,造成學生后期設計表達上的盲目。
3.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
由于學生對于專業課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專業課的了解,加之學習任務重等問題,有些同學們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夠主動去學習,這對于設計能力提高有很大的阻礙。
4.課程上課時間短,課程涉及知識面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為48課時,學生課上學習實踐時間相對較少。雖然居住設計空間相對較小,但涉及的設計問題比較多,例如設計理論、材料、人體工程學、空間布局流線等等問題,學生需要在整個課程學習中掌握的知識多,涉及的范圍廣,學習任務重,學生課程學習吃力,最終設計方案不完善,設計不規范,缺少實際解決設計問題能力。
5.《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
室內設計專業對教師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雙能型”教師的隊伍建設不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地方型,應用型”辦學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應用型能力培養。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的探索創新
1.校企合作實踐課堂的建立
為把課堂所教授居住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設計實踐,黃山學院藝術學院與裝飾公司簽署的校企合作項目為大學生設計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現場量取平面圖
由教師指導學生在校企單位以實際案例設計為目標進行實地設計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到工地現場,講解房間水、電、采光、墻體承重、功能分區等內容,讓學生現場感受空間。同時指導學生對業主毛坯房進行測量,教師通過示范教授學生手繪平面圖的方法和要點,同時組織學生采用分組方法去分別量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整個實踐過程中,并掌握量房的技巧。
(2)分析案例,方案導入
教師結合業主戶型,選取類似設計案列進行方案分析,分析設計空間如何組織功能劃分,空間界定,界面處理,材料的選取,色彩搭配等設計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設計方案分組討論與初步設計,讓學生初步掌握組織設計的方法。學生通過學習寫出設計案列分析,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學習優秀方案,分析方案的能力。
(3)方案初步設計
方案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形成對方案設計的基本構思、設計風格定位、材料選取、色彩搭配等,通過手繪或軟件畫出初步的設計草圖。教師對較差的方案與較好方案進行重點分析講解,引導學生進行完善改進設計。這種討論、設計、學習、修改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理論知識到設計實踐的轉化和理解。教師布置課下作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方案進行材料市場調查,撰寫材料屬性、價格、尺寸等信息表,以起到學生對材料深入認識。
(4)施工工地現場考察
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到工地去調研,根據工地現場教師進行施工工藝與注意事項講解。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邀請工人師傅進行現場答疑。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對材料與工藝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設計的深入認識,為方案深入設計奠定了基礎。
(5)方案的評定與確立
邀請公司設計師與客戶對方案進行現場評價,讓學生零距離與設計師、客戶溝通,了解自己方案存在的問題。學生結合工地考察與設計師指正完善自己方案,進行最終定稿。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學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等。
經過這一系列的居住空間設計的練習,讓學生清晰了解設計的流程及實際設計方案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建立起適合自己的設計體系。通過設計實踐讓大家更直觀,更有效的接觸到設計知識,讓學生真題真做,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學會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設計實踐。
2.課程作品與設計比賽的結合
居住空間設計最終作品要求設計創意、設計方案平面圖、施工圖與代表效果圖、進行排版打印,教師組織學生在學校展廳進行展覽。要求同學之間互評,同時邀請其他教師進行評分。選出優秀作品進行獎勵。同時將優秀作品進行設計大賽投稿,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賽水平。這種展覽活動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增強。
3.軟件課程的改進
設計類軟件講授時應有目的結合專題設計課程進行講解,例如Autocad軟件學習,通過實際設計方案繪制過程與制圖標準展開講解;3Dsmax課程中除了教會學生建模渲染的技法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學會從cad到3d規范建模,如何表現自己的設計方案的特殊效果等;Photoshop軟件重點講授效果圖后期處理及排版制作。通過一輪的軟件課程學生能夠清楚應用軟件對設計案例表現。
4.“雙能型”教師的培養
專業教師除了有理論知識外,還應該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黃山學院雙能型教師的培養計劃為設計類教師提供了轉型的機遇,學校鼓勵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讓教師在設計一線去學習鍛煉。通過鍛煉教師學習到設計的整個流程及實踐知識,這對教師自身職業技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對教學質量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室內設計師是人們居住生活的服務者與引導者,這要求設計師要掌握的較為全面專業技能,包括科學的理論知識、良好的交際能力、較強的創新能力、優秀的團隊精神,同時學生要對材料施工工藝有深刻的認識等。校企合作實踐性教學對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學生可以參與到實際的項目中學習實踐,從而建立起自己的設計體系。總之通過新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的探索研究,爭取能夠對本專業教學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