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對于老師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蘇霍莫林斯基的回答是:熱愛兒童。的確,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該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完美的教育。
殘疾兒童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雖然和我們同頂一片藍天,同踩一塊土地,但是由于殘疾問題,卻讓他們與我們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溝。我們班有一名智障生蔣××,就讓我感覺到他比普通孩子更敏感、更脆弱、更渴望老師的愛,更需要老師的關注,更需要得到老師的寬容。所以,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盡可能的讓他成長在愛的春天里,感受到春的氣息,享受學習的美好,樹立生活的信心。
一、用愛,樹立學習的自信,使其感受春的溫暖
自信是自我調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種動力,能推動學生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要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上都獲得成功,讓學生擁有自信是關鍵。特別是智障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常常被人冷落,瞧不起,伴隨他們的是過多的失敗和打擊,他們享受不到正常學生應有的信心,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作為班主任,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每位任課老師認真批閱他的作業,并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鼓勵的話語。三年來,蔣××在老師的鼓勵支持下自信心大增,他的作業每天都是按時交上來,而且每天都主動和任課老師打招呼,主動到辦公室要求幫老師辦公室打掃衛生,老師都很喜歡他,經常表揚他是個能干的孩子,情商很高。
鼓勵贊揚學生,以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使智障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這對他們的成長,尤其是自信心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殊的孩子感受到春天愛的溫暖。
二、用情,幫助融入班集體,使其享受春的芬芳
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鼓勵,都希望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有位置,尤其像蔣××這樣的特殊學生。因而我努力為他不斷創造成功的喜悅,給他表現自我的機會,幫助他融入班集體,感受到團隊協作的快樂。在班中,我會讓他負責一些班中的日常事務,每天擦一遍教室的窗臺,負責班中電燈的開關等,這些事他都做得很好,同學們到專用教室上課,或者去操場上體育課,蔣××都會及時的關燈,如天氣不好,教室采光不足時,他就及時給同學們開燈,他的工作得到了班中同學的肯定,同時也得到了班中同學的尊敬,這樣他就很好地融入了這個集體中,享受著同學們對他的幫助。春游時,同學們爭著照顧他,體育課上,同學們會很樂意協助他完成任務,有了同學們的幫助,他能愉快地參加班中的所有活動,享受著集體的溫暖,感受愛的芬芳。
三、用心,與家長及時溝通,使其領略春的生機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深遠,通過與家長溝通交流,糾正家長不當的教育方法,使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在溝通過程中,老師要用心和家長交流,真誠的心里是溝通的基礎。我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放下教師的架子,交談的口吻不是命令,而是建議,商量與鼓勵,與家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是特教生的家長,他們會有一些自卑,比如我會讓他們不要不好意思到學校來,要求家長每次的家長會要準時參加,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家長會上我會和他媽媽個別交流,及時反映孩子的動態,既報憂又報喜,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進步,樹立其教好孩子的信心。經過多次溝通,家長得到了正確地認識,經常會打電話向我詢問學校的情況,請教教育的方法。在交流中,我與家長的距離也慢慢近了,這時孩子也會更信任你,把你當做他的家人,喜歡與你交流。每次到教室,蔣××總會主動走到我面前和我打招呼,我從他的笑容中,感受到了春的生機。
四、家校溝通共筑孩子幸福成長的“天空”
老師要教好學生,除了做好校內的教育、管理外,還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與家長聯系,取得家長協助,才能讓學生始終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平時我都注意做好這個工作,每天與蔣××家長見面時,總要與他們聊幾句,夸一夸孩子的進步,了解家長在家應如何輔導孩子進行康復訓練等;自己來上學的學生,我經常與家長電話聯系,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在家更有針對性地指導。
五、我和孩子們共成長
我愛每一位智障孩子,關心他們的點點滴滴;我用真情愛心,幫他們找回失去的自信;我用持之以恒耐心,教育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文明等習慣;利用一切教育的機會,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他人;教育他們動手實踐,將來做一個自食其力,對社會有用之人。
回首往昔,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有累有樂,雖然我用一輩子的辛勞也體會不到“桃李滿天下”的喜悅,但我無怨無悔,因為我堅信:只要我用自己的熱愛和赤誠關愛特殊學生,一定能為每一名智障孩子最大限度地走向正常化、常人化,托起一片成長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