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全國多地出現 “十面霾伏”、地下水污染、 固體垃圾堆放污染土壤等諸多環境污染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 環境工程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提出科學發展觀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戰略方針,使得環境工程建設成為城市建設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舉措,深受廣大人民的關注和重視。基于此,本文對生態城市的環境工程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措施進行了詳實的闡釋與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城市;環境工程;問題;對策
前言
20 世紀中期提出了環境工程這一論述,其初期的特征主要是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突出和影響范圍的擴大,環境工程領域也在不斷擴展。呈現出整體化、高度分化和生態化的趨勢,其體現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以及人類工業文明的綠色化。當前,作為環保科技發展的核心和源泉,環境工程促進了人類從工業文明向綠色文明的過渡,對我國實施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促進作用,經過多年的努力,環境工程學科涉及到了大量民用、化工及農業工程領域。
1.環境工程概述
維基百科中環境工程的定義是:環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屬于一種交叉學科,與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都息息相關。目前環境科學的核心工作就是污染源的處理。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環境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以下等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二是水污染防治工程;三是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工程,以及與環境污染防治有關的一系列建設工程都可以被定義為環境工程。
2.生態城市環境工程問題分析
2.1空氣污染
該污染是建筑施工中的突出問題,在施工過程中,在舊的建筑物摧毀或者爆破中,在建筑材料運輸過程中,都會有泥土撒落在城市道路上,粉塵飄散在空氣中,尤其是在氣候條件相對干燥的地區,如遇大風天氣,粉塵的危害會變得更加猖獗,給城市的空氣帶來污染。另外,在建筑物的室內裝修上,涂料和墻體填充材料可能含有氯、甲醛、苯類等有害物質,會對人們的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2.2水污染
不管是工業生產還是工業用水,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不夠成熟, 污水處理設備落后, 一些污水經過簡單的處理就排放到江河湖泊等水源中,造成水源污染,或經簡單處理后直接地表排放。一些地方污水排放管道未集中布置,不能對污水集中處理。
2.3噪聲污染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例如推土機的聲音、運輸車輛的啟動聲、打樁的聲音、混凝土攪拌的聲音等,這些噪聲尤其是對老人、病人、嬰幼兒得影響最大,對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4生活垃圾
隨著城市人口規模的逐漸擴大,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漸提高,從而所產生的消費能力也在逐漸的上升,對此將給城市生活垃圾帶來較大的問題。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含以下等幾個方面:生活垃圾、商場垃圾、餐飲垃圾等。據有關信息調查顯示,每年城市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將達幾千噸左右,即便是中小城市也將產生幾百噸的生活垃圾,這些垃圾的產生很大程度上將阻礙城市的發展建設。城市生活垃圾在處理過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這樣不僅僅能夠節約成本,還能在很大程度上獲得較好的效益,所以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相關執行者要考慮其對城市形成及人們生活的影響,結合有效的科學措施,對其進行分類處理。
3.生態城市環境問題解決對策
環境工程保護主要是指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與自然界發生的關系,建筑過程是人類改變自然的一個過程,不可避免的會對自然產生一定的影響與破壞,例如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的污染。
3.1完善法律法規和建立標準的管理體系
環境工程管理工作中, 要完善相關聯的法規法律, 建立標準的管理體系并嚴格的實施。從而在管理上有據可依,在法律法規方面具有法可依。建立標準的管理體系系統,可在環境工程管理基礎上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環境工程實驗過程中,應在相關網站制訂完善的管理規定,列出實施的規范,有了這些依據,就從根本上有效的增強環境工程實驗的管理。
3.2加快技術的更新
提高建筑的節能標準,同時不可犧牲人們的居住舒適度,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技術應用的創新。 建筑工程盡可能的不要消耗煤炭或石油等一次性能源,而是消耗可再生能源,以節約材料為前提。滿足建筑隔熱、保溫、防噪聲的要求。通過技術人員利用新手段新技術去探索和研究,實現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3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加大環境工程建設技術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設立完善的環境建設工程的投資機制, 吸引社會資金、外來資金的注入,使企業積極的參與到城市環境工程中來,為城市的環境工程建設增加籌碼。只有資金充足,才能引進研發先進的污染物處理設備及相關技術為環境保護提供可靠有力的支持,從而提高城市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垃圾污染的處理效率。
3.4創新發展環境工程,打破傳統思想束縛
環境工程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擺脫原有固有的觀念束縛,要敢于創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要將多種學科融入其中,來完善其建設發展的需要。其中環境工程比較重要的兩大體系則是自然環境和實驗室環境工程兩種,在未來創新過程中必須從以上兩種環境工程中加以完善,力求兩者在發展過程中趨于平衡。具體創新方法有以下幾種:(1)發展建立環境工程聯合網站,與先進技術接軌。(2)增強與國型技術交流,引用先進技術。(3)培訓高素質、高技能、創新性人才。
3.5提高社會公眾環境意識,加大環境事業投資力度
環境工程管理工作可以說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要獲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就應當積極引導和宣傳鼓動。人們觀念的轉變不在一朝一夕之際,而是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改變對環境管理工作的認識,只要持之以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環境事業,如環境工程建設, 環境工程管理人員的培養, 都需要資金的投入。 為了確保環境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地建設,以便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好地解決環境問題,就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4.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從現階段我國城市環境工程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總結, 不難看出, 環境工程建設對城市經濟建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相關建設者必須加強對這方面工程建設的管理意識,在保證推動城市建設發展的前提下,將城市建設發展與環境工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立足于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 真正意義上實現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為構建和諧社會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呂峰.淺析當前我國環境工程建設中的難點與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7).
[2] 姜爽,王丹,王蕾.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應對措施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4).
[3] 臧新宇,李志國.談談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應對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