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
摘 要 在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改革環境下,本文就旅游行業在本次稅收改革過程中受到的影響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從而提出應對對策,推動旅游行業在稅收改革過程中穩步發展。
關鍵詞 旅游行業 營業稅 增值稅
一、營業稅對旅游業的限制性
營業稅對于旅游行業來說,在制度設計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即重復征稅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負擔。而且營業稅在出口退稅政策中處于劣勢地位,導致被征收營業稅的服務性企業在出口上處于劣勢地位,使得這類企業的競爭積極性受損,影響行業發展。
二、營改增對旅游行業稅收的影響
(一)影響旅游行業納稅稅基及稅率
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以后,旅游行業的所得稅營業稅與增值稅受到很大的影響,對于旅游行業來講,營業稅是以應稅營業額作為納稅稅基的,即實際銷售額減掉代收代付款的差額;而增值稅是以增值額作為納稅稅基的,即交易過程中的當期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的差額。旅游行業實質上是服務業,營業稅稅率為5%,目前增值稅的計征方式有兩種,第一種為針對一般納稅人,其稅率分別為6%,第二種為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其稅率分別為3%。
在征收旅游企業所得稅的過程中,是以應稅所得額作為納稅稅基的,旅游企業所得稅涉及的范圍相對來講比較大,應納稅稅額與收入、成本、費用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密切。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以后,收入的確認方式改變,固定資產的進價需要抵扣,導致旅游企業所得稅的稅基變化很大。
(二)影響旅游行業的稅負
營改增政策給旅游行業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通過對比和調查研究分析,流轉稅負的增加成為營改增政策實施后旅游業面臨的主要不良影響。
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以下兩種情況將會導致稅負變化,例如:A旅游公司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小規模納稅人不允許進行進、銷項稅抵扣,在營改增之前A企業的年營業收入為400萬元,成本為300萬元,適用5%的營業稅稅率(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住宿費、餐費、交通費、旅游景點門票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游企業的旅游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粗略計算企業年需要繳納營業稅為(400-300)×5%=5萬元,營改增之后,企業不再繳納營業稅,而是按照3%的簡易征收率繳納增值稅, 并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全年需繳納增值稅稅額為【(400-300)/1.03】*3%=2.91萬,這樣看來,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A企業在營改增之后稅負下降明顯;另一種情況,如果A企業在營改增之后變成了一般納稅人,則可以進行進、銷項稅抵扣,并將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由于旅游行業增值稅是價內稅,所以計算公式為(400-300)/(1+6%)*6%=5.66萬元,所以旅行社需要加大增值稅稅額的抵扣力度,否則稅負照比營業稅時是增加的。
旅游行業增值稅稅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短期內增值稅抵扣鏈條并不完善,難以解決抵扣及發票不全的問題,有可能使得進項稅抵扣額降低,進而造成稅負增高
(三)影響稅款的計算及稅務核算方式
收入的確認對于旅游行業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旅游行業普遍利用權責發生制的原則進行賬務處理,營改增政策推行前,在旅游隊伍出發后即可進行收入確認,扣除代收款后的余額作為營業稅的計稅基數,而在營改增政策推行之后,旅游公司在收取客戶費用后,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管收入是否確認完畢,都需要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這也是營改增政策實施前后流轉稅計算方式的主要改變。
營改增政策實施前,旅游公司繳納的營業稅計入 “營業稅金及附加”,較為簡單。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需要新增 “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科目,對于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也需體現,因此稅務計算過程變得較為復雜,對于會計的處理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四)影響稅務信息、發票管理及納稅遵從成本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和稽查工作由稅務部門負責,與過去的營業稅發票不同,增值稅稅專用發票在開具、使用、保管的過程中,要求都更加嚴格,如果違反了稅法的相關要求,企業則很容易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在營改增相關政策實施之前,旅游行業進行營業稅的納稅和申報,通常不需要提供詳細的稅務信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相關遵從成本較低。但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以票控稅的方式就顯得過于傳統和落后,增加憑票抵扣的管理方法后,審批事項大量增加,在報稅的過程中也要從多個角度向稅務機關提供企業稅務信息,這樣就需要旅游行業付出更加高額的納稅遵從成本。
三、營改增后的應對策略
(一)設計合理稅率,達到減稅目的
營改增政策全面推廣實施以后,增值稅稅率的合理性,成為了平衡稅負問題的關鍵。旅游行業稅負、稅率檔次的增加問題可以通過合理的增值稅解決,同時還可以使得稅收征管的難度降低。
假設旅游企業在進項稅額發票充足的基礎上,設收入為Y,成本為C,增值稅率為R,則營改增下稅負不變的計算公式為:(Y-C)/(1+R)*R=(Y-C)*5%,計算可得R=5.26%。由于旅游行業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難度比較大,因此選擇低于5.26%的稅率,則更易保證與原有營業稅下的稅負相一致。所以旅游行業企業增值稅率應當進一步降低。
(二)調整進項稅抵扣范圍,增加進項稅額
在全面實施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應通過以下措施,解決旅游行業進項稅抵扣范圍較小造成的稅負問題:第一,根據實際情況擴大旅游行業的進項稅抵扣范圍;第二,出臺旅游行業優惠政策,減輕旅游行業的稅負,如果涉及境外旅游服務項目,應在獲得收入的同時,落實出口退稅的相關措施,簡化稅收征收流程,以達到減輕旅游行業稅負的目的。
(三)明確行業定位,加大培訓力度,積極做好財稅核算工作
首先,在全面推廣實施營改增政策以后,旅游行業應明確行業定位,充分了解可抵扣的運輸成本和代收賬款在營業收入里的比例,并確保符合新規定,避免發生違規風險;其次,定期組織開展員工培訓工作,協助員工更新相關知識,強化新政策下企業稅務及票據的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規避財務操作風險;最后,旅游行業在企業運營環節應加強控制和監督,嚴格按照規定的標準和流程操作,避免相關工作無監控,造成風險發生。
(四)加強納稅籌劃工作
在全面推行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為減少不利因素對旅游行業的影響,旅游行業應當根據實際業務活動,提前做好應急準備,如對人力資源、交通運輸等具體業務進行外包轉化,使旅游行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抵扣憑證,獲得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降低旅游行業的稅務支出,當然在具體實施外包工作之前,企業要對自身的業務流程進行細致的評估,避免出現因考慮降低稅負而影響了企業整體的經營情況,片面受益而整體受損;再如,旅游行業可以對內部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和優化,通過內部規劃達到轉嫁稅負,降低稅負的目的。
(作者單位為衢州廣電傳媒集團)
參考文獻
[1] 劉淑琴.淺議“營改增”對旅行社行業稅務的影響及建議[J].現代商業,2015.
[2] 楊光紅.試析營改增對旅游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