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蓓蓓
摘 要 新時期,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是推動事業單位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但是由于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不足,導致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較難推進,改革進程緩慢。對此,本文主要對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轉企改制中頂層設計的有效策略,以利于事業單位改革高效平穩運行。
關鍵詞 事業單位 轉企改制 “頂層設計”
一、前言
就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推進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頂層設計不夠。因此,為成功實現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推動其改革發展,事業單位方面必須加強頂層設計,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策略,并最大限度發揮頂層設計的優勢,為事業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頂層設計的內涵
所謂的頂層設計,是指利用系統論方式,從全局視角出發,對綜合因素加以充分考慮,在確定目標的基礎上,營造和諧關系和選擇有效路徑,推動改革活動的順利實施。通過頂層設計方式,相關部門能夠積極借助政府發揮的作用優勢,實現改革效益的最大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對“頂層設計”有著較大的需求,能夠指引事業單位制定更為標準的改革計劃,促進事轉企改革的發展進程,為事業單位未來發展奠定持續性基礎。[1]
三、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的問題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直接阻礙轉企改制的發展進程。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缺乏統一的思想認識,導致其思想基礎相對不夠穩定。事業單位受傳統政治虛榮心、“雙軌制”、傳統稅收政策與資源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影響,未能對事轉企有正確認識。其次,在事轉企中,相關人員仍然采用傳統摸索前進方式而推動改革實施,缺少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導致改革進程相對較為滯緩。再次,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如稅收政策等,如果實現事業單位轉企業,則需繳納更多的賦稅,對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實現產生不利因素。第四,資產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尤為對于無形資產而言,其評估能力較差,降低資產管理水平。特別是對于文化領域事業單位而言,在發展中,其管理體制與企業層面的管理體制不相適應,阻礙改革發展進程。由此可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存在較多問題。[2]
四、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的頂層設計策略
(一)頂層設計要具有科學合理性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有必要堅持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為推動改革順利實施而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以推動改革的發展進程。首先,在頂層設計之前,相關人員必須對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加以明確,以堅持客觀的態度而開展頂層設計活動,使事轉企改制更具前瞻性,為改革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例如,對事轉企中的改革目標、改革模式、改革路徑、配套措施等作出妥善安排,并形成書面資料,對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其次,事業單位在開展頂層設計的同時,應采取有效策略,以推進頂層設計的實施,使改革方案更具權威性,對事轉企給予正確引導。然而,在頂層設計中,相關人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確保頂層設計的有效性。[3]
(二)給予政策方面的保障
在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進程中,政府等部門有必要積極推出系列有效政策,為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應從以下方面著手,既為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提供充足動力,又為其提供保障。首先,政府為人員身份轉換提供托底。在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對事業單位職工人員保留身份和原有待遇,能夠為事轉企改制奠定基礎條件,并提供動力。其次,積極對財政稅收政策加以調整,以降低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后的成本。長期以來,事轉企改制后,其經濟成本較原事業單位要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事轉企的進程,為改革加大難度。最后,相關部門人員應加快對原事業單位給予有力的資金扶持,幫助其不斷強大。如推出稅收減免政策等,可加快事轉企進程。
(三)完善養老保險制度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存在著較多阻力,不利于改革的深入發展。以養老保險制度為例,企業中的養老保險等待遇較事業單位、機關單位差,如若推動事轉企,則對原事業單位員工利益有不良影響。通過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政府等部門能夠為原事業單位員工給予充分的制度保障,能夠減少思想阻力。另外,針對退休人員,應制定合理的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其能夠享有基本保障。對此,在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過程中,相關部門人員有必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的并軌,消除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在養老保險制度方面的差異,對加快事轉企改制進程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設定有效的資產管理機構
長期以來,企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自主經營權,缺少資產所有權。尤其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時期,對資產管理的忽視,不利于事轉企改制的發展。對此,相關部門有必要設定有效的資產管理機構,以加強資產管理。以文化傳媒領域事業單位為例,首先,對財政、文化行政主管、黨委宣傳等部門要加強有效溝通和協調,使其能夠對資產管理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并對專門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給予大力支持。其次,在構建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時,應注重將其與公共管理職能相分離,受命于政府,有效行使國家的所有權。通過設定有效的資產管理機構,有利于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發展。[4]
(五)實施管理制度的改革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發展中,應對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改革。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政府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只有加強正確引導,才能加快事轉企的發展進程。因此,政府應積極轉變自身的職能,對生產關系加以有效協調,還能充分賦予企業以經營自主權。政府在市場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性作用,只有加快管理制度改革,才能對自身管理進行有效的定位,以把握市場發展的良好秩序。事業單位成功轉企后,自負盈虧,在市場發展中成為獨立的主體,而政府不會對其進行干預,有助于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由此可見,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在頂層設計的作用下,有必要加快管理制度的改革發展進程,以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深入開展。
五、結語
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亟須得到有利的指導,以推動轉企改制的發展進程。然而,從事轉企發展現狀看,事業單位在轉企改制過程中存在重重阻礙。因此,為順利實現轉企改制,相關人員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給予政策方面的保障、完善養老保險制度、設定有效的資產管理機構、實施管理制度改革等,以營造良好的環境,并在轉企改制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順利實現“事轉企”的改革目標,為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作者單位為深圳市西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彭豐民.政府購買服務“連帶縱向一體化”傾向分析——基于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視域[J].廈門特區黨校學報,2015(03):44-48.
[2] 魏娜,楊躍鋒,徐晴.文化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導向——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13(08):90-96.
[3] 張進軍.淺析事業單位全面改革的頂層設計與微觀策略[J].貴州社會科學,2014(06):89-93.
[4] 聶永剛.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中的國有資產管理[J].人民論壇,2012(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