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育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躍式的發展,國家對文化事業及產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更提高的要求。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藝術培訓工作也在逐步的興起、發展。本文對當前基層藝術團隊培訓運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對應的策略,以求為我國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一點思考。
關鍵詞:基層藝術團隊;培訓運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37-01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 “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為全體人民提供昂揚向上、多姿多彩、怡養情懷的精神食糧”。在新的時期,基層群眾文化的藝術培訓工作也在各地區開展起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諸如資源缺乏,文藝培訓工作薄弱等問題。因此,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培訓工作的開展,應該著重解決當前存在問題,整合藝術教學資源,提高基層藝術培訓工作效率。
一、基層群眾文化的藝術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專業藝術培訓人員資源緊缺。
基層文化站作為政府舉辦的提供服務指導及協助管理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單位,有義務對基層群眾提供完善、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但是目前基層文化站一般只有一到兩個工作人員,有的工作人員不是科班出身,對文藝骨干進行培訓成為一大難題,所以只有借助縣級文化館或者聘請專業的文藝工作者到鄉鎮進行培訓。文化館、文化站專業干部人員配置現狀與群眾日益增加的活動需求不相適應,文化站工作人員同時要兼顧基層政府其他的行政事務,難以全力開展文化業務工作,這導致對團隊的日常管理缺失、服務指導力量不強,很難滿足日益壯大的基層群眾文藝團隊的發展需求,已成為制約基層群眾文化發展的桎梏。許多
(二)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發展缺乏后勁。
近幾年來,農村基層文化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村級文化室建設已開始普及,文化活動場所,文化活動設施基本得到了較好的配置,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由于資金的缺乏導致后期的管理及日常維護導致許多設施設備閑置,設備無法更新等問題,加之文化活動場所沒有專人管理及維護,現有的資源缺乏專業的人員加以充分利用,基層文化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三)農村業余文藝團隊立足難。
1.日常運作經費不保障。通常文藝團隊的經濟來源主要是自籌、拉贊助、地方企業和單位適當支持、政府獎勵等,經費普遍不足且來源不穩定,設備、服裝、道具等條件較差,文化活動表現形式五花八門,所需配套設備、服裝、道具等不斷變化,淘汰更新快,群眾業余團隊運作經費不足制約和影響了日常活動的開展和團隊長足的發展。
2.團隊人員不固定。文藝團隊是由文藝愛好者自發組成的,基層大部分都為留守兒童、婦女及老年人,經濟基礎差,家庭事務繁雜,很難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訓練。
3.排練場地不固定。基層文藝團隊最需要的資源就是排練場地,但現在的狀況是:有場地的沒人用,團隊排練卻找不到場地,團隊與各種排練場所缺乏聯系機制。
二、加強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培訓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要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必須著眼于引導和教育,著重于創新和發展,著力于探索規律和建立機制,包括建立動力機制、激勵機制、監督機制、投入機制和齊抓共管等機制。在領導機制上,把基層藝術團隊建設列入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考核機制上,把基層藝術團隊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考核內容;在激勵機制上,鼓勵專業文藝工作者下基層為群眾服務;在市場運作機制上,倡導基層文化部門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發展文化產業,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為基層藝術團隊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二)文化館、文化站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要積極承擔起指導與服務的責任。對業余文藝團隊進行常規性免費服務與管理,充分發揮文化館站的作用,為文藝團隊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免費提供公共會議室和培訓、排練場地以及必要的后勤綜合服務。并積極為文藝團隊進行技能培訓,幫助邀請指導教師等個性化服務,為團隊提供展示平臺,推薦、協助團隊人員參加有關展示及比賽活動,協助策劃、組織各項群眾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三)針對有文藝專長或愛好、熱心群眾文化活動的群眾,按興趣和專業水平分門別類組建歌、舞、戲、曲藝類等文藝團隊。建立固定人數在在10人以上的隊伍,建制完備、有規律開展活動并具備較成熟的專業素質能獨立完成演出任務的團隊。了解團隊的歸屬性質和活動情況,擴大團隊之間的交流,提供最新的文化藝術信息,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引導,肯定他們在整個文化建設的作用,進一步確立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使社會藝術團隊能夠有序地發展。
(四)城鄉統籌抓互動。要大力整合城鄉文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充分利用各種文化資源,開發拓展文化消費市場,促進城市文化多下鄉、常下鄉,不斷加大向農村的輻射力度,帶動農村文化通過展演、調演等方式多進城、常進城,在與城市文化的交流、融合中進一步弘揚特色,突現個性,促進繁榮發展。
(五)經濟作為維持團隊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要對業余團隊獎勵實施以獎代補的辦法,重點扶持活動影響力大、社會效益高的團隊,各文藝團隊代表參加大型賽事,獎金發給該文藝團隊作為活動經費及演職人員獎勵。同時基地視情況給予獎勵。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文化建設。文化市場費改稅后,應確定適當比例返還文化部門。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支持基層文化發展。充分利用財政、稅收等經濟杠桿,引導資金投向,調整文化布局,支持基層文化建設。
業余文藝團隊充滿生機活力的根本所在,業余文藝團隊的主要生命力之一在于它能吸納廣大的干部、群眾,不分年齡大小、職務高低、富貴貧賤、品位雅俗,它的廣泛性、自愿性、豐富性、靈活性等特點,具有其他群眾性組織不具備的優勢。只有當地居民也參與一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才能帶動居民參與形成共鳴。我們要提高人民文化素質,培養文化骨干,強化骨干機制,讓各級各類文藝人才匯聚一堂,才能確保農村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才能激發起人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和自覺,才能促進民族的民間的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才能促進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