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梅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優化及問題反思
楊亞梅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屬于我國資產的主要構成之一,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力度,強化應用效益,對于促進行政管理制度改進和調整公共財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優化及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反思,旨在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行政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 管理模式
由于經濟體制不斷變革,以及對外開放獲得理想的成就,我國國民經濟以及多項社會事業均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改革重點放在了國有企業以及經營性資產方面,有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和非經營性的資產較少,導致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當中存在著不合理及顯失公平等一系列的問題。
(一)所有者視角
經過分析和研究筆者覺得,在我國,雖然政府具有國有資產的相應所有權,但是站在現實的角度去看。因為行政事業單位點較多,并且線比較長,以各種各樣的形勢存在,分散在多個部門以及不一樣的地域,而作為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的財政部門不具備有效的方式和力度,沒有辦法對于國有資產實施高效的監督管理,造成國有資產實質上被很多主管部門占有并且掌控,進而使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十分混亂,無法真正將其管理職能發揮出來,因此,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這一問題。
(二)監管人員的視角
因為所有權虛擬設置以及不斷稀釋,造成管理人員存在缺位的情況,從而造成國有資產管理缺乏邏輯性。主要是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管理手段缺乏科學性,造成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三)使用人員視角
因為國有資產所有者長時間缺位,沒有辦法構成對于使用人員有效的監督管理,構成長時間以來各自為政,我國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實施,導致使用人員頻繁出現約位的情況。主要表現在資產使用方面的越位,資產處理方面的越位,同時國家利益部門化現象十分嚴重。
針對公共財政的規定探索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制度,依照財政以及事業單位制度變革,重新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式,建立我國所有的,每層政府分別監督管理,財政對于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單位占據并運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新型方式。根據市場經濟提出的條件,研究國有資產和公共財產管理二者結合,國有資產和預計以及財務管理三者結合的方式,構建一個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有一定好處,能夠推動國有資產科學分配及高效運用的管理制度。
大部分國家把政府采購當作公共支出的重點,構建相對統一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對于我國當前時期政府采購機制起到一定的參考。編制政府采購法具體的執行規則,標準資產政府采購這一行為,完善財政支出整體整改的功能,強化財政支出管理,達到貨幣和食物以及支出預計指標和資金之間的區分,科學分配國有資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引用效果,逐漸縮短和其他間的距離,滿足國際經濟一體化需求,確保政府采購活動的公開程度,推動廉政建設,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針對自身資產情況與智能需求,在預算范圍當中制定采購方案,將其上報到財政部門審核批準,始終堅持先做好部門預算之后再支出資金,確保政府采購工作能夠嚴格的根據審批的預算進行,預算管理與政府采購機制構建和執行相輔相成,一個都不能缺少。
在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的前提條件下,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臺賬,重點應用到記載具體事務資產全部以及分配情況和資產改變,體現資產構成和占有主體轉變到處理或者報廢的整個流程。詳細的操作主要分成三點,首先,在每級財政部門負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科室中,安排改級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主臺賬。其次,在專門資產管理以及行政事業單位主要管理部門的地方設置相應權利的粉臺賬。最后,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的機構當中,設置其運用的資產臺賬。
(一)構建外部監督體系
無論哪個級別的政府均要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詳情放入管理部門主管者考察日程當中,同時當作其職務任免的主要根據。對于因為資產管理與使用不恰當導致的資產浪費和不科學損失這些問題,必須要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以及資產監管者和使用者經濟方面的責任。若存在違法情況的必須要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針對每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占用和應用以及管理的現狀,要在規定時間內公開給社會,最大限度將輿論監督作用發揮出來。審計要盡可能地將國有資產監管功能發揮出來,強化行政事業單位預計范圍支出以及范圍外支出構成的資產審計。
(二)提升內部監督體制
每個行政事業單位第一必須要構建健全的資產管理內部掌控機制,退管資產卡片以及臺賬管理機制,廢棄資產賬銷案存機制,資產結算年度審核報表機制,嚴格的依照我國統一財會制度實施,資產管理事項申請匯報審核批準與登記備案體制,將單位資產實物和財務以及產權管理這些工作慢慢引到正道。總體上提升行政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程度。還要構建并真正的落實資產管理到個人責任的制度,將資產完整程度和負責人工作聯系起來,當作其職位晉升的考核一部分。另外,實行資產管理工作者上崗必須具備相應的證件,針對主要部門和核心設施采取管理者委派方式,保證資產管理者獨立,從而能夠對工作更加負責。
(三)引進社會監督力量
最大限度發揮會計事務所這些社會上面的中介企業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進行監督,提升資產管理的公開性,改革中介企業僅對于企業會計年度報表實施審計,卻不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年審計的誤區。
通過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優化及相關問題反思的進一步闡述,使我們了解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屬于我國資產的主要構成之一,由于經濟體制不斷變革,以及對外開放獲得理想的成就,我國國民經濟以及多項社會事業均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改革重點放在了國有企業以及經營性資產方面,有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和非經營性的資產較少,導致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當中存在著不合理及顯失公平等一系列的問題。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力度,強化應用效益,對于促進行政管理制度改進和調整公共財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解決國有資產管理混亂的問題,提升其使用效率。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優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作者單位為萊州市國有資產運營中心)
[1] 吳春蓮.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58-59.
[2] 呂鈾.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15(07):49+171.
[3] 縱瑞生.創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20):214.
[4] 呂曉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優化建議[J].財會學習,2016(03):22-23.
[5] 李學軍.淺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問題及完善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95.
[6] 王娟.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新模式[J].經濟視角(中),201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