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 希
浙滇創東西協作新模式
文/穆希

農業產業化是云南扶貧未來主要路徑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脫貧攻堅重大戰略部署,2016年8月5日,云南省人民省政府與浙商總會在昆明舉行加強東西協作助力脫貧攻堅論壇,共謀東西扶貧協作新路徑,再現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創新之舉。
這是一次脫貧攻堅東西協作的實際行動,也是一堂讓人受益匪淺的思維課堂,更是令人難忘的政企對話,共謀發展的開放對話。省級政府與商會組織加強對接開展扶貧合作,開創脫貧攻堅合作的新模式,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
無論是在論壇前還是在論壇中,云南省黨政主要領導與浙商代表的真誠交流,都傳遞出強烈的信號:云南將以更開放包容的姿態,誠邀全球浙商來滇投資興業,通過“全要素、全方位、全空間”的對接與合作,共謀東西扶貧協作新路徑,形成長期互利合作新格局。

馬云表示將在云南培養更多的農民商人和農村合伙人,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
浙商,一個響當當的名頭,活躍在世界各個經濟舞臺,也是助推云南發展最活躍的投資群體之一。多年來,數十萬浙商在紅土高原投資興業、施展宏圖,在滇累計投資已達5500億元,投資涉及電力、房地產、生物制藥、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業等多個領域。去年,浙商在滇簽訂實施合作項目1090個,實際到位資金724.1億元,同比增長8.8%,位居云南外來投資前茅。目前浙江商會幾乎覆蓋云南各地,入會企業達3500多家。在中央作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戰略部署的背景下,以深入合作的方式感恩和回饋云南成為他們的共同心聲。
繼今年4月云南黨政代表團赴浙江考察學習與浙商總會就助力云南脫貧攻堅達成共識后,8月4日,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率商會會員企業應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省長陳豪邀請,到云南考察。當天,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與浙商總會簽署脫貧攻堅、產業合作系列合作協議,翻開了雙方開展脫貧幫扶和經貿合作的新篇章。
簽約儀式前,李紀恒、陳豪會見了馬云、沈國軍等浙商總會企業家代表。李紀恒說,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云南發展確立了新坐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云南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浙商是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最善于創造財富的商人群體,希望浙商總會加大對云南扶貧開發的幫扶力度,建立健全幫扶合作機制。希望浙商總會協調動員全球浙商到云南投資興業,使浙商人才聚集、資金雄厚、技術密集、市場廣闊等方面優勢,與云南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開放優勢全方位、更加緊密地聯結起來,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活力。云南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擔起責任、抓實各項工作,爭取每年促成一批浙商落戶云南,為浙商企業來滇發展提供服務、創造條件。
馬云、沈國軍等企業家分別介紹了在滇投資發展以及支持云南脫貧攻堅有關情況,表示將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投身云南脫貧攻堅事業,探索企業參與扶貧開發新路徑,同時進一步豐富完善浙商在滇投資項目、投資結構,全面參與云南“十三五”發展,助力云南脫貧攻堅、跨越發展。
馬云稱,浙商是全球最大商幫,在浙江省外的群體約有800萬,在云南約有40萬。浙商一年創造的GDP相當于浙江一個省的GDP。浙江缺乏資源,但浙商擅長“無中生有”。浙商希望參與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助力云南扶貧攻堅。
簽約儀式上,省政府及云南省有關方面與浙商總會及成員企業簽署了《浙商總會助力云南脫貧攻堅幫扶協議》《銀泰集團助力鎮雄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框架協議》以及23個招商引資及產業合作項目協議。產業合作項目協議涉及電子商務、生物科技、商貿物流、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總金額達338億元。其中,昆明市政府、云南滇中新區與浙商總會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協議總額達200億元;阿里巴巴、復星集團、銀泰集團、華立集團等浙江企業分別與云南省直相關部門、部分州市、縣區、園區、省屬企業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
李紀恒書記評價此次浙商總會與云南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及戰略精準扶貧協議“為云南扶貧開發樹立一面旗幟”。他表示,民間商會參與社會扶貧開發是一種創新,將大有可為。云南省作為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仍有471萬貧困人口,將全力配合浙商總會開展扶貧工作,實現合作共贏。
大自然的“云”加上大數據的“云”,碰撞出一場關于“云”上“云”的思想盛宴;東部的財富資源加上西部的發展渴求,摩擦出一場探索脫貧攻堅新路徑的頭腦風暴——8月5日,云南省政府與浙商總會在昆明舉行“加強東西協作助力云南脫貧攻堅新路徑論壇”,數百位相關方面與浙商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東西扶貧協作展開研討。
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政企對話,一次共敘情誼、共謀發展的開放對話。
“馬云會長帶領浙商總會企業家深入脫貧攻堅主戰場,踐行東西扶貧協作,是開展扶貧協作的一大創舉,為云南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省委副書記、省長陳豪指出,通過與浙商的合作,我們深刻感受到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勇于創新、講究實效的“浙江精神”。此次省政府與浙商總會簽訂了助力云南脫貧攻堅等多個幫扶合作協議,翻開了雙方深入合作新篇章。希望在此次浙商總會的表率和引領下,能夠動員更多企業、組織更多資源,以產業發展為重點幫扶云南盡快補齊發展“短板”。也希望通過云南與浙商總會“全要素、全方位、全空間”的對接與合作,共探東西扶貧協作新路徑,為云南的發展注入創新創業、開放開拓、勤奮務實、啟智育人新動力,增強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這是一次脫貧攻堅東西協作的實際行動,也是一堂讓人受益匪淺的思維課堂。浙商總會會長馬云近2小時的精彩演講,用親身經歷與觀眾一起分享自己對扶貧攻堅的理解,為云南的企業家指點迷津。
馬云說,扶貧事業,既是企業家的責任,也是企業發展的機會。目前云南脫貧攻堅首先要解決的是農村貧困地區的教育和醫療問題,企業家要用“公益心態、商業模式”投身公益事業。脫貧攻堅靠人才、資源、資金、模式,云南資源豐富,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只要找到合適路徑,就會有商機,實現新跨越。
馬云表示,教育和知識使得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只有讓貧困農村的受教育人口多起來,才能實現脫貧。他的想法就是教育扶貧,因為扶貧真正的目的是扶人。他有一個鄉村教師計劃,因為只有鄉村老師發生變化,學生就會發生變化。讀書不好沒關系,你可以有其他特長,比如音樂、體育等等。農村最缺音體美老師,把錢花在這些方面,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提到云南脫貧的路徑,馬云認為,農村的脫貧在于全面提升土地附加值,農業產業化一定是云南扶貧的主攻方向。近幾年,云南的茶葉、咖啡等高原特色農特產品通過淘寶平臺走出大山,使得不少山區群眾脫貧致富。馬云說:“以前PC時代,農民沒有電腦,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農民人手一臺手機,農村信息化革命就是脫貧的巨大機遇所在。”他提出,移動互聯網給予了農民巨大的機會,云南自然資源豐富,應通過加強商業人才培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物流發展,讓農業產業化搭上互聯網+的快車。結合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計劃,馬云表示將在云南培養更多的農民商人和農村合伙人,讓更多的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
“機會在有抱怨的地方,在有需求的地方,脫貧是企業的發展機會。”“幫助別人是自己的福報。”演講中,馬云號召全體浙商全力以赴參與和支持云南脫貧攻堅。
“我要把自己在云南賺到的回饋給云南!”作為在滇興業的浙商優秀代表,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的一句表白情動全場。在云南耕耘十幾載,胡季強了解云南的豐富資源,也知道帶領群眾脫貧的路子。他承諾,未來5年,康恩貝將通過產業扶貧的形式,打造百億產業,助推云南10萬人口脫貧。
新聞鏈接
云南增多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
國家旅游局最近公布了全國旅游扶貧示范項目和第二批“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名單,云南省共有13個項目和1個基地入選。
其中,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文山州丘北縣普者黑景區、紅河州元陽哈尼梯田景區入選全國“景區帶村”旅游扶貧示范項目;麗江市玉龍縣拉市海印象美泉旅游專業合作社、紅河州石屏縣龍宏林下養殖專業合作社入選全國“合作社+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普洱市瀾滄縣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有限公司、大理州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入選全國“公司+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另外,保山市隆陽區百花嶺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入選第二批“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