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
【摘要】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及應該注意的兩個問題等三個方面探討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在整個閱讀教學中始終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到重要的位置。
【關鍵詞】中學語文;思維能力;素質教育
語文學科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其本質便是語言和思維的統一,這非常有利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其基本理念便是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隨之在教學中便提到了應發展學生的思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此可見,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何等重要。
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第一、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第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思維。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特別是對那些有創意的想法給予肯定,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主動思考,主動參與課堂的活動“實踐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的思維不敏捷、思路不開闊、思考不周密、思想認識不深刻、思維缺乏創造性,那么他的聽、說、讀、寫都不能是高水平的。第三、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可持續性發展。教學中出現了課堂是教師忘我演出的舞臺,學生根本沒有任何鍛煉和應有成長的怪現象”在這樣的傳統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漸趨保守僵化,這種現象本身就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由于任何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而且我們又面對著知識經濟多元化的時代,所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可持續性發展”。
二、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巧設導語,引導學生思維
好的導入是一種構思、一種創意,它為一堂好課奠定成功的基礎,而閱讀教學課更是如此。導入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設置某種閱讀情境,造成一種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思維狀態;也可以講一個小故事、小笑話,朗讀幾句詩詞;或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具體的畫面圖像來吸引學生;也可以是三言兩語,猶如一塊小石投入一池清水,激起道道漣漪;我的問題提出后同學們就進行認真思考,一番激烈的論辯,同學們讀懂了賈平凹評語的內涵,一堂寫作特點分析課變為一堂藝術鑒賞課,經過老師的歸納,同學們真切地感受了荷花淀的獨特語言風格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的無窮魅力。
2、抓住疑點,激發學生思維
有了疑就有了解疑的需要,學生就會積極動腦筋解答疑點。作為課堂上的疑問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學生的質疑,一是教師的設疑,本文所指的是后者。
3、選擇突破口,帶動學生思維
突破口的選擇一方面必須以教學的要求為依據,要和課文的內容密切相關,同時也要注意選擇學生最感興趣且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
4、不斷變換閱讀課型,調動學生思維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地不斷深入發展,閱讀教學越來越引起語文界同人的高度重視,不少教師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適合學生特點的閱讀教學形式。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依據他們的這一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計對性地盡量多地設計一些新的課型,來撞擊他們的興奮點,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由此可見,閱讀課型的改變,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的變化,實際上它涉及到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變化,因為這些新的課型有效地沖擊了過去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打破了舊的模式化的教學程序,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供了方便。
三、總結和思考
學科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因為這是時代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實施創新教育的必然要求“語文學科的性質,特別是閱讀教學的性質決定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明確了創新思維的內涵,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創新思維培養的意義,并闡明了創新思維的理論據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認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以此為基礎,本文又提出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核心,注重直覺思維!靈感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并在教學實踐中輔之以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與教師創造性教學的水平直接聯系!互為反饋!相得益彰因此,培養有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的學生,必須有富有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教師”。可見,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復雜性和長期性,這便要求所有的教師應有上下索求的精神,使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出現萬紫千紅的局面。