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朱翔
【摘 要】天頂湖是文成縣的飲用水源地之一。隨著環境管理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對天頂湖實施濃度控制和目標總量控制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發展。本文通過對天頂湖水環境質量現狀、周邊污染情況的分析,提出進一步實施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的必要性,進而給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天頂湖;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必要性
天頂湖作為文成縣的飲用水源地之一,維系著庫區周邊居民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也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環境敏感點。一直以來,文成縣通過濃度控制和目標總量控制制度的施行,對天頂湖水環境質量的改善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隨著環境管理方式和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原有的濃度控制和目標總量控制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發展。如何進一步維持及改善天頂湖水環境質量、保障飲用水源供水安全、科學細化庫區周邊污染整治工作,對天頂湖實施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的分析與探討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1 天頂湖水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文成縣環境監測站的監測數據顯示,天頂湖庫區整體水質為II類或III類水體為主,滿足功能區要求。同時針對庫區周邊的敏感點及入庫支流的水質情況,在天頂湖庫區周邊我們對大壩頭、取水口、西段及西段大橋等4個監測斷面進行了布點工作,監測數據情況也基本反映了點位周邊的水體情況,基本以II類或III類水體為主,滿足功能區要求。[1]
2 周邊污染情況分析
2.1 生活污水排放情況
天頂湖水庫周邊為南田鎮、百丈漈鎮,兩鎮合計戶籍人口有約60000人,常住人口數約為31000人。根據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特征,浙江省COD產生系數為每人每天80g、氨氮產生系數為每人每日9.4g,按照此系數和常住人口測算,每年產生生活COD和氨氮分別約為905噸、106.4噸。[2]
2.2 工業污染排放情況
根據2014年文成縣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環境統計調查顯示,南田、百丈漈兩鎮共有10家企業處于正常生產狀態。其中,百丈漈6家工業企業廢水COD排放量為30.1144噸;南田鎮4家工業企業廢水COD排放量2.1318噸。[3]
2.3 農業面源污染排放情況
天頂湖水庫集雨區范圍為農業主要生產區,農田化肥流失會加劇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南田鎮轄區耕地面積27090畝,林地面積177585畝;百丈漈鎮轄區耕地面積13685.5畝,林地面積82879畝。根據文成縣農業面源調查數據顯示,文成縣農田的氮年使用量為19.7千克/畝、磷年使用量為6.2千克/畝,農作物利用率為30%-40%。氮、磷流失率按照65%計算,兩鎮合計每年向天頂湖庫區環境排放氨氮522.13噸,總磷164.32噸。[4]
3 進一步實施水環境容量總量控制的必要性
在水環境管理上,多年來文成縣一直采取濃度控制管理,實行污染物達標排放,主要是監測總排放口的濃度。但是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工業污染的排放、農業生產的擴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大,雖然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但也擋不住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潛滋暗長,天頂湖的水質污染呈現惡化的趨勢,因為濃度控制的手段無法避免以稀釋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濃度的情況。
對水環境實施容量總量控制,是把允許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在受納水體相應的水質標準范圍內。它根據水功能要求和污染源分布情況,預先推算出達到該水質目標所允許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然后計算分配到各污染源的排放量及其削減量并確定治理措施,以達到改善水質、滿足水質標準的目的。它把水污染控制管理與水質目標結合,能在保護好水環境質量的同時,追求水體利用最大化,真正開發利用好水資源。[5]
天頂湖作為文成縣百丈漈4A級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州大水缸”的重要水源地和縣城備用水源,對其實施總量控制,有著明顯的優勢和客觀必要性:1)總量控制通過規定污染物排放限額,追求最終排入水體中的污染物負荷總量不超過其水環境容量,以此來保證水質目標的實現。這樣就避免了不法企業通過稀釋手段而使排污達標,但入庫總污染物排放量卻潛伏增加的困境。2)總量控制直接將污染源排污和水環境標準聯系起來而實現雙贏,不僅保證了水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又充分利用了水環境容量。3)總量控制方法直視各污染源在具體的技術、經濟、規模等方面的差異,更容易發揮污染源集中處理的優勢。4)總量控制的管理方式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可為排污許可證的實施和排污權交易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6]
4 對天頂湖水環境實施總量控制的對策和建議
4.1 開展持續的水環境質量監測,建立與天頂湖周邊污染情況的對應聯系
通過全面、持續的水質監測分析,進一步科學合理地提出天頂湖庫區的水環境目標,并計算出所允許的各類污染物的最大年排放量,研究周邊污染物的產生、治理、排放規律,進而制定相應的保護對策,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4.2 實行嚴格、科學的總量控制
在今后的污染物總量控制中積極探索容量總量控制的管理方式。結合實際情況和水庫水文規律,核定天頂湖水環境容量工作,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污染物動態總量控制目標,實行嚴格、科學的總量控制,根據核定的水域納污容量確定各入庫支流的排污限制總量,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
4.3 加強面源污染防治和研究
就文成縣目前情況而言,養殖業反彈問題形勢嚴峻,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易,全縣對于面源污染的監測和防治都還比較薄弱,甚至基本上處于無計可施的狀態。面源污染防治作為一個重要課題,需要加強量化研究,并建立完善的面源污染監控體系,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4.4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落實節水、節能改造
百丈漈工業園的發展對天頂湖的污染負荷有進一步加重的可能。一方面,要嚴格落實環境準入制度,從源頭上減少新上項目帶來的水污染問題。另一方面,要加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對傳統產業進行節水、節能的技術改造,實施污染減排。
4.5 加強有關于天頂湖相關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
百丈漈和天頂湖旅游業、農家樂等比較繁榮,庫區內水上活動或周邊旅游活動都有可能導致水體污染:水體周圍密集的旅游活動,周邊賓館、農家樂等服務設施,庫區里安排的游艇、劃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質。這些影響因素疊加,會使天頂湖水庫抵御突發性水污染事故的能力減弱,使水生態環境存在總體惡化的潛在風險。
4.6 進一步加強污染源監測和監督體系建設
目前文成縣還存在環境監測和監察能力建設滯后、環保法律效力發揮不夠、對違法企業處罰力度不足、排污設施建設投入不足、排污總量控制監測體系不完善、排污企業監測能力薄弱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污染源監測和監督體系建設,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和監測能力建設。[7]
【參考文獻】
[1]文成縣環境監測站.文成縣地表水水質監測項目數據報表(2015年)[Z].
[2]文成縣統計局.文成縣2014年統計年鑒[Z].
[3]文成縣環保局.2014年文成縣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及處理利用情況環境統計調查報告[R].
[4]文成縣農業局.2014年文成縣農業面源調查報告[R].
[5]盧杰,丁金城,施漢昌.水環境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J].淄博學院學報,2001,3(4):80-83.
[6]梁博,王曉燕.我國水環境污染物總量控制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5,26(1):94.
[7]李進催.關于加強文成縣環境監察力量的思考[J].文成縣環保局2014年內刊,2014,1:12.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