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平
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后的體會
沈翊平
隨著我國財稅政策的不斷完善,“營改增”已在全國各地區、各行業全面推廣和實施,同時,該政策實施給地勘企業造成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地勘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納稅管理等方面最為明顯。本文主要針對地勘企業“營改增”全面實施后的深刻體會,并對各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全面分析,針對相關影響提出相應解決措施,為實現地勘企業稅制改革提供參考依據,確保地勘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與良性發展。
地勘企業 “營改增” 體會
“營改增”改革主要是指以前需繳納營業稅的企業改為需繳納增值稅,由于增值稅繳納只需要針對企業增值額進行征稅,其不需用對其他相關過程中已經征過稅的部分再進行納稅,所以,我國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相關行業中全面實施“營改增”納稅改革。該納稅改革首先以上海市作為試點,逐漸向全國范圍展開。自“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其有效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加快了中小企業組織結構模式的轉變。
自2013年以來,我國各地區交通運輸業和部分服務業開始全面實施,其后,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將工程勘察、勘探服務行業也納入到了部分現代服務業行列之中,這也成為了地勘企業“營改增”實施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已成必然,其實施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快地勘企業經濟轉型,推進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營改增”稅制改革全面不但給地勘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納稅風險,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稅務政策推廣,地勘企業應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做好應對措施,進而確保地勘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與良性發展。
(一)“營改增”的積極影響
從稅負角度來看,“營改增”稅務政策的全面實施加大了地勘企業的稅負負擔,而從地勘行業長遠發展來看,“營改增”稅務政策實施能夠有效加強和規范地勘企業內部管理,并在實施過程中,地勘企業能夠逐漸將“營改增”產生的壓力轉變為動力,這給地勘企業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我國之所以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其主要是由于“營改增”能夠有效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增強企業分工合作和科學技術的創新,提升地勘企業市場整體化規范意識,調整地勘企業經濟管理結構,進而增強地勘企業核心競爭實力。同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還能夠通過合理避稅來減輕企業稅務負擔,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實現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一方面,在地勘企業實施“營改增”之前,企業所購買的材料和辦公用品都采用零星采購的方式,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這些材料和辦公用品的采購可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來實施稅額抵扣,因此,一些地勘企業將零星采購轉變為了到正規商店去進行采購。這使得地勘企業的進項稅抵扣額大幅度提升,從而有效刺激了企業經濟生產方式的轉變,實施產業整個經營模式升級,加快了地勘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另一方面,為了取得更多的進項稅額來降低地勘企業稅負,一些地勘企業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和分包商來作為其合作伙伴,并能夠向小規模納稅人索取其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保障了國家的稅收收入,避免了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同時,一般納稅人能夠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實現進項稅額抵扣,進而提升了一般納稅人在市場行業中的競爭實力。
(三)對各業務板塊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有效起到了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從根本減輕了企業的稅負負擔。由于地勘行為與其他相關行業存在明顯區別,其地勘企業普遍具有地域分布廣、管理層多以及經營種類多樣化等特點,也由于其特點使得其擁有多種不同的業務板塊和內容,比如地質勘探行業、地質勘查延伸行業、地勘加工制造行業以及地勘賓館旅游服務行業等。其中,對地勘加工制造行業而言,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稅務政策后,對其影響并不是很大,其行業都是按照17%的稅率來進行增值稅繳納的,但考慮到地勘加工制造行業可從“營改增”實施后擴大的行業中取得更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增加了其進項抵扣稅額,所以總的來說在實施“營改增”后對地勘加工制造行業增值稅負起到了降低的作用;對地勘賓館旅游服務行業而言,其繳納的增值稅稅率同原行業營業稅稅率相同仍然是5%,所以地勘賓館旅游服務受到“營改增”的影響極小;對地質勘查延伸行業而言,其已被國家稅務總局納入到現代服務行業范疇之中,其主要是以建筑工程施工為主;對地勘企業和地質勘查企業而言,其企業經營業務都受到“營改增”政策影響,稅務籌劃在該政策實施條件下將出現較大的變化。
(一)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管理
地勘企業被納入“營改增”稅收政策范圍內后,其應當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管理。地勘企業要實現增值稅額抵扣,應當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加大對施工材料采購和加油等發票的取得管理。當前,我國加油站都具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然而各加油站專用發票數量都受到國家稅務總局的控制與管理,其開具要求和手續相對較為復雜,地勘企業不但要向加油站提供其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以及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明等材料,同時還要汽油使用完才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地勘企業應統一以企業名義辦理加油卡母卡,其后將加油金額分配到各子卡中,這樣便可直接通過母卡來進行加油卡充值后,其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不但規范了專用發票的取得管理,同時還簡化了管理環節。與此同時,地勘企業還應統一采取大宗物資采購,從而便于取得更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進項稅額。
(二)明確新老項目適用稅率及管理
隨著全國各行業“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地勘企業也被劃分至該稅改范圍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改增值稅相關政策指出,地勘企業施工項目合同簽訂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其稅率仍然按照3%進行簡易征收,而合同注明開工日期在2016年5月1日后的項目,其視為新項目按照“營改增”后的11%進行征收。這就使得,當前地勘企業應全面加強勘探施工項目管理,并根據國家稅務局規定來判斷和明確該勘探項目應選用的稅率和會計處理方法,避免納稅重復或少繳稅現象的發生。
(三)規范會計科目設置與會計核算
由于地勘企業實行了“營改增”稅收政策,這就使得其相關會計處理也同樣發生了轉變。地勘企業應當根據“營改增”后所能夠涉及的相關業務來增設相關增值稅會計科目,其后根據地勘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情況來設置相關賬戶,進而規范會計科目設置和實現會計核算與納稅申報對接。除此之外,地勘企業還應當對稅制改革后的稅負變化情況進行比較與分析,嚴格依據國家制定并頒布的相關“營改增”稅法規定進行進項稅額抵扣。只有地勘企業嚴把抵扣稅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和規避“營改增”稅收政策改革給地勘企業會計核算所帶來的相關財務風險。
自國家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以來,其給地勘企業帶來巨大的影響,不但加大了地勘企業的稅收壓力,同時也更好的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的發生,從而減輕企業稅負負擔。地勘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析“營改增”稅制改革能夠給自身帶來的影響,規范企業財務管理,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合作,為“營改增”稅務政策實施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也為推進地勘企業持續經營與發展提供幫助。
(作者單位為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
[1] 郭月梅.增值稅擴圍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面臨的改革難題[J].經濟研究參考,2012(6).
[2] 吳丹彤,李學東,丁建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