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鋼,胡淞俊,陳紫筠
(廣州大學,廣州 510006)
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改革研究
高大鋼,胡淞俊,陳紫筠
(廣州大學,廣州 510006)
綜合性大學的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很特殊的教學領域,在當下的高等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設計改革始終是高校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繪畫專業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新時期的大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不同于高考美術教育,而是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人文素養。但是中國綜合性大學的繪畫專業課程大多與西方實用技術課程有聯系,文章將中西方繪畫專業的課程設計進行比較,回顧與借鑒優秀美術教育課程設計的典型經驗,反思當下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的不足之處,以探索發展長遠有效的繪畫專業的課程設計改革。
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改革
檢索:www.artdesign.org.c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中國綜合性大學的高等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傳承和普及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繪畫專業課程的價值體現為所有的學生學會創造有自己特色的藝術作品,是挖掘美術人才的良好途徑,讓學生學會用美術能力與素養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家庭、服務于個人。本文對中國綜合性大學的高等美術教育繪畫專業課程設計進行新的探索,對比中西方美術繪畫專業課程體系上的異同并分析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綜合性大學美術教育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審美體驗過程。繪畫專業的理論研究不再追求宏大的、統一的教育理論與體系,而是更多地深入到具體的社會藝術門類中對不同的就業需求提出具體的藝術教育理念與構想。我國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⑴ 對基礎課的教學非常重視,大部分課程時間安排都是以基礎課為主;
⑵ 對技能技巧訓練非常重視,相比較而言,輕視觀念上的教育;
⑶ 更加注重對藝術的人文情感表現力,體現情感更為積極的一面;
⑷ 建立在西方古典素描基礎上,以西方繪畫先入為主的基本功訓練模式。
以上四個特點也說明了中國綜合性大學有些依賴西方實用技術課程,傳統文化背景的消隱和我國對美術作品的評判標準泛化,在教學上西方繪畫方式與觀念在學生心中扎根,學生定向思維里面無非就是素描、色彩,色彩在剛入學的那會兒學生接觸最多的即是水粉和水彩,上了大學之后真正意義上接觸到油畫材料和丙烯材料。綜合型大學也開設了諸如國畫、陶藝、漆藝等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課程,但存在的問題是學生一味的追求臨摹,這個不光在中國畫課程里面出現,其他繪畫課程里面也同樣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對待作品缺乏藝術的眼光,照搬原作品的樣式,沒有靈活運用到技法,孔子《論語·述而》寫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臨摹前人的優秀繪畫作品可以去學習他的技巧和領悟其精神氣質,但如果只是照搬原作品而沒有加入自己的思想,這樣又有什么意義呢?
如今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新出來的事物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綜合型大學開辦繪畫專業也是為其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現在需要從綜合型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特點出發,來找準未來綜合型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的定位和目標。
哈佛大學將藝術學習當做是一種認知行為來研究,并因此創立了“零點項目”,該項目來源于美國著名哲學家納爾遜·古德曼教授,他認為藝術與科學是一樣的,都是在人的理解過程中發現、創造與增長知識的手段。他發現人們忽視了藝術符號的認識功能,疏忽了美術教育,所以才打算從零開始,也就是之前說的“零點項目”。繪畫課程里面設置的寫生內容,也是充分說明了感受生活是藝術過程的主要成分,這就要求作者不僅有感受的能力,還有改變感受的能力,可以使用與兒童同樣的發展系統,但是不是使用同樣的方法,要有運用符號的能力,把已知對象與圖畫、標記或其他意指它的因素聯系起來。反對將審美經驗的認識等同于概念的、推論的和語言性的東西。
我國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的基礎是建立在西方古典素描基礎上,卻并不是建立在中國畫的基礎上,也造成了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并不是說學生的造型能力不行,而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理解中國畫的精神,作畫光達到表面上的形似是遠遠不夠的,最終目的是要傳神。中國美術教育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還是欠缺不足,中國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用藝術技巧來進行藝術創作,沒有幾個學校開設過諸如美學、藝術批評等相關課程,也是受到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美術這個科目始終不等同于語數外的重要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下的狀況把美術教育視為應試教育來發展,限制了學生的藝術能力與審美能力。中國藝術教育正在以注重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目標的道路上發展,課程安排也是豐富多樣具有本民族特色,也開展了相應的選修課程,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文化底蘊,努力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同時也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養,讓學生的素質有所提高,不再是單純的傳授一定數量的知識,要求學生不僅有相應的專業技能,還要學會做人,從而有效地服務于社會。
西方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藝術為主要學習對象,融合各種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并且把這種文化多樣性的藝術教育融匯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們與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溝通,起初的西方藝術教育是以學校開設的畫室學習為基礎,注重學生的創作實踐,但隨著之后藝術教育新觀念的灌輸,美學與藝術批評等課程也走進了學生的課堂當中,豐富了學生創作實踐的真正價值,也不再是局限于視覺藝術,與藝術相關的門類也被概括進來,舞蹈、音樂等也提升了學生的藝術層次和品味,將學生的興趣從藝術的情感高度轉化到藝術的認知高度,同時也很注重學生在作畫過程中的審美能力的發展,以學科為基礎要求學生均衡全面的培養自身的感知力和想象力,要求學生在習作時要做加減法的實驗,從而獲得視覺和實踐經驗,在西方藝術教育領域中,藝術教育是以學科為基礎的將結構式、說教式經驗帶回藝術教育課程中來,既重視藝術本身的內在價值,也重視藝術的外在功能。
(一)對現有的綜合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進行整體評價和分析
綜合大學院校里面有很多各種不同專業,其中藝術學院是較為獨特的,繪畫專業則是藝術學院里面的重要專業。作為綜合大學里面的繪畫專業與那些藝術院校里面的繪畫專業應該有所區別,要發揮各院校的優勢,藝術院校的繪畫應是更為藝術化,師資資源及院校歷史等不同,而綜合院校里面則在體現繪畫造詣的同時,理應全面發展,在人文和藝術間做好權衡關系,充分發揮師資優勢。與更多的專業結合,繪畫也不要僅僅只限于全是繪畫學科,不然是沒有辦法與專業院校抗衡的。
這也是目前國內各大院校普遍的現象,在教學大綱里面各種學科和課程的不合理,導致眾多學生畢業后受生活所迫難以找到工作而被迫轉行,尤其是綜合大學學生,甚至連專科學校都不如,所以針對綜合大學里的繪畫專業需要改革,統籌發展,區分于專業院校,充分利用本校綜合優勢,合理改進教學大綱,優化課程及師資資源的分配,在繼承傳統文化專業同時,創新和開拓新的專業和結合其他專業來有效地迎合現代化社會,同時借鑒和引進更優質的教學體系和高級師資人才,完善整個藝術體系,讓各個專業相互交集,尤其是設計專業,更能有效地與生活完美結合。
(二)推動與完善繪畫專業課程綜合化改革,科學有效的服務地方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社會隨著經濟活動范圍的擴大,經濟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教學方式也必然要受到經濟的影響。當地實際的經濟發展水平為教學發展提供相應的經濟條件,同時也對教育提出一定的客觀要求。特別是在民族地區,在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對產業結構做出優化調整,這些變化導致對人才需求的數量和質量也隨之變化。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甚至是課程內容的安排都要做出調整,藝術教育的課程設計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通過其他發達地區藝術綜合院校的宣傳和整合力量改變當地發展狀況,通過藝術創作宣傳當地,成為旅游度假區的可能,從而帶動經濟。服務地方經濟范圍并不只包括少數民族地區,本課題組去考察的幾個地方有北京,貴州獨山,廣東河源。以及后面可能要考察的上海和廣州附近地方。涉及的地區包括了一、二、三、四線城市。所涉及的經濟、社會條件豐富,能夠更好地提出服務地方經濟的教學模式。
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要想提升教學質量,提高繪畫專業的就業競爭力就需要創新,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加大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緊密性。以實地田野調查為主訓練學生對大自然的敏感力,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同時注意提升繪畫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大學生的造型能力、審美能力、社會能力、社會能力、創作能力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教學模式上注重實用性的發展,以增加繪畫專業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以“教學”有效服務地方經濟為核心。
進行繪畫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的順利開展,需要綜合院校和當地政府和當地企業的友好合作,創作寫生基地的建立則是主要合作手段,寫生基地的創建無疑會加強學校和社會的聯系,讓學生能在進入社會前進行熱身活動的同時對于當地也起到不錯的經濟推動,藝術的宣傳推動作用是無限的,有很多地方都是因為寫生基地的建立而逐漸演變成藝術家的創作之都。繪畫專業通過每年將準畢業生帶到地方進行實習,去學習當地布依族、水族的傳統工藝,服飾文化等,學生通過畫筆宣傳自然之美,用鏡頭傳達風俗之美。
少數民族地區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民族刺繡、織布、蠟染等等,培養對當地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的大學生,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做出貢獻。少數民族地區資源豐富,這些資源必須要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就能使該地區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應該積極結合民族特色,展現藝術的魅力。
少數民族等經濟相對落后地區,雖然藝術教育相對滯后,但是其本身的先天自然和風俗優勢是巨大的藝術寶庫,綜合院校可以建立創作寫生基地,寫生基地的建立一是可以帶動一批學生老師前往進行藝術創作,在當地消費;二是通過藝術創作的對外宣傳讓更多人了解當地的自然風俗,從而形成旅游業的發展可能。
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就要考慮必須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培養適應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高素質繪畫人才為宗旨,讓畢業生具備創造原創性繪畫作品和繪制商業性繪畫作品的能力,從根本上適應當前就業環境,來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要增加對藝術市場的分析課程,如商業繪畫技法研究、藝術市場畫廊經營與運作、裝飾畫創作等,讓學生可以明確學習目標,培養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繪制作品的能力。通過課程的改革和置換,增加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的來說,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落后地區之間有一個互補聯系,藝術家和大學生通過在自然環境保存良好的地區獲得創作靈感,進行藝術創作,在發達地區進行畫展和相應的學術活動以及與藝術市場合作,這樣就同時服務了經濟落后和經濟發達兩種不同地區。
綜合性大學繪畫專業課程設計改革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探索活動,迎合了教育的實際和學科本身發展的內在需要。繪畫專業的教育理論研究不再是泛泛而談的大道理,而是需要塑造學生讓其從課程規范中融入到各個社會藝術門類的就業群體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為了他們能夠掌握和理解先進的藝術教育理念和未來自我建設的目標,在改革的過程勢必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只要發現了問題就得及時解決問題,也要處理當下的大學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對大學繪畫專業學科教學改革方法進行探討,注重結合繪畫專業自身的特點,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套富有綜合性大學教育特色的教育研究法體系。■
項目來源:創新強校項目課題編號:90-25480404
[1] 王偉.當代美國藝術教育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4.
[2] 黃華明.藝海索珠·美術、設計與藝術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6.
[3] 魏傳義 主編.藝術教育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
[4] 劉彥文.教育基本問題專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5.
[5] 陶行知.中國教育的覺醒[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6.
A Study of Course Design Reform of Drawing Specialty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GAO Da-gang,HU Song-jun,CHEN Zi-jun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rt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being a special teaching field, in modern advanced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course design reform is always a key point and difficulty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eover, the courses of drawing specialty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disciplines. University art education in the new age is no longer a pure skill training, but more of cultivating the art and humanistic attainments of student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rt education for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ince most of the professional drawing courses in Chines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re related to Western practical technique courses, this thesis compares Chinese course design of drawing specialty with that of Western drawing specialty, reviews and refers to excellent and typical experience of art education course design and reflects on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urse design of current drawing specialty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with a view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ourse design reform and drawing specialty in the long term.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drawing specialty; course design; reform
G420
A
1008-2832(2016)10-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