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麗,楊寰,于桂琴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225000)
前置胎盤剖宮產時發生產后出血24例分析
何素麗,楊寰,于桂琴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225000)
目的了解前置胎盤所致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尋求減少產后出血的應對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該院東、西兩分院所收治的51例剖宮產終止妊娠的前置胎盤產婦,其中24例剖宮產時發生產后出血。結果前置胎盤剖宮產時間與產后出血量、人工流產次數、有無剖宮產史有關,與年齡、有無產前出血無關,胎盤附著前壁、中央型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略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工流產次數增加胎盤粘連,從而增加剖宮產時產后出血概率;胎盤附著前壁剖宮產時產后出血概率大,同時合并剖宮產史者易發生產后出血,出血量較大;中央型前置胎盤較非中央型前置胎盤易發生產后出血。
前置胎盤;剖宮產術;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是分娩期嚴重并發癥,居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首位,占分娩總數的2%~3%[1]。前置胎盤是引起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選取前置胎盤剖宮產時發生產后出血的51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東、西兩分院所收治的51例剖宮產終止妊娠的前置胎盤產婦,其中剖宮產時發生產后出血的24例作為病例組,選取同期剖宮產時前置胎盤無產后出血的27例產婦作為對照組。所有病例均行剖宮產術終止妊娠。由術中2名主治以上醫師根據剖宮產術后檢查胎盤確定。所有病例孕周29+6周;年齡19~41歲,中位年齡29歲;51例產婦中年齡大于或等于35歲7例,<35歲44例;有產前出血28例,無產前出血23例;有剖宮產史18例,無剖宮產史33例;18例附著前壁,33例附著非前壁;中央型前置胎盤30例,非中央型前置胎盤21例;有妊娠史43例,無妊娠史8例。有胎盤粘連9例,無胎盤粘連42例。病例組產婦術中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 mL,出血量500~2 500mL,中央型前置胎盤17例,非中央型前置胎盤7例;年齡大于或等于35歲4例,<35歲20例;胎盤附著前壁15例;附著于非前壁(側壁、后壁或子宮體部)9例;有剖宮產史9例,無剖宮產史15例;有產前出血16例,無產前出血8例;有胎盤粘連9例,無胎盤粘連15例。
1.2方法產后出血量計算采用稱質量法。觀察分析產后出血量與年齡、有無產前出血、有無剖宮產史、胎盤附著位置、前置胎盤類型、有無胎盤粘連、妊娠史的關系。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51例前置胎盤產婦中剖宮產術中出血量的相關因素51例產婦中年齡、產前出血、剖宮產、胎盤附著位置、胎盤附著類型、妊娠與產后出血量無關(P>0.05)。胎盤粘連的產婦產后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51例前置胎盤產婦中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相關因素
2.2病例組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量的相關因素病例組24例產婦術中出血量與年齡、產前出血、剖宮產史、胎盤附著前壁、妊娠史無關(P>0.05)。前置胎盤類型及胎盤粘連與產后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病例組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量的相關因素
2.3產后出血量與孕次相關性產后出血量與孕次相關,相關系數(r)=0.231,F=14.428,P<0.05。見圖1。

圖1 術中出血量與孕次相關性
產后出血是危及孕產婦生命的首要因素,前置胎盤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娩時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為0.24%~1.57%,有報道前置胎盤引起產后出血的發生率22.6%[2]。
國際婦產科聯盟將滿35歲分娩的孕婦定義為高齡孕產婦[3]。本文以此為界,分析產后出血與年齡無顯著相關性,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有剖宮產史與產后出血無明顯關系,與有些報道[4-5]不一致,本研究中有剖宮產史者胎盤著床位置多為非前壁,但其中有2例胎盤著床前壁瘢痕處,即大家所說的兇險性前置胎盤,術中出血較多,均大于1 000 mL,其中1例行全子宮切除術,另1例經輸血等保守治療后成功。作者認為,有剖宮產史的分娩前一定要結合B超確定胎盤著床是否前壁,若是即確定具體位置,分娩前需做好充分準備工作[6-7]。
本研究對比分析了胎盤著床位置與產后出血的關系,著床于前壁的產后出血量多于非前壁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有產后出血的病例中,著床于前壁與非前壁者出血量無明顯區別。51例中胎盤附著于前壁者有18例,其中發生剖宮產時產后出血15例,發生率為83.3%(15/18),明顯高于附著于后壁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27.3%(9/33)]。故胎盤附著前壁還是應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51例病例中中央型前置胎盤的產后出血量多于非中央型,且中央型前置胎盤發生產后出血的概率[56.7%(17/30)]明顯高于非中央型前置胎盤[33.3%(7/21)],與程蔚蔚等[2]中研究一致。但分析顯示有產后出血的24例病例,非中央型前置胎盤出血量明顯多于中央型前置胎盤。這與諸多研究中報道不一致[8-9]。分析這7例非中央型前置胎盤病例中有2例胎盤粘連嚴重,出血量大于2 000 mL,4例胎盤位于前壁,2例兇險性前置胎盤。加之例數偏少,統計有偏差在所難免。有待收集更多的資料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不管是否發生產后出血,有胎盤粘連者產后出血量均明顯多于無胎盤粘連者。且51例中共有9例胎盤粘連者,術中均有產后出血現象。發生產后出血的24例中有妊娠史者多數為人工流產史,產后出血量多于無相應病史者,且隨妊娠次數及流產次數增加,產后出血量有所增加。與陳惠儀[10]的研究相一致。目前人工流產作為避孕失敗或意外妊娠的補救,未生育的年輕人人工流產次數及重復流產次數增加、生育年齡的延后、流產操作時無菌觀念不強或術后不注意衛生,子宮內膜發生退行性病變及炎性改變,從而引起胎盤著床位置異常或胎盤面積增大,發生前置胎盤或合并胎盤粘連或合并胎盤植入,引起胎兒娩出后子宮收縮乏力或大面積出血或滲血,引起產后出血。
產前出血是前置胎盤的常見癥狀,尤其是中央型前置胎盤,本研究中產前出血的前置胎盤發生產后出血的出血量略多于無產前出血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盡量避免及減少前置胎盤患者分娩時的大出血,應事先做好評估工作,程蔚蔚等[2]提及的高危評分法值得借鑒學習。有無流產史、剖宮產史,是否為中央型前置胎盤,胎盤附著位置,附著前壁中有無剖宮產史,是否為兇險性前置胎盤等,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征求其發生意外情況時的積極配合。高危的前置胎盤患者分娩時最好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在場主持工作,術中切口的選擇盡量避免胎盤部位或血管膿張部位,備好搶救藥品。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0-60.
[2]程蔚蔚,李笑天.高危評分法預測前置胎盤的產后出血[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4,7(5):262-264.
[3]KooYJ,RyuHM,YangJH,etal.Pregnancyoutcomesaccordingtoincreasing maternal age[J].Tai Wan J Obstet Gynecol,2012,51(1):60-65.
[4]賈書方,李靜,楊春華.瘢痕子宮產婦二次剖宮產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與非瘢痕子宮剖宮產的對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5-66.
[5]王巍.對瘢痕子宮孕產婦進行再次剖宮產手術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170-171.
[6]馬曉麗.兇險型前置胎盤臨床處理及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14):68-69.
[7]侯倩男,常林利,周輝.兇險型前置胎盤中胎盤主體附著位置對母體預后的影響[J/CD].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10(2):83-86.[8]劉藝,鄧冰.148例前置胎盤妊娠結局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8):2923-2925.
[9]闕貴珍,楊佩嫻,譚秀紅.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影響原因[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9):271-273.
[10]陳惠儀.前置胎盤、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與人工流產的關系[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9):124-12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9.042
B
1009-5519(2016)19-3046-03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