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俏潔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湛江524037)
分析鎮痛藥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響
陳俏潔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湛江524037)
目的:探討鎮痛藥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其中有31例術后未使用鎮痛藥物,無明顯疼痛,有69例術后有明顯疼痛,使用了鎮痛藥物。在69例使用鎮痛藥物的患者中,根據患者使用鎮痛藥物的不同,分為A組、B組,A組(34例)使用雙氯芬酸鈉、碳酸鈣D3片聯合治療,B組(35例)采用鹽酸曲馬多、碳酸鈣D3片治療,比較三組L1-L4骨密度與骨痂生長狀況。結果:①骨痂生長情況:A組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B組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A組與B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②A組用藥后的L1-L4骨密度值低于B組、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B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骨質疏松性骨折術后采用鹽酸曲馬多治療,不會對骨折愈合產生太大影響,然而采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則會導致骨折愈合時間延長。
骨質疏松性骨折 鎮痛藥 愈合
骨質疏松癥在中老年群體中患病率非常高,在疾病早期階段,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腰背部疼痛,嚴重情況下,可引發骨折,常見骨折部位為腰椎部、胸椎部、髖部等[1]。針對骨質疏松性骨折,臨床主要給予手術治療,不過部分患者術后會有明顯的疼痛癥狀,因此,需要采用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本文主要分析鎮痛藥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產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2014年1月~2016年1月)為研究對象,有69例術后存在明顯疼痛,給予鎮痛藥物治療,根據鎮痛藥物使用的不同,分為兩組,A組(34例)采用雙氯芬酸鈉、碳酸鈣D3片治療,女性21例,男性13例,平均年齡(56.42±6.94)歲,B組(35例)采用鹽酸曲馬多、碳酸鈣D3片治療,女性20例,男性15例,平均年齡(57.38±7.65)歲。將31例術后無明顯疼痛,未使用鎮痛藥物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女性13例,男性18例,平均年齡(56.73±7.51)歲。三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術后不給予鎮痛藥物,取600mg碳酸鈣D3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口服,每天1次。
A組:給予雙氯芬酸鈉、碳酸鈣D3片治療。取碳酸鈣D3片600mg,口服,每天1次;每次取100mg雙氯芬酸鈉(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坪山制藥有限公司)口服,每天2次。
B組:采用鹽酸曲馬多、碳酸鈣D3片治療。碳酸鈣D3片用藥方法與對照組一致,每次取100mg鹽酸曲馬多(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天2次。
1.3觀察指標:觀察L1-L4骨密度與骨痂生長狀況。隨訪時間為42d(6周),對比分析每周的骨痂生長情況。
1.4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t、X2分別檢驗計量、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骨痂生長狀況分析:就骨痂生長情況而言,A組與B組、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B組的骨痂生長情況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

表1 骨痂生長狀況
2.2L1-L4骨密度分析:用藥前,A組、B組、對照組的L1-L4骨密度值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A組的L1-L4骨密度值低于B組與對照組,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從B組、對照組的骨密度值上看,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表2 L1-L4骨密度值
骨質疏松癥在中老年群體中患病率較高,極易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活質量。目前,手術是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最主要手段,通過對患者給予手術治療,有利于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會伴有明顯的疼痛癥狀,為此,臨床需給予鎮痛藥物,緩解術后疼痛,改善生活質量[2]。
雙氯芬酸鈉在創傷骨科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具備退熱、鎮痛、抗炎的功效,治療效果良好。該藥物為非甾體抗炎藥,這類藥物在化學結構上存在一定差異,不過藥物的作用機制、療效類似,對環氧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促使前列腺素生成減少,能獲取理想的鎮痛效果。有研究表明[3],非甾體抗炎藥能夠將骨折愈合時間延緩,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與這類藥物阻斷前列腺素生成有關。
鹽酸曲馬多屬于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鎮痛效果顯著,能夠滿足臨床鎮痛需求。有研究表明[4],鹽酸曲馬多的藥物依賴性低,按照常規劑量給藥,不會出現呼吸抑制、平滑肌痙攣等表現,安全性較高。除此之外,該藥物也不會過度影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易于被患者接受。
通過本次研究得知,A組骨痂生長情況與B組、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A組的生長速度最慢,這表明A組用藥會導致骨折愈合時間延長,B組、對照組的骨痂生長情況無差異,骨折愈合情況良好。就患者的骨密度值而言,A組與B組、對照組同樣存在很大差異。本次研究表明,A組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會導致骨折愈合時間延長,B組使用鹽酸曲馬多不會對治療結果產生太大影響。
綜上所述,臨床針對骨質疏松性骨折,可采用鹽酸曲馬多緩解患者的疼痛,不會對骨折愈合情況產生明顯影響,鎮痛效果良好,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1]余舒芳,林建華,李毅中,等.骨質疏松性骨折二級預防的綜合管理——骨質疏松性骨折二級預防示范基地福州中心專家共識[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6):808-812.
[2]黃亞峰.鎮痛藥影響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3):304-306.
[3]楊澤賢,楊吉恒.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9):2461-2463.
[4]邱貴興,裴福興,胡偵明,等.中國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全文)(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斷及治療原則)[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6):795-798.
R683
B
1672-8351(2016)10-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