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同濤/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蛋雞絳蟲病的防制
楊同濤/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近幾年來,絳蟲病在蛋雞生產中發病頗多,由于對寄生蟲病的防范意識較低和對生產性能的危害認識不足,容易忽視寄生蟲的問題。蛋雞發病時,死亡率不高,產蛋性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近兩個月在遼寧和內蒙技術服務過程中開產蛋雞時常發生,現從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簡單闡述。
(一)流行特點
該病主要發生于每年6~11月份,各種年齡的雞均能感染,其他禽類如火雞、珠雞、孔雀等均可感染,17~40日齡的雛雞最易感,且死亡率較高。走訪客戶過程中,發病雞群主要是開產蛋雞,該病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常表現為產蛋量下降,下降5%~10%,有些雞群出現產蛋率徘徊在90%左右,無產蛋高峰,個別嚴重常因繼發細菌或病毒病死亡。
(二)絳蟲發育史
蛋雞絳蟲病是由絳蟲寄生于蛋雞小腸中引起的疾病,由絳蟲的頭節(吸著器官),吸附于宿主腸道,主要通過中間宿主螞蟻、蒼蠅、金龜子等傳播。成蟲隨糞便排出的孕卵節片被中間宿主螞蟻、蒼蠅吞食后,節片中的六鉤蚴在體內經2周左右發育為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帶有似囊尾蚴的螞蟻或蒼蠅被雞吞食后在小腸內經2~3周的時間發育為成蟲,并排出成熟節片。
(三)臨床癥狀
產蛋期蛋雞發病時會出現采食量下降,體況消瘦,并有貧血癥狀,羽毛蓬亂。由于絳蟲寄生于腸道,頭節吸附腸道粘膜,造成腸道粘膜完整性受損,引起出血性腸炎。仔細觀察籠下面的鮮糞便會有紅色或鐵銹色高粱樣糞便出現,并且在糞便上發現大小不等的白色米粒大絳蟲節片;有時可見節片蠕動。大量蟲體聚集時會引起腸堵塞,可導致腸破裂及腹膜炎引起死亡。產蛋量下降,蛋的顏色變差,變小。
(四)剖檢癥狀
剖檢營養較差的雞只,打開腸道后小腸內發現白色帶狀疑似絳蟲的蟲體,腸粘膜有卡他性炎癥。
(五)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實驗室檢測做出綜合判斷。
(六)防治措施
1.雞絳蟲在其生活史中必須要有特定種類的中間宿主參與,因此預防和控制雞絳蟲病的關鍵是消滅中間宿主,經常清掃雞舍,及時清除雞糞,做好防蠅滅蟲工作;制止和控制中間宿主的孳生,飼料中添加環保型添加劑如在流行季節里飼料中長期添加環丙氨嗪。
2.雞舍要定期消毒,采用全進全出,幼雞與成雞分開飼養。
3.定期進行藥物驅蟲,建議在60日齡和120日齡各預防性驅蟲一次,產蛋雞每年春秋兩季各驅蟲1次,選用吡喹酮(禁用)或者芬苯達唑。
4.臨床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法是:可選用芬苯達唑為防止繼發腸道感染,建議水中添加硫酸粘菌素和地美硝唑進行治療及預防,同時水中添加魚肝油及維生素以加快腸粘膜的恢復。
(七)小結
針對該病,加強飼養管理基礎;消除中間宿主是關鍵;藥物定期預防是手段。只有提高對該病的認知度,加強對該病危害性了解,綜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該病,較少經濟利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