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我國在2003年就開始正式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工作,而在改革當中教師對學生、教學、課程及自身的信念將直接的關系到課程的落實、推行及發展。教師的信念狀況是促進高中信息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本文的研究以教師信念的內涵及構成出發,分析了教師信念對課程決策之間的關系,以及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現狀,最后給出了強化教師信念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信念;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70-01
從教師發展角度來看,信念在教師的發展過程當中是較為深層次的問題,而當前在教學當中要實現真正的變革,教師的信念變革才是最為重要的,所以本文的研究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意義非常重大。
一、教師信念的內涵及構成
近些年來,我國對教育改革是較為關注的。教師信念就是觀測教師的重要指標,而要想真正的做到改革就需要從轉變信念上著手。
(一)教師信念的內涵。
學術界對于教師信念的內涵的界定存在分歧,筆者對于下面的內涵是較為認可的: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對價值觀念的堅持、對師生關系的認識等,教師都應該有一套能夠正確的詮釋和判斷的方法和價值體系,我們這樣的價值體系稱之為教學信念。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來說,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那么筆者則會從教師的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和教育有關的現象出發,對教師信念所造成的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行分析。
(二)教師信念的構成。
在個人信念體系當中,教師信念是一個子系統,在構成上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教育和教學層面。從教學層面來看,教師的信念由學習、課堂、學生及教學內容信念四個部分構成。從教育層面上來看,教師信念包括了教師對教育目的、學校發展方面的信念;教師對各類教育活動所具有的信念;教師對自我發展的信念;教師對學生的信念。
(三)構筑教師信念的主要要素和途徑。
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構筑教師信念離不開愛。如果沒有對祖國、對人民的愛,他就不會將自己的職業與祖國、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如果沒有對大自然、生活的愛,他就不會教育自己的學生要有博大胸襟、審美眼光和廣泛的興趣;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愛,他就不會將自己的教育建立在教育一個完人"的基礎上,教育一個未來生活幸福之人的要求上。而構成教師信念的主要途徑就是高境界。高境界決定了教師能從錯綜復雜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干,不至于迷失大方向;高境界決定了教師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為眼前的迷霧擋住雙眼。高境界決定了教師能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不走極端,不溫不火;高境界決定了教師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還決定了教師能以發展的眼光、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不拘泥于一時一事一人。一句話,高境界決定了一個教師的為人智慧,教書育人的智慧。
二、教師信念對課程決策的影響
一個教師的信念會直接對課程的決策產生影響,最后對學生學習、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外國學生Vartuli在其研究當中指出了信念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信念是潛意識的、隱性存在的,這種信念是對教學內容、學生的一種無意識假設。
(一)課程決策的具體內容。
在教學當中,教師對于課程決策有著直接的權威。教師能做出的課程決策涉及到下面五個方面:
1.對課程目標具有決策權。也就是說教師有著確定教育活動的意圖及目的的權利。
2.教師對教學內容具體決策權。也就是教師為了達到某種課程目標及教學目標來進行教科書的選擇。
3.教師對實施何種教學策略具有決策權。指的是教師對于通過什么方法達到教學目標具有決策權。
4.教師對課程資料選取具有決策權。指的是教師對于在教學當中所選取的教學媒介具有決策權。
5.教師對教學評價具有決策權。指的是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程度和進展進行評價的權利。
(二)教師信念對課程決策的影響分析。
教師在進行各項課程決策的時候都會受到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也就是說課程決策和教師信念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教師只有忠于信念開展教學工作才能影響到教學決策,而具體的一致性到什么程度,關鍵在于實踐情境與信念之間的張力,那么在高中信息教學當中,不能僅憑對教學行為和課程決策去進行教師信念的判斷。
(三)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信念現狀分析
筆者對新疆地區的的五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調研,通過訪談總結出教師信念的兩點問題:
1.教師對教學決策信念較強,但是存在行為不一致的現象。
筆者調研中發現,教師對于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資料的難易及內容的多寡等在信念上都是一致的,對于教學信念基本上所有的教師都認為教學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在講授和實踐當中卻存在著行為上的不一致,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幾乎是完全的根據教科書來進行教學安排的。
2.教師對課程價值較為認可。
幾乎每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都認為信息素養能夠為學生的后續的學習夯實基礎,并且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對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非常重視,這說明了教師在課程價值信念方面是非常堅定的。
三、強化教師的信念的措施
(一)以課程改革為教師信念落實的現實基點。
實效性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關鍵信念。新課標當中所要求的教師信念對于課程發展和實施當中信念建設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要以課程改革出發,將其作為教師信念改革的現實基點。
(二)教師應該從自身上進行專業發展。
雖然當前高中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不夠重視,但是這些教師都認為其應該在專業上更好的進行發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不在教學當中感到迷茫,才能夠從專業的發展信念上不被壓制,從而避免在教學當中因為現實的問題出現消極信念。這就需要學校不僅僅從書本層面上對教師開展培訓,另外還應該注重對教師技能和知識的培訓,讓信息技術教師能夠全面的發展。
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特殊性以及學科本身的獨特性,決定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信念會與其他學科教師有不同之處,它具備自己的特征,同時,信息技術課程作為“非主科”,受“小科歧視”文化的影響,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信念的提升策略亦會有別于其他學科。關注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信念,即了解其專業信念現狀,尋找專業信念的缺失原因,找到影響專業信念形成與轉變的因素,進而提供促進專業信念轉變的各種基本保障,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是有重要意義的。
參考文獻:
[1]張義兵,竇艷輝.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科研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