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國 呂建國 葛浩 丁晨
脛骨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的療效對照評價
●王義國 呂建國 葛浩 丁晨
目的:比較與探析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手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對脛骨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本院接收的40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8例采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實驗組22例采用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手術。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結果:實驗組手術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醫療技術與設施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運用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手術可以有效節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恢復時間,值得在臨床醫學應用。
脛骨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
脛骨骨折在所有骨折部位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占到骨折總類型的10%[1]。其中當屬脛骨遠端骨折最為常見。脛骨遠端骨折具有血管網密度低、軟組織少、術后恢復時間長等特點,因此如果運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將會導致骨折愈合時間變慢,還有可能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比如說骨筋膜室綜合癥等[2]。本文將對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手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的臨床治療效果加以比對與分析,現將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40例脛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病史與X線檢查結果。研究對象不包括病理性骨折的患者[3]。
根據隨機分組方法分為對照組(18例)與實驗組(22例)。其中對照組男10例,女8例,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42.57±8.39)歲。實驗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齡15~60歲,平均年齡(40.76±6.73)歲。兩組患者均自愿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先采取為期8小時到15天的外固定術,經小腿軟組織條件改善之后方可進行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行硬膜外麻醉,切口與小腿前外側,縱向切入,分離軟組織之后顯露骨折端,然后對術野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直視條件下進行解剖復位操作,并將固定鋼板置入,用螺釘將鋼板固定。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則采用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手術。患者入院后行為期10-12天的夾板外固定,小腿軟組織條件改善后方可實行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手術。行硬膜外麻醉,首先行手法復位,利用C性臂輔助對位骨折線并對對位線效果進行評價。如果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狀況能夠允許復位閉合,即可先用克氏釘或者復位鉗進行暫時的復位固定。如果患者狀況不允許進行閉合復位,可在骨折端的部位行微創傷口,運用螺釘將其暫時復位固定。然后在患者內踝部位行3cm左右的長條形切口,將軟組織進行分離到骨膜外,并將鎖定鋼板置入隧道。另外選擇一個與之規格相同的的鎖定鋼板在皮外的鉆孔部位進行固定,行微切口將螺釘置入固定。
1.2.3 術后恢復
在手術結束后,兩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消炎等治療。根據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癥狀,在術后2-3天可以將引流管拔出,并對肢體功能進行康復性的被動訓練,逐步向主動訓練、行走訓練到負重訓練轉變。在術后一年半將內固定鋼板取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率、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即優良率,優良率=優率+良率+可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優良率與并發癥率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卡方(X2)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手術指標
實驗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2.2 比較兩組手術優良率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5.4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22%,P<0.05。具體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手術優良率
2.3 比較兩組并發癥率
實驗組感染1例,骨壞死0例,并發癥率為4.54%,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發生感染4例,骨壞死3例,并發癥率為39%,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2980,P=0.0069)
脛骨是人體骨中較容易引發并發癥的部位,因其軟組織與肌肉較少,因此給骨折固定手術加大了難度。傳統的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法的切口較大,因而導致骨折端顯露較大,需要剝離骨膜,而阻止骨折端進行正常的血液供應,影響后續的骨折愈合[4]。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則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微創手術方法,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手術的不足。
在本文研究中,實驗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P<0.05;實驗組并發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原因如下:①經皮鎖定鋼板是依照解剖脛骨形態所設計的,有螺釘和鋼板構成,不需要對鋼板再次塑形,也不需要緊貼骨骼來確保其穩固性,可以避免應力遮擋的產生[5]。②經皮鎖定鋼板手術的切口較小,可以在骨膜外側即可建立隧道,不需要切開骨折端,直接可以閉合復位。不需要剝離骨膜,減少了骨折端的顯露范圍。③適當固定骨折端,不僅可以為骨折端提供保護措施以及良好的愈合環境,還不會壓迫骨膜,讓骨膜中的血液供應得以順暢進行,降低了風險率,加速骨折端的愈合效率[6]。
綜上所述,在醫療技術與設施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運用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手術創傷性較小,手術時間、骨折治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并發癥率顯著降低,優良率升高,值得在臨床醫學應用。
(作者單位:句容市人民醫院 骨科)
[1]丁思明,黃煥強,向偉明.脛骨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3):27-29.
[2]劉昌海,王占朝,陸驊.經皮鎖定鋼板與傳統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下段骨折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17):2703-2708.
[3]仇繼任,陸茂德,葛順杰.脛骨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置入鎖定鋼板固定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1):33-34.
[4]劉偉.經皮解剖型鎖定鋼板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1):47.
[5]王建,張娜,彭忠.閉合復位與切開復位解剖鎖定板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3,16(06):700-701+705.
[6]胡新佳,謝偉平.脛骨下段骨折切開與閉合復位內固定術療效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06):531-533.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tibial 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locking plate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ang Yi-guo lv jian-guo, Ge Hao, Ding Cheng,
Jurong people’s hospital, orthopedist, 212400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locking plate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effect of tibial fractures.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18 cases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22 patients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locking plate fixation. Observe the indicators.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of operation time, fracture healing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complications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locking plate fixation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save 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tibial fracture;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lacement locking plate;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internal fix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