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澤梅
淺論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許澤梅
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電算化,可以擴大會計數據領域,強化會計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但是在實行的過程中也顯現出各種問題。本文分析了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意識薄弱,會計電算化軟件利用不充分,缺乏會計電算化復合型人才以及會計電算化缺乏安全性和保密性等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意見。
事業單位 會計電算化 問題 對策
(一)會計電算化的概念
會計電算化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中的簡稱,是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部分替代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和決策過程。會計電算化改變了會計核算方式、數據存儲形式、數據處理程序和方法,擴大了會計領域,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是整個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務的一次根本性變革。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1979年起步,迄今30多年的時間,在企業推進的較快,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較晚。從開始的自發發展,后來的穩步發展,到深入發展階段,起步較早的,已經探索進入深度融合階段了。
(二)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功能
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包括賬務處理、固定資產管理、工資管理、預算決算、項目管理、納稅申報、政府采購、非稅收入上解、銀行賬戶年檢、統計報表等模塊。但是,目前事業單位經常使用的只有賬務處理模塊,具體包括系統初始化、記賬憑證輸入、記賬結賬、賬簿處理、報表處理等環節。部分省級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工資管理等模塊也有所涉及。
會計電算化已經從普通的會計核算系統向以會計軟件為核心,集財務管理、財務計劃、統計報表為一體的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轉變。但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快速推進,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需要采取應對措施。
(一)對會計電算化認識不足,發展不平衡
我國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起步晚,一些管理者認識不到開展會計電算化是當今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趨勢,是管理現代化的需要。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跟企業相比年齡較大,習慣長期手工記賬,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一些會計人員簡單地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會計核算工具的改變,不積極主動更新會計電算化的知識,尤其對會計電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嚴重質疑,影響了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推廣。
2016年,我省建筑業勞保統籌系統對全省是市本級的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了升級,升級為最新的網絡版,由于相關人員對網絡版安全性的質疑,此項工作進展緩慢。目前,省屬事業單位和市屬單位基本實現了會計電算化,部分縣級和鄉鎮事業單位幾乎還在用手工記賬,尤其是鄉鎮事業單位,嚴重缺乏會計人才,對復式記賬方法都不是很了解。我系統縣級單位目前還沒有進行會計電算化核算。
(二)會計電算化軟件功能利用不充分
會計電算化軟件的功能非常強大,可以進行賬務處理、固定資產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工資核算以及銷售和利潤核算、報表分析等。但是,事業單位的會計電算化主要使用賬務處理模塊,進行著與傳統手工記賬方式很相似的會計核算模式,也有單位嘗試用固定資產核算模塊和工資管理模塊。會計電算化系統其他的功能還沒有完全普及,電算化軟件功能利用不充分。
究其原因,一方面,事業單位只是初步改變了無從業證書在崗會計的局面,會計人員也只能進行簡單的賬務處理工作,不具有財務分析從業的能力。另一方面,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工作非常薄弱,很多事業單位只有一名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的制單、記賬以及審核都由同一個人操作完成。人員配置不足,不能做到職權分離。
(三)缺乏復合型人才
盡管目前事業單位中的財會人員都經過相關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取得了會計電算化證書,但是只限于初級的操作方法,沒有經過更高級的培訓,特別是既懂計算機又懂財務軟件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幾乎沒有。
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相當于是“鐵飯碗”,加上編制人數及職數的限制,工作人員沒有提升自己的動力,財務人員的工作繁瑣,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去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四)會計電算化系統缺乏安全性、保密性
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會計資料是計算機根據既定的程序生成,數據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丟失。比如電腦硬盤毀損、被黑客攻擊、操作員密碼泄露等。
此外,由于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對于軟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權委托軟件銷售商進行處理,包括管理權限的設置、電腦維護甚至初始建賬以及日常賬務處理的小問題都由軟件公司出面解決,操作員的賬戶密碼長時間泄露給軟件公司人員,加上軟件按公司人員的流動性大,也帶來極大的財務數據安全隱患。
(五)會計電算化軟件缺乏維護升級
目前事業單位使用的財務軟件良莠不齊,不同程度的存在版本較低,軟件后期維護不到位,有的單位所使用軟件的供應商已經不存在了,無法進行軟件升級和售后服務。不同軟件公司開發的軟件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沒有統一的數據接口,難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流。
(一)全面普及會計電算化工作,提高認識
會計電算化的好處顯而易見,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應加大宣傳,讓各級領導和財會人員轉變觀念,重視會計電算化的開展,積極面對出現的問題,穩步向前推進。
因地制宜,區別事業單位的不同情況,促進基層單位逐步實現會計電算化。對于看站電算化初期的單位,鼓勵其采用評審的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和業務部門推廣的通用會計核算軟件;對于已經有一定會計電算化基礎,且通用軟件不能滿足財務管理要求的單位,鼓勵其自行開發或委托開發適用于本單位的會計核算軟件;全面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要在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和制度建設的同時,逐步與單位內部其他管理系統對接,推進單位整個信息管理系統的現代化。
(二)積極培訓電算化人才
會計電算化人才的缺乏是制約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瓶頸。建議更新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年齡結構,增加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編制,鼓勵財務人員考取職稱,同時將會計電算化知識和技能分階段納入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必修課程之一。
建立電算化人才考核和激勵機制,全面提高電算化人才的專業水平。目前,關于電算化人才,沒有專業的分等次的認證,只是進行基礎培訓后上崗操作。將單位的會計電算化水平納入單位的目標任務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適當獎勵。電算化的規范決定了賬務處理的規范,而賬務處理直接關系到單位內控和執行財經紀律的規范程度,提高電算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單位的內部控制,同時也全面提升了會計電算化從業人員的素質。
(三)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
將重要數據備份儲存2份,放在合適的地方保存。定期對數據進行檢查和復制,防火墻技術、信息加密儲存、網絡防毒、身份識別等措施的采用,防止黑客和病毒的侵襲。也可以針對本單位的特定狀況,開發相應的技術來保護系統,要實現軟件維護工作的日常化、正規化。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出現變動后,要及時有效地對一系列軟件進行修改和加密。
(四)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制度建設
在電腦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會計電算化中也出現不斷更新換代的問題,針對問題,對現有的程序和方法要不斷地更新和完善,使會計電算化工作更加規范化,建立準則類法規對會計電算化軟件進行規范,杜絕軟件的非法功能。
建立一整套電算化模式下的規章制度,統一會計電算化軟件的行業標準,將內部控制設計在電算化軟件系統里,遵守不兼容權限分離原則;相互制約原則;安全、保密原則;內部防范原則。
(五)加強對事業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監管
目前的審計主要針對賬務本身進行,重點在于審計單位收支往來的規范性,而對于會計電算化系統應用的審計幾乎沒有涉及。建議加強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監管,通過單位內部自查和上級主管部門督察等方式定期對從會計電算化系統初始化到操作員權限設置,以及賬務處理到賬表輸出任意環節全覆蓋審計,排查漏洞,提高會計電算化軟件操作的規范性。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事業單位全面普及并深入發展會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會計電算化將向一體化方面、向管理會計方面發展。隨著軟件市場的規范,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制度也將實行統一的標準,全面推進會計電算化軟件向知識處理、職能型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為陜西省建筑行業勞動保險基金統籌管理辦公室)
[1] 賴建英.企業會計電算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4).
[2] 鄒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完善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1):126.
[3] 葉禮芳.淺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06):150.
[4] 邢凌云.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與財務管理的融合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3(06):137-138.
[5] 任芳.淺談會計電算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現代經濟信息,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