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巖
晚期腸癌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探索
●張紅巖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晚期腸癌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01月至12月間本院接診的晚期腸癌病患30例,以護理方式為分組依據,將30例入選病例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有15例病例。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服務方案,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案。分析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生存質量的五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更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對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3.33%,明顯比對照組的66.67%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晚期胃癌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改善患者的生存指標,提高護理評價,值得借鑒。
優質護理服務;晚期腸癌;效果
腸癌屬于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該病的發病率與致死率較高[1]。臨床治療該病主要采用手術療法,然而大部分腸癌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入院治療時病情已經發展為晚期腸癌。針對晚期腸癌患者,臨床主要采用化療法,然而患者在治療期間容易產生焦慮、煩悶、恐懼等不良情緒,給治療效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治療期間有必要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2]。此次研究,筆者將以30例晚期腸癌病患(收錄于2015年01月至12月)為對象,著重剖析晚期腸癌護理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30例入選病例都為經臨床相關檢查確診符合“晚期腸癌診斷標準”,且自愿參與此次研究的晚期腸癌病患,就診時間:2015年01月至12月。根據護理方式,對30例病例進行分組:對照組(n=15)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在36-78歲之間,平均(57.3±18.4)歲。觀察組(n=15)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在37-79歲之間,平均(57.5±18.6)歲。比較各組的就診時間和性別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5例對照組病例都選擇使用常規護理方案,包括: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遵醫囑用藥;落實基礎護理工作。15例觀察組病患都選擇使用優質護理服務方案,詳細如下:
(1)心理護理。受疾病的影響,患者非常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所以,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并及時了解其性格特征,然后再為患者制定一份個體化的心理指導方案。用溫言的語言安慰患者,幫助患者重塑治療信心。
(2)健康宣教。將晚期腸癌的相關知識向患者作出詳細的講解,并告知治療的方法、目的、意義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與此同時,醫護人員還可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舉辦相應的娛樂活動,以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幫助其緩解疼痛。
(3)飲食干預。醫護人員應該為患者制定科學的膳食方案,讓患者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
(4)運動指導。視患者的病情狀況,同時結合其病情,為患者制定一份具有個體化以及科學性的運動方案,注意運動時間和運動量,患者病情穩定后,逐步增加運動量。
(5)出院指導。于患者離院前,向其發放本院自制的“出院指導書”,同時叮囑定時、定量服用,嚴禁私自停藥亦或者是更改用藥劑量,并將回院復查的時間詳細告知患者。
1.3 觀察指標
從五個維度入手評價患者干預后的生存質量,包括:健康狀態;生理狀態;情緒狀態;日常生活;社會活動[3]。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
利用本院自擬的調查問卷,評價患者對此次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評分>90分,滿意;評分在60-90分之間,一般;評分<60分,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2.1 比較患者干預后的生存質量
綜合分析表1中的數據,筆者總結出:觀察組干預后的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表1 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的對比分析表(分,x±s )
2.2 比較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3.33%,對照組為66.6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下表2。

表2 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分析表(n[%])
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飲食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而且逐步趨于年輕化。據調查[4],超過70%的腸癌患者均存在疼痛癥狀,50%以上的患者疼痛劇烈。疼痛癥狀不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不利于臨床治療。因此,在治療晚期腸癌患者期間,應該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措施。
優質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全面滿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比如:心理需求等[5]。及時、有效的心理指導能緩解患者的焦慮等不良情緒,使其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增強治療信心。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依從性。飲食干預通過為患者制定個體化膳食方案,在滿足患者營養需求的基礎上,增強患者的免疫能力。同時輔以運動指導,進一步增強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出院指導包含了藥物用法和出院注意事項,患者及家屬可以參照出院指導書進行自我護理,按時入院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護理方案[6]。
在此次研究當中,15例對照組病例均接受常規護理,15例觀察組病例都接受優質護理服務,結果表明,觀察組的健康狀態、生理狀態、情緒狀態、日常生活以及社會活動評分均比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這一結果提示,優質護理服務對改善患者的生存指標以及促進病情康復具有顯著作用。此外,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之比為:93.33%vs.66.67%,P<0.05,這一結果提示,優質護理服務能夠增強護理質量,提高護理評價。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在晚期腸癌護理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薦。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人民醫院)
[1]李少榮,王軍靜.對晚期腸癌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探索[J].醫學信息,2015,29(32):189-189.
[2]虞燕霏,毛小英.優質護理模式對直腸癌患者的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10):1289-1290.
[3]羅正明.優質護理服務對結腸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28(13):123-124.
[4]王穎.優質護理服務對結腸癌晚期患者疼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05(13):195-196.
[5]陳曉榆.優質護理用于貝伐單抗化療治療晚期結腸癌中的效果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5):466-467.
[6]徐志翠,王菊霞,朱慧玲,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晚期直腸癌同步放化療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